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
佛學與人生

人生的煩惱來自何處? 在這現實社會中如何為自己留下一點心靈的空間? 佛學所要探究和解決的又是什麼或許您可從本文得到一些解答。



前言

主席、各位先生、女士:

大家好。承蒙主席的邀請,師父派我出來,和大家給個緣。各位都是法學的專家,有關法律的問題,我必須向各位請教。而在佛學這方面,雖然我所知有限,我還是很樂意在這兒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今天我們都生活在社會裡,所以社會的變化、發展,不論大小事都和我們息息相關,如何讓社會更安寧、更和樂,這是每個人所關懷的。而社會的變遷,有的人說是由於政治的力量,有的人說是經濟的因素,有的說是法律制度,還有的說是思想等等。這些固然很重要。但是,據專家學者們考究的結果,發現宗教對於整個社會風氣的帶動,和道德秩序的安定,它的影響更是既深且遠的。

 

這一點,我們只要看宗教在歷史上所存在的時間,就可以知道,它在心靈的撫慰和安定,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尤其,世界的五大宗教——佛教、印度教、基督教、回教、猶太教,它們當中最年輕的回教,已經超過了一千年,而佛教、猶太教更在二千年以上。而且這五大宗教遍佈了全世界,這都說明了,它們能在歷史的各種激盪中長遠的存在,必然有它不可磨滅的影響力以及存在的價值。
 
對宗教的比較研究,我知道很少,今天,我只打算就個人比較了解,而且也一直和我們中國文化息息相關的佛教來和大家說。但是佛學它是相當浩瀚。它所要處理的人生問題也是很深刻。今天在這六十分鐘裡我只能為大家作一個引子,簡單說明一下
 
佛學的妙用
 
國父曾說:「佛學能補科學之偏」,又說:「法律只能處理已然,而不能防患於未然。」相信各位在法學的工作中,一定也能深深體會法律的有限性。對法律,我是外行人,但是對報紙每天層出不窮的社會新聞,我們一直很關心,相信面對這麼多的社會問題,各位的工作量一定越來越多,心裡的壓力也是越來越重。從這一點,我們也可以感受到,從事於宗教工作的人,他的理想和諸位是相同的。這話怎麼說呢?就是對於社會的關懷是相同的——都希望建設一個至善、至美的大同世界。所以,下面我就「佛學與人生」這個講題,和大家談談:「佛學對人生的理想是什麼?它對人生又有什麼幫助?」這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去了解:.
 
一、佛學的目的在淨化我們內心的煩惱。
二、佛學的目的在開拓我們智慧的領域。
三、佛學的目的在尋求我們心靈的主人。
 
聽佛學能淨化人生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點:佛學的目的是在淨化我們內心的煩惱。
 
相信大家一定煩惱過,現在我們一起來回憶——小時候,被父母親管得樣樣不自由,那時候,我們很煩惱。等長大一點,到學校去,考試考不好,表現比別人差,我們也煩惱。等成了年,到社會去工作,費了好多心力,進了公家機關,謀了一個鐵飯碗,照理生活有了保障,應該沒問題了。可是,眼睜睜的看著那些能力跟我們差不多的人比自己還要發達,甚至是當年在學校成績不如我們,現在卻都做了大老闆,住的是高級別墅,開的是外國進口的轎車。反觀自己,還是死守著當初的職位,門庭冷清,這時候,心裡可真有說不出的滋味。還有呢,沒結婚前,煩惱沒結婚,結婚後,有了太太、先生、孩子,煩惱的事更多了。孩子生病了,心裡焦急、徬徨好不容易拉拔大了,他們又不聽話,等他們更大了,又要擔憂他們的補習費、學費、出國保證金、嫁妝....想想自己的薪水怎麼能應付這麼大的開支!總而言之,數不清的煩惱,太多了!然而,說了這麼多,這還是每一個人在正常的成長中,所共同具有的煩惱,此外還有一些比較特別的。像各位,在司法界工作,常常會遇到一些作奸犯科、殺人搶劫、貪臧枉法等案件,處理這些事情,內心固然煩惱,但是想想那些犯罪的人,他們的內心更是充滿了苦惱。
 
