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
我看過堂用齋2



 

咀嚼著飯粒的馨香
菜餚的原味,自己
面對自己生命生存的意義,
完全放下的用一餐。誰說
這不是享受中的享受? 
情調中的情調?
 
中國是講究吃的民族,尤其注重的是吃法----烹調法的藝術。佛教是追求解脫的宗教;凡是舉手投足都與道相應,甚至吃法----飲用之儀也與一般「享用」回異,佛門吃飯的特殊儀軌曰「過堂」。
 
過堂就是上齋堂飲食,若將佛家過堂與一般人的吃飯比較,那真是誰也比不上誰︰
 
一般人講究享受,吃飯時何妨輕鬆,可以站,可以蹲,無奇不有;現代人人更是夾著電視節目當菜吃,滿席盛饌,所謂滿席盛饌是活魚三吃,醉蝦生剝,脆皮全雞,乳鴿活烤等血淋淋的情調,豬腳猴腦也都列入氣氛,還要談天說笑,推禮讓揖,飲酒劃拳,有的還要佐以音樂,配以燈光,總是使自己在這頓飲食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識恣情享受。
 
盡管大家都明白挑食不好,可是物質充裕,經濟富庶的風氣使然,廣告宣傳的帶動可以取代傳統的社會道德觀念,因此「沒有xx我就吃不下。」「xx新配方最開胃」在吃的揀擇上,大家競相表現「腑臟文化」、「感官文化」。以上都是佛門所比不上一般人的地方。
 
過堂最大的特色是莊嚴,其嚴肅的氣氛不下於上殿,碗放在碗該放的地方,盤、筷亦不得無由地亂放亂比,如同大殿排班一樣,假使你隨便的話,不是沒得吃就是撐得受不了----誰叫你把碗盤放錯了 ?行堂師完全依照吩咐。
 
其次,你可以安坐得像古時帝王,不用走動,不費口舌,天塌了都不必睬。你旁邊坐的是誰 ?他吃的是什麼 ?全都不必去觀照,完全放下。僧家的清茶淡飯是平等的,你沒有機會表現我相、人相、優越感,因為生理的營養與心靈的滋養都要重視才是健康的享受。咀嚼著飯粒的馨香,菜餚的原味,自己面對著自己生命生存的意義,完全放下的用一餐。誰說這不是享受中的享受 ?情調中的情調 ?
 
或許你要反對說:「人生難得幾回醉」,何必這般刻苦呢 ?的確,追求快樂是人們共同的理想,可是什麼是真正的快樂幸福呢? 若以為縱情享受物欲,盡在聲色犬馬上打轉是最大快樂,是社會的最大進步,那麼社會的侈靡虛浮何致於如此之盛,人們的受苦焦慮又何以如此之熾,事實告訴我們,快樂。幸福、安祥與和諧是必須透過煩惱的解脫放下----在任何時刻,將佛法在心中停住, 就是吃飯的時間也不例外。
 
由過堂用齋使我想到:文化的復興,民族精神的再建,社會道德的重整,該從何處著手 ?是值得我們當前深思的課題。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