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法音
出入息念:揭開生命的奧祕(三)

修習出入息念者,必須記得呼吸能調節色身的事實, 如此將區分出呼吸是一種「身」,色身也是「身」, 並能藉呼吸身來調伏色身,而知當中沒有「我」與靈魂。



使「身」平靜

 
今天我們要談的是第一組四法的第三與第四步驟,也就是與「身」有關的其餘步驟。
 

〔第三步驟:體驗所有的「身」〕

 
第三步驟的目標,是要體驗所有的「身」(kāya)。這步驟的要點是在出息、入息時感覺所有的「身」。呼吸能夠調節血肉之軀,當修習開始的步驟時,我們就 已觀察這點了,現今的步驟並未牽涉任何新的事物,只是比先前更深入、清楚與細心地注意這個事實。我們更清楚地觀察有兩種「身」的事實,在出息與入息時,持 續地觀察這點。
 
修習者必須記得先前開始的體驗觀察,記得呼吸能調節色身的事實,如此將區分出稱之為「身」的兩件事。就群體或集合體來說,呼吸是一種「身」,色身也是 「身」,因為它也是一種群體或集合,因此共有兩種群體或「身」,其中之一是影響色身呼吸的「身」。分析這體驗以清楚看到共有兩種「身」,並看到兩者如何互 相影響。要更加努力觀察這點,直到顯而易見為止。
 
當我們聽到「身」這個字時,請了解它具有「群體」的意義。在巴利原文中,佛陀使用 kāya 這個字,如sabbakāya-MpaṭisamvetI(體驗所有的身)。泰語的 kāya 源自巴利語,也可作「群體」、「一大堆」、「一團」與「部分」的意思。此字不僅用於人的身體,也可指稱其他事物。例如在巴利語中,一隊軍人即稱為「身」, 而說「一『身』軍人」。「身」意謂著「一群、大團、集合體」,所以不要只限於以色身來了解它。呼吸也稱為「身」或群體,在了解「體驗所有的『身』」之前, 必須對「身」這個字有正確的了解,然後才能明白呼吸身與色身兩種「身」。
 
第三步驟特別要達到的目標是,必須明白有兩種「身」的存在,而且彼此互相影響、滋養與護持。呼吸身滋養色身,實際上在開始修持出入息念時,我們就已體驗到這點了。之前我們體驗到呼吸粗重時,身體也變得粗重,而呼吸微細時,身體則會鎮靜下來。
 
既然在修持第一與第二步驟時,就已觀察過這些事實,在這個階段,我們則會強調這個奧秘,直到它變得完全清楚為止。共有兩種「身」彼此影響、滋養對方,要知道它們當中的差異。
 
〔「行」的三種意義〕
 
我們正在進行內在的、心理的體驗,體驗兩種「身」以這種方式相互影響。要區別出能形成原因的「能緣」(conditioner)稱為「身行」(kāya- sankhara),與另一受「能緣」所影響的「身」稱為「緣所生身」(conditioned body)的不同,心中觀察這個事實,像可以身體觸知般地了解它,了解一「身」影響並滋養另一「身」,看著它們一起生滅,一起變得粗重與微細,一起生起舒 適與不舒適的感覺,了解它們如此密切地相連,就是所謂的「了知全身」。同時注意這兩「身」,看著它們彼此影響,這對於更廣泛地明瞭真理,甚至體會「無我」 是很有用的。
 
在看到兩者的相互關係時,我們會知道所產生的只不過是自然的影響過程,當中沒有「我」(attā),沒有自我與靈魂,沒有任何像這樣的東西牽涉其中。雖然 這種了知有些超出本階段的特定目標,但卻能產生極高的利益。然而,我們現在只要了解彼此影響的事實,以藉著調節呼吸來調節、鎮靜色身。
 
我想藉此機會討論「行」(sankhāra)所有的意義。它在巴利經典中十分常見且重要,但由於不同的用法與意義,許多人因此感到困惑,語言就是如此不明 確,也似乎不可靠。「行」可指「能緣」(conditioner),即使該影響生起,也可指「緣所生法」(condition),即影響作為下的結果,又 可指「緣」(condi-tioning),指緣生的活動或過程。我們以同一個字來表示能緣的主體為「調配者」(the concocter),與所緣的對象「調配物」(the concoction),甚至也用來表示調配的活動本身(the concocting)。或許這會讓你感到困惑,所以請記住「行」有三種意思,正確的意義要視上下文而定,了解這點有助於更深入的探討。
 
就在我們身上研究「行」的三種意義,而無須訴諸書本或理論。身體本身就是「行」,由各種原因與形成它的許多事物和合而成,因此就「緣生法」的意思來說,色 身是「行」。一旦身體存在,就會引發其他東西,如思想、感受與行動等,若無身體,這些思想、行為都不會產生。因此,色身也是「能緣」,因為它引生其他的活 動。
 
