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草對話
立足點



山: 

前些時候,佛學院學期結束前,舉行了一次「後山出坡」,為此我高興了許久,因為好久好久沒有到後山出坡了! 

這次出坡的重點是將被颱風吹倒的樹扶正、鏟除藤蔓、割草、種樹。當我們爬上後山時,驚訝地發現滿山的草與藤蔓糾結在一起!記憶裡的後山是芳草亭亭,怎是這般糾纏不清的景象?拿起鐮刀、彎下腰來,奮力地把纏在枝枒上的葛藤割斷,愈往上爬,山勢愈陡,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心裡微微地擔心,看看法師們每人各佔一個據點,正專心地和周圍的雜草奮戰,鐮刀左揮右舞,誰也無暇扶我一把……。 

我尋望著上方的樹枝,手上的鐮刀不曾稍停,腳卻有些顫抖,可能是對於足下的不確定心虛吧!慢慢地,我發現每跨一步要相當小心,當腳跟站穩了,不管手上如何用力,都不必擔心會摔下來,而每到一個區域,一定要先看清楚方位,找到立足點了,才開始工作,腳跟安穩,心就自然安定了下來。 

除了草與藤蔓是當除無疑外,對於「沒有用的小樹」,也用力一併砍掉了。當時心中有些掙扎,現代提倡環保,對於地球上逐漸消失的樹林與綠意,實在有保護的必要。而草要除到什麼程度,是否要留一些以水土保持,自己似乎也並不清楚……。 

在後山出坡的過程中,我腦海一直浮現出中國出家人「農禪生活」的圖案,對於平日在教室上課,執事又與文字為伍的我,這真是一個親切又陌生的景況,然而在「現代環保」、「水土保持」、「中國農禪生活」、「整理後山景觀」幾者間,我思惟著我的「立足點」是什麼呢?不清楚立足點,如何決定手上的動作呢? 

這使我聯想到今年在結夏安居自恣會中,我們花了許多時間澄清、複習佛學院共修規矩背後的意義,我想,之所以會有這些情況,這是由於不清楚「立足點」或是「立足點」的失落吧!當我們清楚、找到這些事的立足點時,自然對僧團的許多作法乃至自己的行為,都能對自己、對他人做清楚的說明,當下自然也能心安、自在。 

而身為二十一世紀的修行者,在面對佛法弘傳須適應現代而有所轉化時,如果我們能找到自己的立足點,或許也能減少些「出世入世」、「外弘內修」的迷惘吧! 
 
小草 
 
小草: 

有一位中學校長,對畢業生的勉勵詞是這樣的: 

有一塊木板,放在地上,每個人都敢從上面走過,甚至跑、跳、翻筋斗;但是如果架在離地數寸的地方,就沒有人敢在上面跑跳,走路都很小心,此木板放得愈高,就愈害怕,甚至不敢向前半步。為何相同的木板,會給我們這麼不同的感覺,原來是因為未腳踏實地的關係。這是為人處世的原則,亦是實事求是的道理。 

讀完你的來函,令我想到上面的小故事,我常想:修行者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個性、長處、根機是屬於那一類的行者;二是決定自己的方向—從當中發出至誠的願力,才有辦法使自己不斷地走下去。而這兩個條件的培養,必須建立在腳踏實地的基礎上,因為唯有腳踏實地的心,才不會好高騖遠,或是人云亦云。 

僧團是一個共同體,由彼此相同的志向及無遠弗屆的願力結合而成,來從事弘法利生的家務,但是它可能必須具有某種程度的彈性,才能納百川於大海,而某些修行者內心的衝突與矛盾,也屬於其中之一吧! 

其實,每個人修行生涯皆不太相同,不過至少在每個當下,都必須腳踏實地,方能去除修行生涯中的膽怯、暈眩及不知所措的過程。為何如此說呢?因為我曾是那個站在離地數寸的木板上的人,前幾天讀到聖嚴法師的一句話:「人各有各的鐘可撞,知道自己要學什麼,不要三心兩意。」很貼切我目前的心境,與你分享。 
 
山 

山: 

很高興你給我這麼貼切的「木板」故事。我重新檢視我出坡的心路歷程,我站在陡峭的後山山坡上,颱風剛過,土壤鬆軟,我手握鐮刀,揮砍「沒有用的小樹」那一幕。的確,我曾掙扎過,我聯想到平日我手握筆桿與文字為伍,口誅筆伐,以筆揮舞心中的不平,我豈可迷糊了「立足點」!古德說「不昧因果」、「不落因果」,一字之誤,將墮狐狸身五百世呢!怎麼能不戒慎恐懼!願你我共勉。 
 
小草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