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美合流 可久可大:20則細說慧遠
護法衛教



 

15.與王公貴族的往來
 
慧遠雖居廬山,但並沒有絕離塵世,他與上層社會始終保持廣泛的聯繫,也透過自己的特殊身分和廣博知識,努力調和佛法與名教的關係,推動佛教的傳播。
 
慧遠與王公往來情況,例如:慧遠初上廬山,江州刺史桓伊為之建東林寺。桓伊死後,繼任江州刺史的王凝之於太元十六年(391年)曾與西陽太守任固之等贊助僧伽提婆為慧遠譯出《阿毘曇心論》。此後,擔任江州刺史的桓玄、桓偉、劉敬宣、何無忌等都與慧遠深交。甚至晉安帝也致書向慧遠問候,北方後秦的統治者姚興也不斷贈送禮品給慧遠,致信問候。這些都反映了慧遠在當時上層社會的聲望。
 
16.沙汰沙門事件
 
元興元年(402年),專斷朝政、窺視帝位的桓玄,有鑒於佛教寺院的經濟發展及大批農戶遁入寺院為逃避租稅繇役,造成政府經濟利益的嚴重影響,因此下令沙汰(清理、整肅)僧尼。要求除了少數精通佛理、持戒嚴謹及山居林處不入俗的沙門之外,其餘一律「罷道」還俗,又令地方官府登記僧尼戶籍,嚴加管制,唯有廬山不在搜簡之列。
 
慧遠致書桓玄,對此做法先是表示同意。他承認佛教界存在嚴重的腐敗現象,但他再提出三類人—如法禪修者、能讀經學法者、興建福業者—也應保護,擴大了桓玄不沙汰的範圍。而且還希望允許士族子弟自由出家,這些桓玄都採納了。慧遠保護了佛教,對整個中國佛教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沙汰沙門的事件發生後,佛教繼續發展,隨著勢力的逐漸增大,佛教與世俗地主階級在經濟和政治方面的矛盾也更明顯。這種矛盾在東晉時期透過沙門袒服、沙門不敬王者的爭論表現出來。                     
    
17.袒服爭論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印度沙門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出現了歧異。例如,出家修行一直被認為有違忠君孝親,而遭到儒家的攻擊。沙門袒服及不敬王者,也在東晉時引起爭論。
 
東晉義熙三年(407年),當時鎮南將軍何無忌曾親臨廬山訪問慧遠,並與慧遠就沙門袒服問題進行討論。中國傳統的禮制,「吉事尚左,凶事尚右。」而沙門卻身穿袈裟,偏袒右肩(即袒服)。對此,何無忌提出異議,認為佛教的袒服是不可取的。慧遠為此作有〈沙門袒服論〉;在何無忌寫了篇〈難袒服論〉之後,慧遠又作〈答何鎮南(何無忌)難袒服論〉。反覆說明沙門袒服的理由,調和與中國傳統禮制的矛盾。
 
慧遠認為,佛教來自印度,印度與中國的習俗本來就不同,儒家不能以此「一域之言」非難佛教;佛門是超出「方內」,不受名教常禮所拘,袒服有助解脫。同時他還指出,中國人講究吉凶,其實是人性悅生懼死的表現,學佛之人早就摒棄了世俗的那種生死榮辱觀,吉凶之言對他們是毫無影響的。
 
18.沙門不敬王者論
 
東晉成帝時(340年),因帝年幼,庾冰輔政,主張「沙門應敬王者」,也就是沙門必須按中國傳統的禮法行事,對王者行跪拜禮。在佛教教義中,僧侶除了對佛陀和教內的道高戒臘長者有下跪行禮的禮節外,對任何人,包括君王及父母,只需行合掌禮。庾冰的主張遭到當時的尚書令何充、僕射褚翌、諸葛恢等人的反對而未能實行。
 
