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法音
佛陀與佛法:佛陀的典範



 

有個需要思考的問題:我們是否能夠在嚴肅修行及日常生活兩者之間,以一種對自身有意義的方式,讓我們與佛陀的生命聯結起來,賦予自己的生命更寬的眼界、更深的內涵?
 
與佛陀生命聯結的兩個方式
 
其中有一種可能性:將佛陀視為一個特定的歷史人物,一個活在西元前五、六世紀的北印度人,他在三十五歲那年經歷了一場強烈覺醒的轉變過程。我們可以以非常符合人性和歷史的方式,了解他的掙扎、他的追求以及他的開悟,從一個人與人相互對待的觀點,來和佛陀聯結。
 
另一種聯結佛陀生命的層面是:視佛陀為一種人性的基本典型,即佛性的完全展現,完全沒有任何污染與扭曲的心靈,體解到佛陀的生命故事宛若一趟偉大的旅程,是代表著人類生存的某種基本典型。
 
藉 由這兩種看待佛陀生命的方式—歷史人物或基本典型,就能從佛陀特殊的生活經驗中,看到所展示出來的宇宙法則。如此觀察佛陀的生命,並非當作是兩千五百年前 某人的抽象而遙遠的故事,而是一個揭示了所有人皆具有的宇宙本性的生活歷程。而這也是個以較廣大、深邃的內涵來瞭解自身生命經驗的方式,一個連接佛陀與我 們生命旅程的方式。當我們誓願遵循佛陀的道路時,也當與佛陀受到相同疑問的激勵:「生命的真正本質是什麼?痛苦的根源是什麼?」
 
佛陀偉大旅程的四個階段
 
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這 位人類學神話與典型研究的偉大學者,在他的著作《千面英雄》中,探討英雄神話的本質。他提及典型英雄或英雄偉大旅程有四個階段,並以這四個階段來探析佛陀 的人生。他認為佛陀的生命歷程,是個人元素與這些元素所具象化的宇宙法則交織的奇妙組合。瞭解這些生活情境,並和自身體驗直接聯結,能帶給各自生命旅程巨 大無比的能量與鼓舞。回想佛陀的生命賦予我們心靈歡樂的感覺,並在認識到佛陀精神探求的力量與宏大的同時,我們得以重新連接內心深處對修學佛法的衝勁與動 力。
 
坎 伯將英雄生命歷程的第一個階段稱為「命運的召喚」。根據傳統的記述,在生為悉達多‧喬答摩之前的好幾世,佛陀首度聽聞到這個召喚。當時他是位森林隱士,名 為須彌陀;時世有佛,號為燃燈佛。一日,須彌陀聽說燃燈佛將路過住的地方,便和許多民眾去禮敬。眾人為燃燈佛及僧眾修整所經的道路,須彌陀也分配到一小段 路。當燃燈佛等一群人抵達時,須彌陀尚未全部完成工作,路上還有泥濘,須彌陀便身臥該處,讓燃燈佛踏身而過。
 
據 說須彌陀看到燃燈佛的當下,受到他高貴氣質與相貌所引發,決心有朝一日也要達到佛的完美心性。燃燈佛看出這位隱士心中立下的大願,便預言未來若干劫後,須 彌陀將生為王子,名悉達多‧喬答摩,當世修成佛果。從聽聞並回應命運的那一刻起,須彌陀就是一位菩薩,決意要得到佛的覺醒與完美。
 
典 型生命歷程的第一個階段是「命運的召喚」;第二階段是「大棄絕」,拋棄老舊的模式和習性,開始用新方法看待自己的生命;第三個階段是對妄想執著的「大掙 扎」;而第四個階段是對這宇宙旅程的「大覺醒」。在魔王大軍消逝之後,當夜這位菩薩在禪定狀態中,三次思索佛法的各種面向。第一次,他以全然專注的力量觀 察無數輪迴中的生與死。透過這個可以追溯無始劫來的過程─出生到某一種環境,經歷生命的悲歡離合、死亡,然後再輪迴─產生對生命存在的無常與空虛的深刻瞭 解。生與死如同水流表面的泡沫,生起又消失。當我們認同特定情境或經驗時,總是假設我們的執著與偏好似乎堅實而重要,生命輪迴的長程視野刳空了這種認知的 基礎。
 
當 夜的第二次,他思考業力法則。他觀察到:過去行為的業力,透過不斷的生死輪迴,驅動也限制了人們。眾生因「無明」而陷於各個不同命運的旋風裡,喚起了菩薩 內在深刻慈悲的能量。第三次,他沉思四聖諦及因緣法。他觀察人心如何變得執著,如何由於執著而有痛苦。他瞭解擺脫執著,達到自在解脫的可能性。
 
就在破曉的那一剎那,晨星乍現,他的心靈實現了最深、最完全的開悟。在大徹大悟之後,佛陀誦唸了這首詩偈:
 
我遊走過無數次的生命輪迴,追尋但無法找出這棟房屋的建築者。
真是悲哀呀!一再的生死!
啊!房屋建築者,你已被看到了。你不該再建築房屋了!
所有的木椽都已破裂,所有的棟樑都已粉碎,
我的心已獲得無限的自由,得到的是欲望的止息。
 