現在,假設我們來作一個歸納。我們會發現:從小到大,從過去到現在,從個人走向社會.......。儘管,我們生活的時間不停在變化,所處的空間也改變,甚至我們的人際關係也不同,但是我們的煩惱是否也隨外境改變而消失沒有了呢?相信,在這裡,大家也應該發現,煩惱它原是遍一切時,遍一切處,還一切人,一切事的,怎麼辦呢?當一條狗被棍子打的時候,它如果不是逃之夭夭,就是憤怒的咬那根棍子。可是,如果是獅子或老虎,牠們的處理方式就不同了,牠們一定集中全副的心力,去攻擊那個拿棍子的人。佛學也正是這樣,它就像老虎、獅子,直接面對人生問題,找出煩惱的來源,而且解決它。所以如果你去研究佛學,就會發現佛學裡面對眾生煩惱的種類、內容都有很詳盡的分析、說明,而它對煩惱的來源也很精闢的透視它,並且還提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法來對治它。這也就是為什麼佛學是以淨化煩惱為一個很重要的目的。
 
知識不等於智慧
 
其次,我們來看佛學的目的在開拓智慧的領域。剛剛說過,我們人生不可避免的總會遭遇很多的煩惱,但是如果我們將這些人分析一下,難道我們沒有知識嗎?或是我們的知識不夠,所以煩惱多,那麼只要讓我們有了足夠的知識就好了,這個答案相信各位在自己身上或從對社會問題的觀察,一定看得十分清楚——知識並不就是智慧。
 
為什麼知識不能封閉的我們解決內心煩惱?首先,我們必須了解,知識它是累積性的、片面性的,它不能完全掌握宇宙人生最究竟的真理。在這裡,我們不妨以科學為例,很多人以為科學是萬能的,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我們不妨溫習一下西洋歷史。如西洋在理性主義興起時,我們以為有了科學,就可以解決人類一切社會生活問題,但其實不然,如前面所說的那些問題,科學常常是無能為力,乃至政治、心理學、社會學等等,莫不如此。又如馬克斯的社會主義,他的本意是要解決人類社會問題,但以偏概全,結果均為人類帶來了無盡的禍患。這就是知識的片面性和有限性,用這樣的片面性、有限性知識去處理人生一切的問題,怎麼能有正確、圓滿的結果呢?所以有知識不一定就有智慧。再說,我們還要了解到:一般知識所研究的對象,大多是外在的事物,很少是直接處理我們內心的問題。所以,雖然我們可以落著這些知識,去安頓外在的世界,讓自己吃得好一點,穿得漂亮一點,住的舒服一點,可是一碰到內心的種種欲望、矛盾、衝突生起的時候,這些知識就一籌莫展了。在這點,相信大家也有這樣的經驗。這也就是為什麼一般人在處理事情的當下,往往就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所以變得短視、急躁,而且往往只顧到小我,忽略了大我,也忘記了自己和別人相依相存的關係因此表現出來的,也多是自私、爭執,且處處為自己打算。所以,在我們生活才會有婆媳問題、代溝問題、職業問題,乃至勞資問題、種族問題等等。其實,這些在佛學的智慧眼看來,根本就是庸人自擾,那裡有問題?就因為我們缺少一份人生的智慧,所以,才處處都有問題。而如何來解決這些問題,並開拓我們的智慧,這也正是佛學所要給予我們的。
 
