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未來:佛教如何回應世界現今的困局
歷史背景

全球性的貧窮、種族衝突、人口膨漲、愛滋病、人權受壓、環境災害等問題層出, 這些困局的真正因素為何?如何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作者從人們生存意義的基本脫位談起,提供佛教回應困局的想法與辦法。



這種現象背後的歷史原因,似乎是由於西方人思想上的不平衡所導致。自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開始,西方文明的發展,形成了對理性、操縱和霸佔等能力的日益重視,隨之式微的,則是直覺、包容、體諒和相容的能耐。在人的意識裡,愈益受到重視的理性,以及想支配其他人或事的動念,使人將所有焦點,放到世界上可以被控制的東西上。而這個世界,又喜歡以數量的多寡來衡度所要征服、理解和剝削的東西。人類對這方面的重視,不止於表達這種觀點的實效,更視它為一種極有價值的理論。換言之,這個被科學定義的物質世界,竟變成了人類心目中的實相,而與其相應的機械物理學,則成為理解所有其他—無論是生理、心理或社會等自然現象—的根據。
 
始於十七世紀的科學革命,最初的發起人—如伽利略、波爾、達卡、牛頓等,都是有深刻宗教情操的人,都以有個智慧仁慈創物主的信念,來探討自然規律等。雖然他們都十分忠於以神為本的基督信仰,但是,他們的思想趨向,卻令神與自然界的有機連繫逐漸減弱。這種連繫,在前現代時期,本是非常顯著的。他們固然仍相信:天父就是那遙遠的造物主,那個給予自然界所有法則的神。他們也同意所有的道德價值,都是為了傳達神的意旨,是造物者為人類專訂的法規。他們的思想很明顯地出現了二元:超世間與經驗世間。他們認為,歸根究柢,所謂「事實」的界定,是由物理法則所控制的無意義事物所形成;而倫理道德、價值觀和理想等等,都被視為非客觀事相世界的一部分,不過是每個人內心的主觀而已。
 
沒過多久,追隨著所謂啟蒙運動的新一派思想家,便推翻了當時的二元論調,轉而推崇簡單直接的物質主義。但這種主義所引起的最終效果,卻不如預期的簡約。既然感官知覺被認定為知識之鑰,數字又被視作實際準則的度量,接下來的,當然就不再相信任何超自然的存在了。從此時開始,機械性的物質主義,便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堅強信念,它的原理也成就了一種新的世界觀。對當時的人來說,物質就是唯一的終究真相,而其他一切超凡的道理,都被嗤之為夢幻假想。
 
物質主義,在宇宙學和形而上學所佔據的優勢,對人們的自我了解,產生極深遠的影響。它帶出來的信息,讓充滿靈性和道德意識的內心感受,變成只是偶發的表層現象。也就是說,內在的會被簡化為外在的;眼看不見的會被當作可見的;個人的又會被看作非個人的。心只被視為是腦部較高層次的作用,每個人也變成受數字管轄的社會秩序中的一個小節。人類所有的理想和價值,都因而被貶為虛幻—只是生理需求的一種投射,為了達成願望而被崇高化的妄想。就如倫理道德的哲理,都被視為只是個人對自己傾向的表達而已,它沒有任何可以被認同的客觀基礎,因此,各種道德觀點都同樣正確。至此,相對主義的思想已全然被接受了。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