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譯者與佛經的種類
譯者與佛經的種類



敦煌本,法成法師是唐朝的人。三藏法師沙門表示他在戒定慧上修得非常好,經律論上的聞思也非常廣大,譯者是這樣的一位法師。這本算是早期的譯本,它與藏文版幾乎一樣。平常說,《心經》跟其他經不同,佛經一般分為三種,一個是佛親口開示的,二者是佛未親口說而是以神通加持力而開示的,三者不是前二者,或許有人以為前二個就已經差不多了,感覺應該沒有第三種。第三種是佛快圓寂時交待,在結集時,經的前面要寫什麼、經的後面要寫什麼,不可以什麼都不寫,只把當時聽到的寫下來。一定要像現代的研究方式,現代的方式必須記錄是什麼時間,在什麼地點,聽眾是誰,有多少人,及說法者,如此可信度比較高。一部經究竟是不是真實,後人就能考證。經的前面要有這些,同樣,當法說完後有何情況也要記錄下來。佛開示道,在結集時,經前經後必須要寫下這些資訊都是。
 
同樣的情況,在戒律中也有,佛陀會說以後時代不同,將來你們的戒律也要改,這是佛陀允許的,這類也是佛說的,是從允許的角度判為佛說,而非佛親口說的。譬如此經,「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峰山中,與大比苾眾及諸菩薩摩訶薩俱。爾時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異門。復於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察照見五蘊體性。悉皆是空。時具壽舍利子。承佛威力。白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者。復當云何修學。作是語已」,其實這一段並不是佛親口說的,而是結集時寫下來的。雖然是結集者寫的,但我們亦當它為佛經,因為如前所說佛經分為三種,那是佛交待的。敦煌版的《心經》中三種都有,其中有佛親口說的,有以神通力而開示的,也有佛所交待咐囑的。
 
若予以劃分,佛親口開示者在後面,「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彼當如是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一切如來亦當隨喜」。又,佛以神通力量開示者,剛才講佛入三摩地,從「復於爾時觀自在菩薩」開始到「善哉!善哉!」之前。中間這一段都是佛以神通力讓舍利子與觀自在菩薩自動對話。佛以神通力量加持,令觀自在菩薩就想起了五蘊皆空,同時令舍利子也想在這方面提問,所以這段問答都是佛入三摩地的加持力使然,故此對話是佛的神通加持力而開示的,故亦屬佛經。否則憑什麼將它視為佛經呢?為什麼能把《心經》當佛經呢?原因是觀自在菩薩與舍利子的對話,這些話雖由觀自在菩薩及舍利子口裡說出,但實際上,是佛的三摩地神通力使然。此是第二種佛的神通加持力的佛經。
 
另一種佛經是佛交待的,它並不是佛的親口開示,也不是以他的神通力量,佛所交待的這部分,我們把它當作佛經。以《心經》來講,即前面及最後的那部分,「時薄伽梵說是語已,具壽舍利子,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前後這二部分是佛所交待的,以此角度將它當作佛經。總之,敦煌版的《心經》裡面有這三個部分,故說《心經》與其他經典不同。佛親口說的有,佛神通加加持的有,佛交待的也有,短短的這部《心經》三種都具備。玄奘大師譯的《心經》只有中間這部分— 佛神通力加持而開示的,佛親口說的及佛交待的都沒有,三個中只有一種。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