東晉末年,桓玄繼庾冰之後再次提出沙門敬王的問題。當時他一心想篡權稱帝,因此要求包括沙門在內的一切人要禮敬王者,以樹立自己的權威。桓玄曾致書慧遠,認為沙門不跪拜王者,於情於理皆不通,希望慧遠就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慧遠立刻揮筆給桓玄寫信辯論起來,一夜之間,他寫成了〈在家〉、〈出家〉、〈求宗不順化〉、〈體極不兼應〉、〈行盡神不滅〉,合成〈沙門不敬王者論〉,認為沙門乃是「方外之賓」,與生活於世俗禮教之中的人,應分開處理看待。
 
桓玄看了慧遠的論點後,覺得很有道理。因此在元興二年(403年),桓玄篡位稱帝後,特地下了詔書,允許沙門不敬王者。慧遠維護了佛門的尊嚴,使廬山的佛教事業更加輝煌。    
 
19.慧遠之死
 
晉安帝義熙十二年(416年),慧遠因病逝世,年八十又三。據說慧遠在病危臨終之際,眾人請他飲豉酒、飲米汁,他都不答應。後來又請他以蜜和水為漿,慧遠請左右翻查戒律,看能不能喝,但卷未半而終。慧遠對佛教的篤信與持戒的謹嚴,可見如此。
 
慧遠的臨終囑咐,一是考慮「凡夫之情難割,乃制七日展哀。」部分採納儒家禮節,表現出對世情的通達理解。另一則是「遺命使露骸松下,同之草木。」慧遠自擇林葬,接近佛教傳統的火葬,符合佛教身體髮膚的獨特看法,又可見中國僧人對外來儀式的心理適應。之後「既而弟子收葬,謝靈運造碑墓側,銘其遺德焉。」弟子收葬枯骨,為之造墓立碑,可說是融合佛教與儒家二制的喪儀。
 
慧遠端正的威儀,精闢的說法,還有終生為佛法,為眾生的心志,千萬年後,讓後人仍有著無限的景仰和懷念。
 
20.教化與影響
 
慧遠是中國佛教史上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揉合中印思想所形成的獨特佛教理論,和他弘法傳教的各項活動,在中國佛教史上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
 
思想帶動
 
慧遠大力弘傳佛教般若學,他從「本無論」出發,融合傳統思想而發揮的〈法性論〉、〈神不滅論〉和〈三報論〉,使佛教在社會上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天堂地獄、因果報應的輪迴轉生說幾乎家喻戶曉。他有系統且完整的闡述因果報應理論,對後來的佛教因果說有非常大的帶頭作用,是中國影響最大最深的佛教理論。
 
淨土宗初祖
 
慧遠大力提倡念佛往生西方彌陀淨土,推動了淨土信仰在南方的傳播。因此,雖然慧遠倡導的念佛是觀相念佛,與淨土宗的稱名念佛並不相同,但淨土宗仍奉他 為初祖。
 
護持佛教
 
慧遠在政治動盪、佛教流弊日益引起人們不滿的時候,他長期隱跡山林,以超然出世的姿態護法傳教。君王重臣想與他見面,或勸其罷道從政,他堅持不出山。盧循入山,慧遠為了表示出家人不分彼此,他不顧別人勸阻,欣然與之見面。桓玄征伐殷仲堪,慧遠願他們雙方無恙。而他挺身為文,辯難佛教,與當時的文化、政治衝突,保護佛教。這些文字誠如許理和在《佛教征服中國》頁436中指出:「慧遠在他的書信和論文裡,第一次對佛教生活的目的做出了清楚而斷然的陳述。在這些文章中,他對僧人階層和世俗政權的影響域做了清楚的界定和區別,這並非出於歷史的或功利主義的動機,而是緣於佛法自身基本理論的一些不可避免的結論。由於這個原因,而不是因為其護教活動取得了成功,我們有充足的理由認為慧遠是早期中國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護教者。」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