佛陀觀察到:在這輪迴中,不停地出現、消失,出生、死亡,存在著很大的痛苦。欲望,痛苦之屋(身與心)的建築者,被佛陀發現了;
 
染污的心靈,有如破裂的木椽,不再存在;無明的力量,就像粉粹了的棟樑,不再有力。佛陀就這樣證得涅槃,無限的自由。
 
有人說:證得涅槃的道路——八正道,是一部安靜的車乘,像行駛順暢而高貴的馬車,不會發出嘎嘎的聲響。搭乘這部馬車的人們,這已經體證真理的人們,可能就相當吵鬧了。他們喧鬧地唱誦讚美這部馬車與旅途的完成。
 
在 《長老偈》和《長老尼偈》——記載早期比丘與比丘尼證道的詩集——中,我們常看到「所作已辦」的複疊句。大開悟時,菩薩體驗到他長久旅途的完成與圓滿,所有人 類均有的潛能的實現。他已成為佛——覺醒者。之後的七週時間,他都在菩提樹林裡思考著真理的不同面向。他完成自己解脫的旅程,現在他想知道是否可能將他所體 證的深奧佛法和其他人們分享,而這些人因他們的執著有如盲人一般。
 
佛陀不斷至各地傳授佛法。當他的六十個弟子也開悟了,他就分派他們出去傳播佛法。佛陀鼓舞激勵他們:「啊!比丘們,向前行,為了眾生的好處,為了眾人的幸 福,出於對世間的慈悲,為了人與天神的好處、利益和快樂。不要兩人走同一條路。講授佛法,前段要非常好,中段要非常好,後段也要非常好。宣導高尚的生活, 全然完美而純淨;為他人利益而努力工作,你們就可說是已經善盡了責任。」
 
從佛陀這一段話可以看出:修行和了悟的全部推動力,在於從自己內在得到自由解脫;並對世界的苦惱發出慈悲,為別人的利益產生主動服務的意識。「利益眾生」對 心靈純化的作用是:可以激發我們,也帶給我們修行所需的能量。修行從來就不只是為了自己而已,真理的彰顯,永遠都是廣大的慈悲與心靈相互連結。
 
佛陀有三大成就。第一個成就為「因成就」,也就是他圓滿成佛之因,意指這位菩薩經過無數世修行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第二個成就為 「果成就」,意指他開悟而得無上智。第三個成就「功德成就」,即注意眾生的福利。佛陀並不滿足於自身的覺醒,而是出於對所有生命的慈愛,而開始宣講佛法, 直到入涅槃之前,他與所有準備好要聆聽的人們分享佛法。
 
慈悲與智慧兩大翅膀
 
這 位菩薩為了修行六波羅蜜所做的英雄式努力,除了來自超凡的慈悲之外,沒有其他可能。然而,僅有慈悲是不夠的。慈悲要能帶來有效的成果,就必須化成具體的行 動,而這就需要能分別何者有益、何者有害,並知道哪一條道路可得幸福,哪條路不行的智慧。大慈悲需要大智慧來產生果實;大智慧需要深度慈悲作為動力,來為 他人的利益採取行動。佛法這兩大翅膀完美地在佛陀身上展開。
 
有人說:即使將地球上所有父母對子女的愛與慈悲加總起來,也比不上佛陀的大慈悲。父母可能有很大的心胸來疼愛與包容自己的子女,但在佛陀身上,慈愛是沒有疆界的。因為他的務實慈悲,他不間斷地勸人行走於可以獲致幸福、美滿與解脫的道路。
 
有不計其數的故事記述:來自各種不同身分或職業的人們——乞丐、商人、藝術家、娼妓、鄉下人、貴族、國王與王后——每個人都帶著不同程度的信仰與瞭解,來向佛陀求助;而佛陀也透過他的慈愛、智慧與善巧方便的力量,幫助他們得到自由與平靜。
 
佛陀所講授的佛法之一,是眾人熟悉的《伽藍村經》(Kalama Sutta), 對瞭解佛法中觀察與醒覺的精神,特別有助益。伽藍村民請問佛陀:在許多不同的宗教教義與宗教師之間,如何分辨選擇?佛陀說:他們不該盲目信仰任何一者——不 論對方是他們的父母、師長,是經典書籍,甚或是佛陀——應該仔細觀察自己的體驗:何者會導至較多的貪婪、憎恨和癡迷,那就要捨棄。何者會導至較多的慈愛、慷 慨、智慧、開放及平靜,那就要去培養修學。佛陀的教誨,總是鼓勵我們為自己的成長負責,並直接觀察自身經驗的本質。佛陀沒有希求名位、虛榮、或眾多的徒 弟,他是被慈悲的本性所推動。
 
當 修行漸深,我們對自己真正的本性,會達到較完滿的體證與瞭解,此時將對佛陀生起美妙的愛與尊敬。——既是作為一個歷史人物,也是作為我們每個人內在潛存佛性 的基本典範。回想佛陀生命中的三大成就,對於自己有機會走上這樣一位典範所發現的道路——這條具有最大榮耀、最真實高貴的道路——將充滿深深的感激。透過念與 內觀,我們可以將佛陀的歷程典範,反照在自己的生命旅途上。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