在血肉之軀的「行」中,「緣生」的過程不斷地進行。就在這身體裡,我們可發現「行」所有的三種意義。以如此廣泛的方式來理解「行」,當你持續修行時,將會發現能更加容易與方便地領悟更多更深的「法」。
 
〔體驗「行」〕
 
第三步驟—體驗所有的「身」:呼吸身與色身中,與「行」的三個意義相關的部分都必須修持。首先,我們觀察色身是受呼吸所影響的東西,然後看到呼吸是色身的 「能緣」,最後觀察同時存在於兩者間的緣生活動。如此在第三步驟的修習中,我們觀看「能緣」、「緣所生」與「緣生的活動」,這種身體的緣生僅是生理層次的 「行」,我們尚未在心靈的層次上觀察它。第三步驟的主要工作,即是在內心觀看這三者同時不斷地結合在一起。那麼,就在第三步驟中,你會了解與「行」有關的 一切事物,特別是當它與「身」及其活動有關時。
 
我們研究這個事實,直到如上述般地完全清楚了解,就可以在一瞬間體驗它所有的三個事實。即使只在一呼或一吸中,只在一次的氣息中就能體驗這三項。如果我們能這麼做到,就完全地體驗了「身行」,第三步驟也就成功地完成了。
 
修習第三步驟的要點,是知道共有兩種「身」,並能利用其中的一「身」來調伏另一「身」,亦即藉呼吸身來調伏色身。一旦我們確信並看清這點,並藉由呼吸之間所體驗到的事實而深信不移,我們就成功地修習了第三步驟。
 

〔第四步驟:使呼吸平靜〕

 
在明白呼吸身可以調節色身之後,我們便可以開始修習第四步驟。佛陀描述第四步驟為「安止身行」(passambhayaM kāyasankāraM),一旦知道能利用呼吸身來調伏色身,我們就可以做到這點。
 
第四步驟的主題是在出入息時,使「身行」鎮靜下來,意思是在吸入與呼出的同時,可以使「身行」愈來愈平靜,這就是我們現在要解說的主題。
 
請注意這階段特別的用字,「安止身行」是指使呼吸身平靜。在第四步驟中,我們修習的目標是使呼吸平靜。利用可採行的各種技巧,來使呼吸變得微細與平和,如 果能使呼吸平靜,將會產生非常有趣且有效的結果。首先,色身會變得柔軟、放鬆與寧靜,心接著也會寂靜下來,其他的結果則留待以後再說。眼前這堂課是要使呼 吸平靜,修習第四步驟首重的要點是管理呼吸。
 
〔五種善巧〕
 
第四步驟的修持中,有許多不同的方法或技巧可使呼吸平靜,甚至可將之稱為「秘訣」。不論稱其為「技巧」或「秘訣」,它們都是較高層次的事理,用來駕御一般較粗俗愚昧的事物,我們將之稱為「善巧」。運用在呼吸上的五種技巧如下:
 
一、跟隨呼吸。
二、於某一點上看守呼吸。
三、於看守的點上生起似相。
四、以任何我們想用的方法有技巧地操作似相,以從中獲得力量。
五、選出其中的一個影像,用最專心的方法觀察它,直到呼吸變得真正平靜與柔和。
 
這就是五種善巧:追隨、看守、生「相」、操作不同的「相」、選擇一「相」作為三摩地的所緣,直到完全平靜為止。
 
至於第一善巧—隨逐或跟隨,我們從開始就一直在做了,隨著長呼吸或短呼吸,必須運用隨逐或追隨的方法,現在只是重複或複習,直到專精於追隨呼吸為止,這點無須多作解釋,在第一、二、三步驟中,都已有充分的練習了。
 
第二善巧是「看守」,在呼吸的路徑中選擇一點,並在那裡注意或看守呼吸。我們無須再追隨呼吸,但其結果就好像仍繼續追隨它一般。不允許此心、此念四處遊走,只能停留在這點上,心守著呼吸的進與出,除了「看守」更加細微以外,會得到與追隨呼吸相等的結果。
 
一般我們以鼻子最遠的、碰觸氣息的一點,通常是鼻端來作意。鼻端是最簡單、最容易看守呼吸之處,除非你有個鷹勾鼻,而使得鼻端位置降低,或是有個翹起的上唇,那麼可能會感覺呼吸的接觸點是上唇。每個人氣息接觸的位置都不同,視個人鼻、唇的形狀與結構而定。
 
找出最容易觀察呼吸的地方。如果正常呼吸時很難找到的話,做幾次深又重的呼吸就會明顯發現了。精確的位置並不重要,只要在自己的鼻端或上唇,找到最能清楚 觀察呼吸的定點即可。一旦找到了,在呼吸進出時好好地看守,心與念就停留在那點上,並在出入息時專注呼吸。我們一系列善巧中的第二階段,就是出入息時以心 守住該點。
 
