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參與社會
參與社會,從中成長

減少傷害,也是公義。從「持戒減害」的生活先做起,培養多為他人及環境設想的心態。日後有因緣參與社會其他公共議題,都從無私、無我,這一點出發 。



有位居士,在大埔農地徵收的抗爭事件中,擔任主要的策劃者。以前她都回來學苑當義工,有一天告訴我,她要請假,說家裡的地被徵收,得回去瞭解,做點事。最近傳來抗爭成功的消息,政府已經慢慢要將土地還給她們。這過程中有很多繁瑣的行政程序,團隊成員們曾說:如果沒有她的出現,這塊地就被徵收了。她說:「在參與大埔農地的抗爭過程,學習很多。」因為這樣,她開始關心環境;也開始支援其他農地要被徵收的地區。
 
其實有很多農民是不清楚情況的;政府突然替你將什麼都規劃好,這中間有很多不是很公義的過程。在「大埔農地事件」抗爭的過程中,有一位阿嬤一直很煩惱,吃不下飯,覺得要她離開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很難過,後來竟然上吊自殺了。阿嬤的自殺,對她們團隊打擊也很大。後來這位居士請我為阿嬤寫個祭文,也是令人感慨甚多。
 
很多人以為是農民對徵收價錢不滿意——抗爭,只是基於想抬高價錢。類似這樣的事件,當自己沒有參與其中,就很難瞭解當中的辛苦及堅持。這兩、三年來,這位居士也度團隊中的人來學佛。甚至要出席協調會前,就會先帶夥伴們來學苑禮佛;希望藉菩薩信仰的力量,支持她們堅持下去。也就是因為將這些情況,當成修行菩薩道的過程,她才能如此地不厭其煩;家人也很支持,讓她全心投入。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