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你的追尋
滄桑臉龐上的淚珠



1612年,當時還是王子的沙賈汗(Shah Jahan),迎娶了皇后的姪女慕塔芝.瑪哈(Mumtaz Mahal)。1627年,沙賈汗成為蒙兀兒王朝(Mughal-e-Azam)第五代君主。成為國王的沙賈汗,仍對慕塔芝.瑪哈相當寵愛,不可一日離。南征北伐,總還是帶著皇后共赴沙場。前後十四年的婚姻,慕塔芝為沙賈汗產下八男六女。1630年,慕塔芝隨沙賈汗南征時,難產死於軍帳,年僅三十八歲。
 
臨終,沙賈汗問慕塔芝:「你若走了,我怎麼辦?」
慕塔芝看著沙賈汗:「如果陛下還眷戀著我,請為我蓋座巨陵,讓臣妾之名能永留人間,我便心滿意足了。」
 
「沙賈汗啊!你容許你帝王的權力消失;你卻願望著一滴愛的淚珠,永恆不滅。」—(泰戈爾)
 
在阿格拉的市郊,背臨亞穆納河(Yamuna River),沙賈汗從四方採石,調集兩萬工人,耗資數百萬盧比。二十年後,永恆的眷戀—泰姬瑪哈陵(TajMahal,泰姬二字,是Taj的音譯,為皇冠的意思),以精美而優雅的神聖之姿,在嬗變的世間留駐。
 

兩個大洋的會合

 
印度的漫長歷史中,經歷多次外族入侵,希臘人、貴霜人、突厥人以及英國人。其中來自阿富汗和土耳其的民族影響最深遠。西元七世紀開始,他們帶來了伊斯蘭教,並對當代的印度歷史、文化,產生了深刻的變革。西元十六世紀,蒙兀兒王朝在印度建立,此時的印度北部,多數人民仍信仰印度教,他們追隨印度古老宗教的神靈,忍受著蘇丹君主對他們的排外和不平等的政策。(如:印度教徒朝拜聖地的香客稅、對非穆斯林徵收人頭稅。)
 
1575年,蒙兀兒王朝第三任君主阿克巴大帝(Akbar)來到恆河和亞穆納河交會處,那是一個很大的印度傳統集市,阿克巴看到數百萬民眾在河中進行聖浴。這景象帶給阿克巴大帝相當深的觸動,從此廢除印度教徒的賦稅,並開始接受印度所有的宗教,也包括對錫克教的接納,阿克巴賜地給他們,建造了錫克教最著名的標誌性建築——金閣寺。
 
不僅如此,阿克巴迎娶印度教的拉吉普特國公主;他的政府官員中,有眾多的非穆斯林;他的宗教討論庭,也允許印度教、基督教、耆那教、拜火教的學者,和伊斯蘭教的學者濟濟一堂,辯論宗教、人生、救贖、解脫和永恆的真理。阿克巴深刻認為:沒有一個宗教能宣稱自己是絕對的真理,絕對的權威。所有的分歧,都應得到包容。
 
沙賈汗的大兒子達拉西闊(Dara Shikoh)曾說:「伊斯蘭教和印度教是雙胞胎,就像同一顆頭上的兩根頭髮,⋯⋯儘管說法不同,在對天主的理解上,我們沒有本質的區別。⋯⋯我要寫一本書,就叫做《兩個大洋的會合》。」沙賈汗完成無與倫比的美麗建築,是蒙兀兒帝國雄厚的國力展示,也是中世紀印度藝術建築的傳奇。當我們能以藝術文化而非宗教的理性角度,來欣賞這座伊斯蘭教的建築,甚至讓泰姬陵成為印度的象徵,代表印度的歷史與文化—縱使就印度人而言,泰姬瑪哈陵並不如印度南部印度教中心蒂魯帕蒂神廟有吸引力—我們應該相信,印度從未放棄尋求兩個大洋的會合,雖然至今,因宗教的歧視、傷害、仇恨,仍未停止。
 
泰姬瑪哈陵的陵園深廣,宮殿內外,全以純白的大理石建造,鑲崁彩色寶石。花紋精美,通體晶瑩,澈人心扉。倒映水中,上下相接,美妙無比。花園中是長形大理石水池,兩旁種植成列的柏樹,分別象徵生命和死亡。水池盡頭則是陵墓。當年,沙賈汗自慕塔芝死後,整整一個月,不語不食,默坐流淚,並且終身不娶。節慶時,宮女歌舞歡欣,沙賈汗都避開不看。每七日就到慕塔芝的陵寢獻花,撫石流涕。
 
1658年,沙賈汗的小兒子奧郎則布叛變奪位,將父親軟禁在阿格拉。沙賈汗每日在望陵台遠望后陵。臨終之時,還翹首就月光向后陵凝望,長歎而絕。當時,離慕塔芝死後,已有三十六年了。
 
有盡的是老死,在無老死盡的懸念裡,淚珠曾從老國王滄桑的臉龐滑下。「雖則帝國坍崩向塵埃,多少世紀消失在陰影裡,那大理石卻依舊向星空嘆息:『我記得!』」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