心靈的主人
 
最後,我們看第三,佛學的目的在尋求我們心靈的主人。
 
前面說,光有知識,沒有智慧,煩惱永遠是煩惱,那麼真的智慧要從那裡獲得呢?就佛學的立場來看,真正的智慧,不在我們翻山越嶺去尋找,也不是在外相上打轉就得了。它很簡單,只要我們把心沈靜下來,好好地把自己理一理,向內心去尋找,它就出現了。曾經有一位住在喜馬拉雅山的修行者,說出了自己的心聲,他這麼說:他說他從來不覺得寂寞,一個人所以會煩惱、會寂寞,是因為他忘了他自己內在心靈的主人,他又說,在他十六歲那年,有一天,他站在喜馬拉雅山一個山洞外邊,他看到許多人朝著他走過來,等這些人靠近以後,他認出他們是一位王子和他的秘書以及隨從。那位王子走近他,傲慢的對他說:「小和尚,我要來看你的師父。」他用同樣的口氣問答說:「你沒有資格來看我的師父。」秘書在一旁悄悄對他說:「你瘋了!你不知道他是王子嗎?」他回答說:「我不在乎他是誰!我負責守護這個山洞,你們都給我走開!」那些人只好無奈的離閉了,但他們不死心,又來了好多次。可是沒有用,他要保護他的師父不受任何騷擾。再說,他的師父也不想見傲慢自大的人。曾經他問過他的師父:「這些富人從老遠來看您,您不讓他們見,這樣說的過去嗎?」他的師父聽了笑一笑說:「我跟我心靈的主人相處,我感到很快樂,我為什麼需要見這些人呢?何況他們又不是真正在追求真理,他們只不過想得到一些世俗的東西。」
 
最後,這位有權勢的王子,了解他們不在乎他是一位王子,終於改變了態度,當他再去的時候,就很有禮貌的請求:「先生,我想求見您的師父,可以嗎?」於是,他就帶著王子進到山洞裡他的師父正安祥的坐著,王子想要表現西方式的禮貌和優雅的舉止,就問道:「老師,您孤獨的生活,一定很煩惱。」那位師父回答說:「是啦!因為你來了。在你沒有來以前,我正分享著我心靈主人的快樂。現在你來了,所以我就煩惱了。」故事說到這裡到底老師父要告訴王子的是什麼呢?在這裡我們不妨先來分析我們現在的生活,就可以知道,今天的社會,由於工業文明和科學文明的進步,帶給了我們很大的便利,也滿足了我們的欲望。過去出門旅行要騎馬、坐船,總要花上好一段的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現在旅行,輪船當然是慢的可以,連普通飛機還嫌不夠快,一定要坐噴射飛機;我們穿衣服,求的已經不是衣服的耐不耐穿,而是怎樣才時髦、有氣派;吃的方面,大街小巷到處餐館林立,我們吃東西不再為了需要才吃,而是當做
一種消遣享受。
 
總而言之,我們在衣食住行各方面樣樣富足,可以說物質生活的品質大大提高。可是,我們是否就比從前的人快樂多?社會的安寧、和樂,是否比過去更進步?在這裡,我們必須坦白承認,今天的社會,犯罪的比率不斷上升,道德意識普遍的低落,青少年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導致這些現象的背後因素,這個關鍵本不在于經濟的繁榮,再說在大乘佛學裡,也不以為物質是罪惡,這大家只要讀「阿彌陀經」看到裡面所描述極樂世界物質的豐美富足,就可以知道了,那麼問題是出在那裡?依照佛學的看法,問題的關鍵,主要是因為我們忘記了心靈的主人,也就是我們整個迷失在物質的享受裡頭,忘了給我們自己的心靈留下一點空間,也忘記了賦予這些物質享受和經濟繁榮一個更深遠的意義。所以,佛學認為,一個社會要和樂、要健全,光有經濟建設是不夠的,必須要社會的每一分子,都能找到自己心靈的主人,這也是今天政府為什麼要提倡精神建設,不斷呼籲我們提高心靈的品質,充實精神生活的內涵。然而,既然要談精神建設,就必須先找到建設的根本——也就是我們心靈的主人。否則,沒有一個下手處,所謂的建設,如果不流于空談,也會變成隔靴搔癢。
 