我們可以觀察到,當毫不費力地注意呼吸,讓氣息自在地進出時,將會有某種感覺。一旦我們開始注意到,甚至僅是追隨它時,呼吸會變得更加微細與柔順。它會自 我調節並變得更加微細以欺騙我們,它會使出這樣的詭計。然後當我們停止追隨,並開始在鼻子上的某個特定點看守氣息後,呼吸會變得更加平靜,你們可以自己驗 證這個事實。
 
〔生起似相〕
 
當在看守點上產生「似相」(nimitta)時,呼吸變得更加微細與平靜。這似相是假想、非真實的,只是心創造、製造出來的,閉眼或張開眼都能看到。似相 就像是心創造出來以使呼吸平靜的幻覺,心必須很細才做得到,為了生起似相,必須將呼吸與一切事物調得很微細。讓呼吸更加細密與平靜,直到似相生起。
 
似相可以是各種的形狀與樣式,端視個人身體的狀況而定。有人可能創造出一個紅、白、綠或任何顏色的球形,也可能是燭燄、一團棉花或一縷煙。它可能是像太 陽、月亮或星星,甚至是出現在陽光下微微發亮的蜘蛛網,這些都不超出心的創造能力。似相的種類因人而異,心只要傾向某方面,似相便自己產生,純粹只是心理 現象,並無物質的實體。當我們能在看守點上生起似相,第三善巧就完成了。
 
現在來談第四善巧。這個技巧是依我們的需要來改變或操作似相,將它從這個變成那個,以我們想用的任何方式改變似相,這是有可能的。因為是心先創造出似相, 所以心有能力去改變、操縱並把玩它。這些都很容易做到,不會超出心的能力範圍,同時也以更加微細與有力的方式,來增長心的控制力。
 
我們比從前更能控制心,心也自動地變得更微妙與精純,它沈靜下來,直到能使它完全平靜,現在我們只是控制似相,依照心的傾向來改變它們。為了使呼吸更加平 靜,我們根據心的傾向以改變似相來實驗,這只不過是個技巧,但卻是較為高深的技巧,使我們更能調伏心,然後呼吸會自動地平息下來。為了讓我們操作似相,呼 吸必須變得平靜。雖然心也隨之平靜下來,但目前的重點是使呼吸平靜。第四善巧即是隨心所欲地控制似相。
 

最後之「相」

 
如果想要觀察平靜的過程與順序,我們必須注意與了解:當我們以此處所述的方法練習時,呼吸會自動地變得微細與安靜,以這個方法修習時,呼吸將變得平靜。呼 吸平靜之後,色身也隨之安靜下來,身體平靜時,即對心產生影響。心的平靜與身的平靜是成正比的,但這並非我們現在的目的,心的平靜是後面步驟的目標。息靜 則身靜,尚會對心產生某些影響,在修持此一步驟時,可以觀察這平靜的過程。
 
第五善巧是選出一個最適合的似相。我們不再改變似相,而是選擇一個最適合的似相,然後全心地觀察它以發展完整的禪定。建議大家選一個使人寬心、輕鬆並易於專注的「相」,選擇不會激起思想與情緒,也不會生起特別意義的「相」,一個白點就可以了。
 
最好的「相」是中性的。如果選擇有色彩的相,將會生起思緒與感受,對於吸引人的、有趣的、精巧或複雜的「相」也會如此。有些人喜歡用佛陀的形象為「相」, 但這樣會落入忘形於各種的思惟中,思想只追隨看到的佛相,而非直趨靜止不動。因此,我們取一個無意義、不會引起聯想,而且是自然的「相」,一個白點是最適 合的,小小的光點也很好。有些人喜歡佛陀的形象或任何合於喜好的相,我們則不然,而是取易於觀察且不會激起任何想法的小點。選一個這樣的「相」,然後全神 貫注以培育專注的心。只專注在這簡單的一點上,沒有任何心念到處遊蕩,完全集中於這一點。第五善巧即是全神專注於這一小點。
 
〔完美的專注—定〕
 
挑選一個最適合心觀察的「相」,此時我們必須了解心通常是散亂、渙散、向外到處攀緣的,現在則必須將外散的一切向內收為一個焦點。在巴利語中,這種狀態稱 為「一境性」(ekaggatā),意思是「有一個單獨的尖端、焦點與高峰」,一切都匯聚於這單一的點上。我們已找到最合適的「相」—小小的中心點,現在 將心思全部集中於這一點,正如放大鏡匯集陽光於一點,其力量足以燃起火燄。這例子說明當心的所有能源匯聚一處時,其力量可加以利用。一旦心集中於我們所選 擇的點,它的光芒將於此聚集而形成「一境性」,即一點、一座高峰、一個尖端。
 
