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未來:提供給新世紀的佛教社會道德
站在岔路前的選擇

今日世界,充滿了環境暖化、貧富懸殊、飢餓、家庭破裂、人心疏離等種種問題, 作者擬訂出一套以南傳佛法為本的議案,表證佛陀在社會問題上清晰獨到的見地, 希望能夠依循它來建立社會道德,對治現今人類面臨的迫切問題。



我們今天正站在岔路前,前面有兩個方向可以選擇。無論選擇哪一條路,都會影響我們個人及整個地球的命運。一直帶領我們陷於現今困局的道路,就是以利潤為前題的、無止境增長的經濟體系。對物質世界認識的增進過程中,科學給予我們掌握自然環境的能力實在驚人。可惜的是,它同時又讓我們失去對自己的了解。如果要繼續走這條只顧外在發展的路,本身的生存將會受到危害。1997年,在日本京都擧行有關氣候轉變的世界高峰會,正好反映這個危機的真切性。即使當時東西方國家都一致明白—走無限制經濟增長的路線,會替人類帶來嚴重的污染和巨大的災害,但他們仍堅持要走這條路。這正好說明,為了在所謂美好的生活上分一杯羹,有些人寧願犧牲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而縱容自己的貪欲。
 
另一途徑,並不需要我們捨棄科學與技術,只需要在人類的價值中,重新正確定位科技。科技應有的崗位,是服務人群、解決需求和為人類謀求某程度物資上的發達,讓人類有能力追求文化、智識和精神上的發展。現在最急切需要的,就是把發展的重點從外轉往內。這並非主張人們逃避現實的社會責任,或走向自我的幻想世界,而是希望能重訂價值觀,讓我們能完全發揮人性中最深層的潛能。所有偉大的精神導師都告訴我們:人生的目標,是應該由其價值指標斷定的;具有最高價值的,就應該成為我們的最高目標。在佛教而言,最高的目標就是達到覺悟、解脫和涅槃,而要達到這些目標,就需要實踐八正道。
 
雖然精神生活的基本法則,永遠是如實真確;但是,今天卻不能否認,擺在眼前清清楚楚的一個事實—人的心理,實在很難脫離外在世界物質的影響。我們從許多不同的方面都可見證,這個一起共處的世界,其實都是內心的倒影。—一切社會、經濟和政治上的架構,都是我們思想模式和價值尺度的反射。因此,我們的共同福利,甚至人類在世界上的存續,便有賴人心意識大規模的轉化了。這種轉化一定要沒有界線,不論東西南北,只著重於消除所有會導致自取滅亡的頑固心態和想法。步入二十一世紀的此刻,佛陀對我們的啟示綱領,我簡述如下:我們需要清楚了解,人類目前所受的創傷,其實就是我們內心已經生病的徵象。
 
我們要共同解決的問題,打從兒童的被迫賣淫到生態的備受摧殘;或從政治的腐敗到財團的掛帥,全都只是反映藏在我們心底深處,極具破壞性的妄見曲解。幸好佛陀的信息也有其光明的一面,那就是人類肯定是可以轉變的。人並不是他們心裡暗黑染污的無助戰俘,只要能認識自己現在所處的困境、苦惱和焦慮,便可針對這些問題的成因,展開艱鉅漫長的奮鬥來釋放自己,以重獲自由。
 
當然,最要重視的目標,應該是社會平等、紓解貧困、止息族群紛爭和保護我們的自然環境。但在佛陀教導的引領下,我們會明白:如果在私人生活上繼續貪心妄想、粗心大意和自私自利的行徑,這些廣泛的社會問題將會沒完沒了。要救治世界的傷處,就必定要先救治我們心裡的患處—也就是潛藏心中的貪瞋癡。無可否認,這個信息所帶出的要求,真是非同小可,因為內在的轉化,永遠都比外在來得艱難許多倍。尤其第一步要達到的,就是對自己本身的真切了解。不過,無論如何,這就是我們經分析後所得到的、唯一可行的解決辦法。所以,絕對不容忽視它。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