說到這裡,我就怨起來,最近美國有一位大學研究所的副所長,他來台灣,用社會學的觀點研究我們社會經濟發展的模式。他說,台灣和拉丁美洲、非洲各國,同樣都是開發中的國家,然而,拉丁美洲發展的結果,不但沒有達成這些目的,反而加大了貧富的差距,勞工利益的被剝削,以及政治上的獨裁專政。相反的,我們並沒有這些現象,除工商業蓬勃發展,國民所得平均提高,而且教育普及,政治也很穩定,他認為我們製造了一個經濟成長的奇蹟。然而在說了這些研究的心得以後,社會學者還語重心長為我們社會把脈,提出我們社會在轉型期的畸形發展。他認為,比起十年前,台灣最明顯的改變就是社會風氣的奢靡,餐館到處林立,進口私家轎車觸目皆是,色情場所猖狂,犯罪的比率也節節上升,而「今朝有酒今朝醉」這種及時行樂的心態普遍存在,他很為我們的社會擔憂。當然,講到這裡我也必須為我們佛學弘揚的不夠得力而深致歉意,同時相信這也是社會有心人士共同的隱憂。所以,今天站在宗教家的立場,尤其是肯定了佛法所要完成的理想,我們希望透過佛學的弘揚,能讓我們來淨化內心的煩惱,開拓心胸與智慧,找到我們心靈的主人,這樣物質和經濟,才能真正帶給我們福祉,也就是佛法所說的福報。
 
結語
 
到這裡,我們算是把佛學對人生及對社會的關係,作了一個簡要的說明,但是這些都還是佛學的範圍,至于它實踐的方法,限於時間,我不能提供給各位很好的貢獻,我們容後再談。但是在這裡,我還要為大家介紹一個真實的例子,讓諸位了解。我們可以透過怎麼的行動,來達成這些理想,安頓我們的身心,這個實例的主角就是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他是陜西人,民國前五十年,兄弟間他排行老三,他們家原本是務農的,是典型農家子弟,但他生命真正的轉捩點,是他接受佛法熏陶以後,老實念佛的結果。
 
大師在二十一歲出了家,出家後,他每到一處參學,就是修苦行,做粗重的工作,閑暇的時侯,讀點佛書,他還曾經被人請去演講,但是講的並不成功,因為他有口吃的毛病,就這樣他平平凡凡度過了十年。一直到他三十二歲時,才在一個偶然的機緣下,到了普陀山法雨寺去閉關,閉關期間,他每天認真的閱讀大藏經,念阿彌陀佛,數十年如一日,慢慢地,他從大藏經當中,讀出了人生智慧,也從念佛法中,淨化了身心的煩惱,乃至于最後,他喚醒了生命的自覺,找到了心靈的主人。但是,他還是老老實實地過著淡泊的生活,外界人士也不認識他,直到大師六十二歲時,有一位高鶴年居士,拿了大師給他的一封書信,登到佛教雜誌上,看了這篇文章的人,對大師佛學的造詣及修持的嚴謹都感到震驚。於是逐漸有許多人跟他通信,請教他人生的問題。乃至于到了現在,還是有很多知識分子,景仰著他的德行,閱讀他所留下的文章,並且依照他所告訴我們的方法去做。所以,雖然大師一生不在外面講經說法,也沒有在社會有轟轟烈烈的事功,但是他默默地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讓這些人也都能和他一般—一淨化煩惱,開了智慧,找到了心靈的歸宿。
 
這就是我所要告訴大家的實例,假如各位有興趣,可以找「印光大師全集」來看,必定可以得到受用。同時,倘若諸位對我今天所講的「佛學與人生」有任何的問題,歡迎各位隨時到香光寺,我的師父和師兄,也都是對社會很關心的,大家只要有需要,他們是很樂意跟大家研討的。那麼我今天的演講就到這裡告一個段落,謝謝各位,阿彌陀佛。
 
(七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於嘉義地方法院開示)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