春風化雨:說執取
執取與執取的對象

眾生發生煩惱與苦迫最主要因素是眾生的「執著」,或者說是「執取」。 所取的對象是五取蘊—你的身心世界。你所執取的,就會生起你的身心世界, 每天反思自己所抓取的,明白那是自己的選擇,辨識真實,然後才有所行動。



十二緣起支有兩門:一個是流轉門,一個是還滅門。此二門不但說明了世間煩惱流轉的實相,也說明了苦迫還滅的方法。還滅是什麼意思?就是把病苦去除。眾生除了色身的病苦,還有心的病苦,也就是煩惱與業。而發生煩惱與苦迫最主要因素是眾生的「執著」,或者說是「執取」。

 

十二因緣的「取」支,巴利文是upādanā,就是取抓、取索、或者拿取、採取。我們六根每天都在取,都在抓東西—眼睛在看,耳朵在聽,身體有所感,心裡有所受,這些都是「取」。在這些取的當中,我們還多了一個「執取」,執取什麼呢?執取一個「對象」。

關於「取」,在生活裡隨處可以檢驗。比如拍團體照,當照片洗出來時,你先看誰?看你自己吧!自己最關心的是自己在照片裡的形象。這就是「取」。雖然照片只是當下那一剎那的留影,但是我們看照片時,有時會一再回味,有時會不滿意那一剎那所留下的形象,甚至還生自己的氣!這都是「取」。
 
當我們的心對著某樣東西的時候,就會產生執取的意念。會要抓住個東西,或要取得個東西。這東西就是執取的對象。佛教歸納我們所取的對象有五個,叫做「五取蘊」。「五取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這五個東西是我們所執取的對象。「色」,色身;「受」,感受;「想」,意象、印象;「行」,決意、意志;「識」,前塵往事的記憶、意識。對這些東西我們不斷地執取,抓取。

五蘊,可以一一分別地來看,但它是一個集合體,整個合起來就是你的身心世界。你的感覺、你的身、口、意的行為,或者是你的正報、依報,都是由你的執取而出現的。換句話說,因你不斷地去執取這五個東西,整個身心世界就呈顯了你所取著的那個樣子。

「取」,化作世間的行動力,往往造就很多的功成名就和事功。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取的方式或概念有誤,是從無知或無明所啟動,那麼你產生的煩惱就更複雜了。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