心到達「一境性」時,即無其他的感覺、思想或心的所緣,只有所謂的「禪支」(jhānanga)存在 (1)。「一境性」的第一階段共有五禪支,在這階段心仍是粗的,但足以執行觀察所緣的功能。心注意其所緣稱之為「尋」(vitakka),體驗所緣為 「伺」(vicāra),由於「尋」、「伺」而使心感到滿意稱為「喜」(pIti),一旦有「喜」馬上就有「樂」(sukha), 最後的心一境性則仍持續如前。因此處於這「三摩地」(samādhi)階段的心共有五禪支:尋、伺、喜、樂與一境性,這五者顯示,心已完全進入完美三摩地 的第一階段,這樣的覺知不包含任何思惟,而是五種內心的活動產生,我們將之稱為「禪支」。雖然這只是第一階段,但若能確認五禪支都現起,就能因為經驗成功 地進入完美的定而滿足。「完美」聽起來有點奇怪,但這僅是第一階段的「完美」。
 
〔在高峰〕
 
我想進一步研究「一境性」。從字面上說,巴利語的意思是「有個(to have one single, eka)頂點(peak, agga,泰語為yod)」。泰語的 yod,韻文則用laud,可指某事物的尖端、頂點或高峰,如山峰或金字塔的頂端,或一株植物的新芽或生長點。我不太確定英文 point 是否有同樣的意思。一個點可能在任何地方,它可能在旁邊下面的某處,甚至很低的地方,這就是為何巴利語用 agga(頂峰、尖端、頂點)這個字。「一境性」就像金字塔的頂端,這樣的心境不適合處於低處,應該位於高層,從低層次匯集到高峰或頂端,才是「一境性」 的正確意義。
 
無論如何,不必為心可能集中在非最高的一點而煩惱,這至少是個開始。無論何時產生「一境性」,就是最有助益的開端;無論何時有多少「一境性」,就有「定」 的存在。在修持出入息念的第四步驟時,無須完全進入「禪定」。安般念的修習無須深定,只要有充分與適當程度的專注以繼續修持,也就是足以產生喜、樂受的 定,因為在下階段的修習中,我們需要運用喜與樂。
 
你若能進入禪定、進入「色界禪」是很有幫助的,會使下一步更加容易。即使達不到禪定,只要有一些「喜」與「樂」,你也是做得很好了!現在這樣應該不會太困難了吧!不是嗎?
 
當喜、樂受強到足以讓心感覺到時,這樣的定力即可進入第五步驟。如果進入初、二、三與第四階段的色界禪,那更是了不起!但足以明白地體驗喜與樂的定,對第四步驟來說就已足夠。
 
〔當……時,就容易了〕
 
可能有些人會想知道:這麼做是困難還是容易?這點我無法告訴你們,但我可以說,正確地依方法修持就不難。如果一直仔細聽講,你就了解正確的修習方法,若正 確地遵循方法,它就不困難,甚至可以在短期內完成。如果未依方法修持,那就十分困難了,可能會無法完成,可能要花三天、三星期、三個月,甚至三年,誰知道 呢?
 
你們大多數仍處於開始的階段,還在修習第一步驟,但並不代表不用注意第四步驟的指示說明。如果不知如何修持,一旦修習的時機到來,做起來就會非常困難。我 們儘可能說明清楚,讓你了解最適當的修習方式,許多人卻不喜歡遵照指示,他們寧可摻雜自己的想法與意見,喜歡將各處所聽聞到的拼成大雜燴。你們當然可以隨 心所欲,但若想要儘可能成功並容易地修持,建議你遵從這些教導,當中詮釋了修習此法最合適、有效與達到成功的方法。
 
根據方法來修習並不難,不依循教導則會產生很多困境。因此,我們必須試著學習正確的方法以及如何運用。然後,我們會達到預期的結果,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只 有一再重複這些步驟直到熟練為止。反覆練習,直到能很快地使呼吸與身體平靜下來,練習到不必費力就能執行這些步驟,非常熟稔這些活動為止。
 
同時請莫忘記修習中的每一步驟、每個間隙都必須注意呼吸的進出,這是正念的根本與基礎,也是如何達到無上專注的要領,在修習的每個階段注意出入息,如此將成功地完成「出入息念」的第一組四法。這就是「出入息念」的理論背景,也是我們修習的重要原則。
 

【註釋】

(1) 「禪那」(jhāna)意指「凝視、集中焦點」,但確切的意義依上下文而定。此處指高層次的「定」,常譯作「安止」(absorption)。
 
編者按:本文譯自佛使比丘所著的《出入息念—揭開生命的奧祕》(Mindfulness with Breathing: Un-veiling the Secrets of Life)一書。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