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佛燈明的供養專輯
齋僧與供僧



當衣食不全、凍餒堪虞的日子逐漸遠離,台灣社會的物質生活富裕之後,人們將對宗教的希求和對三寶的虔敬供養,具體地在「齋僧活動」當中表現了出來。

 

每年,我們可以在全國三壇大戒戒壇裡外,見到如潮水般湧動的人群,一種對於佛教僧伽誕生的期待,混和著「施者得福」的心情,洋溢在打齋供僧的熱誠裡......;農曆七月我們也時常從報章雜誌中,見到全國各項「齋僧大會」的活動報導。幾年下來,只要提起「供僧」,人們很自然就會想起「齋僧大會」的景象,然而,佛陀鼓勵在家佛弟子供僧的主要用意是什麼呢?

 

在大般涅槃經和五分律中都記載著,舍衛城給孤獨長者皈依佛陀後,看到跟隨佛陀出家的比丘日益增多,房舍不敷使用,便發心建築精舍。他遍尋了許多地方都不甚滿意,一天來到祇陀太子的花園,見到園林舒美、花木清淨,覺得正是僧眾修行的好地方,於是向太子提出購買的心願。太子心裡想:「我是一國的太子,哪有賣花園的道理?」便想出一個難題——以黃金鋪滿花園——作為出售的條件。當太子洋洋得意以為給孤獨長者會知難而退,沒想到給孤獨長者真的以象馱著黃金來鋪滿園地,太子為他的真誠所感動,將園中的林木也奉施佛陀,這就是佛陀說法遺跡中,最著名的「祇樹給孤獨園」。

 

此外,在四分律第十卷中也提到:毗舍伽母一天來到祇樹給孤獨園,稟告佛陀:「佛陀,我見到許多客比丘,從遠方來,人生地不熟,不知要到什麼地方乞食,如果有客比丘來,我願意盡形壽供養飲食......;還有,許多生病的比丘,需要醫藥和特別的飲食來治療疾病、調養身體,我願意盡形壽供養病比丘醫藥、飲食。......有些比丘因為看護生病比丘無法去托缽,我願意盡形壽供養看護病患的比丘飲食,讓他們可以專心照顧病人,不必擔心乞食的問題......。」佛陀聽了,非常讚許毗舍伽母所發的善願。

 

僧人是為住持、弘揚佛法而存在,由這兩個典故中,我們可以發現,所謂「身安而後道隆」,無論居士們布施了精舍、醫藥或食物,都能令僧人的色身得到照顧、安頓,僧人因此更可以全力投入佛法的修持、弘化等工作中,施主也因布施植福、聞法修學的因緣,為佛法的住世增益一份力量。經由施受關係,僧俗之間同心協力共轉法輪,當是佛陀鼓勵供僧的深意所在。

 

而處在現代的社會,怎麼樣的供僧更能助益於三寶的住世呢?以這幾年來臺灣所流行的「齋僧大會」而言,在主辦單位及四眾弟子的用心籌辦下,已逐漸形成一股全國性的風潮,但值得我們進一步思索的是:「齋僧大會」是否已完全表達了供僧的意義?「齋僧大會」發揮了什麼樣的社會功能?又,為佛教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齋僧」緣起於目犍連尊者為救度母親,脫離地獄的苦迫,虔敬設食供養僧眾,其中蘊含著尊者對母親的孝思,由此引申,「齋僧」具有緬懷先人、續其德行的意義。現今有許多居士和教界大德認為,「齋僧大會」可以促進道場與道場間彼此交流、互相觀摩的效果;也有人說,借由「齋僧大會」可以提倡社會尊重賢人的風氣,然而,以短短一餐食的時間,居士們忙於供僧齋會的圓滿,僧人則長途跋涉匆匆而來,不論僧與僧,或僧與俗之間,能有多少交流呢?幾經籌措,聚集眾多因緣才成辦的齋僧大會,若僅止於齋會儀式上的交流,確是十分可惜。因此進一步致力於讓「齋僧大會」發揮倡導現世的孝風、孝行功能,讓人們能因「齋僧大會」而供僧,景仰僧人,佛教界也能充份交流、互動成長,發揮宗教化世導俗的功能,當是人們深心的期盼。

 

環視這一、二年來,主辦單位已針對現行的齋僧大會做了改善,如:應供法師按僧臘、戒臘安排座位,以個食代替圓桌共食;也有提議在「齋僧大會」中,增列模範孝子的表揚,用來挽回親情倫理喪盡的時代隱憂......等等,這些改善咸皆可取,然而,在「供僧」的意涵上,我們還可以再做怎樣的提昇呢?

 

有人認為:對信眾而言,「齋僧大會」可以是人們信仰上的寄託。從宗教的信念來看,莊重的儀軌確實可以提供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與依歸,以虔誠心「請僧人吃一頓齋食,之所以能祈福消災,在於這也是一次的托缽乞食」,四分律卷三十一中,佛陀曾向四大天王說:「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我們相信供僧有極大的功德。佛陀在中阿含瞿曇彌經中也曾說:「施比丘僧已,便供養我,亦供養眾。」但齋僧最宜用心的是不只奔波于供僧的儀式,而忽略或甚至錯失親近僧寶、踐行佛法的因緣,正信和踐行佛法才能使身心生活獲得真實安頓,而佛教所最需要的,也正是這一股僧眾和信眾間,由正信、正行八正道而來的護法力量!

 

佛陀制定僧人以乞食為生,藉著托缽、化緣,僧人折伏我慢,積聚法身慧命的資糧,並且在應供的過程中,演說佛法利益眾生。而居士則藉著供僧因緣,親近三寶,聽聞佛法,因此齋僧與供僧本皆要以法相會,這個原則的掌握確實是煞費苦心的,也是主辦單位不可不慎的!

 

有人希望「齋僧大會」可以帶動社會慈悲戒殺,除卻暴戾的風氣。但是從報章媒體的報導中,一般社會大眾僅能見到僧眾雲集、圍坐進食的畫面,而身歷其境的人,所見卻是:僧人必須「享用」各種以動物來命名,外形類似動物的齋食。僧人素食是出於愛物惜命的慈悲心懷,但是從「齋僧大會」中,卻很難令人體味到這種心懷,因此,讓慈悲戒殺的意涵,從「齋僧大會」的畫面中顯現,也是往後須再努力的重點所在。

 

此外,僧人的色身安頓是必須的,而法身的滋長更是不可或缺。佛在世時,僧人接受了居士們的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等四事供養,法食則直接由佛陀的說法而得;佛滅後,出家人要得到法食,只有從佛陀所留下的經律及祖師的著述中去汲取;另一方面,由於時代日新月異,佛法的弘揚需要更多元、運用更多現代科技,僧人相對也需要接受更多的學習。因此,在設齋供僧已普遍受到認知之後,僧青年的教育問題、教材、師資、教學環境、教育體制等,或是用於推廣佛法、提昇佛教內涵與形象的學術、文化等志業,是現在乃至未來,僧俗要共同正視與努力的,尤其當社會走向高齡化,交通意外事故頻仍的今天,僧人的老病衰殘又何曾例外,這些是齋僧、供僧之外值得我們深思的課題。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