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隨感覺起舞:洞悉放下的智慧
當無我現前,只有慈、悲、喜、捨的對待

苦的生起是由於對欲望的執取,欲望有「欲愛」、「有愛」、「無有愛」三種。 我們應有的正觀智慧,便是清楚地知道欲望的生起,同時知道欲望應該要放下。 佛陀所教導的,便是洞悉放下的智慧。



我察覺到:當沒有我,沒有執著時,我與他人的相處是透過慈、悲、喜與捨。慈悲喜捨並非從「我」或「無明」出發,不是來自某種念頭:「因為我有許多不該有的反彈,所以我必須更慈愛每個人。我必須慈悲一切眾生,我應有慈悲心。有時候我真想把每個人都殺了,但我應該以大慈心與大喜心對待人們,應該仁慈、歡喜與同情眾生。我也應該有捨心才是。」四梵住(brahmavihāra)對自私的人而言,不是真正的修行。因為想要成為一個具有大慈大悲及其他特質的念頭,仍然是一種有愛貪。
 
當虛妄的「我」幻滅時,四梵住成為很自然的人際交往之道。了解法並不會讓你變成一個茫然若失的怪物,你們依然可以與人建立關係。但這個關係不是出自貪、瞋、痴,而是出自慈、悲、喜、捨。

沒有私心的人,在社會上所展現的特質是什麼呢?慈悲喜捨可說是沒有私心的人最好的寫照。讓我們現在就修鍊這些特質吧。當智慧(清楚地覺知與照見)現前時,就能提供全面的機會去修習慈悲及其他的特質。但是,那並不是「我」、不是「我的」,不是蘇美多,那個充滿慈悲的老和尚;蘇美多,那個大好人;更不要說是蘇美多,那位尿尿者了。一旦「蘇美多」的妄想退位並消失後,慈悲喜捨就顯現了。這正是生而為人的尊貴處。當「我見」被擯除後,存留下來的便是大安樂。

放下後的照見

大安樂不是「我」,「我」並非大安樂。對這個世間所假施設的「我」,所能做的只是放下妄想執著。保持正念,小心不要執著事物,把真相看清楚—這就是「我」所能做的。以上就是修習四聖諦與八正道的方法。修習它能夠正確並警覺地看清楚所有的事物,其餘的一切就取決於其他因緣的和合。不再需要為了成為「蘇美多,這個大好人。」而團團轉。只要去除妄想,這些好人的優點便會由此顯現。它根本不是個人在追逐目標上所達到的成就,不過是諸法的本來面目罷了。世間所有的事情就是如此地發生了,而這即是法的特性。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