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法音
達致解脫的努力:八正道之正精進

佛陀一再強調精進、勤奮、努力與堅持不懈的必要。因為每一個人必須為自己的解脫而用功。佛陀點出解脫的道路,剩下的課題則是:將修行之道付諸實踐,這項工作就一定要有精進力。正精進是提供完成目標必備的精力。



正精進、正定、正念的關係

透過前面三個道支(正語、正業、正命)所建立起來的清淨行,是修道的下一個階段—定—的基礎。這個階段的練習,從道德的禁止面到心的直接訓練,其中包含了正精進、正念與正定三個道支。定的名稱,來自於它所要達成的目標:定力。它是觀慧不可少的支柱。智慧是達到解脫的重要工具,不過因定而生的洞見,只在心安止、集中時,才會開展出來。藉由專注在一個適當的所緣境,令心不分散,正定便將「安止不動」的這個必要特質帶給了心。不過要做到這一點,正定道支須要正精進和正念的輔助。正精進提供完成目標必備的精力,正念則是維繫覺知的要點。
 
合作採花的譬喻

註釋家以一個簡單的譬喻,說明了修定這組三個道支之間的相互依存性。三個男孩到公園玩,當他們一塊走的時候,看到樹頂上開花,他們決定摘採這些花兒,但是花朵的高度卻連最高的男孩子也搆不著。於是,其中一個男孩便彎下腰,讓高男孩爬上他的背部,但高男孩害怕掉落,遲疑不敢。於是第三個男孩前來,以他的肩膀輔助採花的男孩。第一個男孩便站在第二個男孩的背上,靠著第三個男孩的肩膀,手向前伸,採到花了。
 
在這譬喻中,這位採花的高男孩代表定,以及它統一心的作用。但要統一心,定必須得到輔助:正精進提供的力量,如同這個提供背部的男孩;定也須要正念提供的穩定覺知,恰似這位伸出肩膀的男孩。當「正定」得到輔助,有了「正精進」的驅動,和「正念」的平衡作用,便可收回散亂的思緒,將心穩固地安置在所緣。 

正精進的重要性

精進,是正精進背後的心所,它可同時呈現為善法或不善法的形式。同一個心所,煽動了欲望、侵略、暴力和野心這一方,以及慷慨、自律、慈善、定和慧的另一方。而正精進的努力,是指精進的善法形式。在此,特別指:在善的心法中,朝向解脫苦的那股力量。最後一個階段特別重要,精進善法要成為道上的助緣,它必須受正見、正思惟的指導,並和其他道支一起運作。否則,精進就如同一般的善心法,只是積聚了在生死輪迴中成熟的福報,而不會產生從輪迴中解脫的果。
 
佛陀一再強調精進、勤奮、努力與堅持不懈的必要。努力如此重要的理由是:因為每一個人必須為自己的解脫而用功。佛陀盡其所能地點出解脫的道路,剩下的課題,則是:將修行之道付諸實踐。這項工作就一定要有精進力,這樣的精進是要被運用在心的調養,這部分形成整個修道的核心。修行的下手處是染污的心,困擾不安且迷惑不清;目標是經由智慧所淨化、照亮的清淨心;介於兩者之間的,便是不間斷地將這顆染汙心轉化為清淨心的努力。
 
自我教化並不容易,除了我們自己,沒有人能代勞,但這並非辦不到的事。佛陀本人及其已成就的追隨弟子,就是鮮活的證據,證明此事並非超乎我們能力。他們也向我們保證,任何遵循這條道路的人,皆能達致相同的目標,不過所須要的就是精進。以這樣的決心提起修行的工作—「我一定不會放棄我的努力,直到我得到任何藉由大丈夫的堅毅、精進和奮鬥所能達到的成果為止。」
 
四種正精進

依著心理過程的特質,可將正精進劃分成「四正勤」:

(1) 未生之惡令不生。
(2) 已生之惡令之斷。
(3) 未生之善令之生。
(4) 已生之善令增長。
 
無論是已將它們付諸行動或仍保留在心,不善法指的是各種煩惱、思想、情緒,以及由它們所引生的意圖;善法是指沒有被煩惱染污的心境狀態,特別指趨向解脫的心。這兩種心態的任何一類,都有兩層的任務要完成:不善法這方面,須要防止潛伏煩惱爆發,並將現存的煩惱去除;善法面則須將未萌芽的解脫因子催生出來,並持之以恆地使其發展到成熟點。現在,我們將一一地分析這四類正精進,並對它們應用在修行領域中成效最高的部分—即透過禪修培育這顆心—予以特別的注意。
 
未生之惡令不生     
 
這兒,佛弟子振作起他的意志,以杜絕尚未生起的罪惡、不善法的生起。他嘗試激發起他的精進力,振奮起他的心,而且勤勉不懈地努力。(《增支部》 4:13;《佛陀的話》,頁57)
 
五蓋的克服

正精進的第一層面是:克服不善法—受煩惱染汙的心態。阻礙修定的煩惱,通常呈現出五種狀態,稱作「五蓋」:貪欲、瞋、昏沈和睡眠、掉舉和追悔、疑。它們阻礙了解脫的道路,因此稱之為「蓋」。它們滋長並蒙蔽進步的重要媒介—心的寧靜和洞見。前兩組蓋,貪欲和瞋,是最強的一對,也是禪修進展中最難應付的障礙,它們分別代表了不善法根源中的貪與瞋。後三組蓋,毒害沒麼深,卻仍是障礙,它們是妄念的支流,通常和其他煩惱相結合。
 
貪欲

貪欲通常以兩種方式詮釋。有時它被狹義地解釋為:對五種感官愉悅,即怡悅的色、聲、香、味與觸的強烈渴愛。有時,這詞彙有更廣義的意涵,解釋為:涵蓋所有形式的貪愛,不論是感官樂、財富、權力、地位、名聲,或任何其他可以安立而成的事物。
 

第二蓋,瞋,是嫌惡的同義詞。它包含了憎恨、憤怒、厭惡,以及各種程度的嫌惡,無論是直接針對他者、對自己、對所緣目標或對情境。
 
昏沈與睡眠

第三蓋,昏沈與睡眠。依其共同的特徵—心的笨重,而將兩種心連結在一起的組合。一項是昏沈,表現在心的無力。另一項是睡眠,為心的下沈、粗重的心或過於傾向睡眠的現象。
 
掉舉與追悔

與第三組蓋相反的則是第四組蓋,掉舉與追悔。這也是依其共同特徵—不安,而將兩種心所連接在一起的組合。掉舉是躁動或興奮,驅使心快速、狂亂地從一個念頭跳到另一個念頭。追悔是對既往錯誤的懊悔,並對其可能產生的不可意後果的焦慮。
 

第五蓋,疑。意指猶疑不決且缺乏決心。這並不是指對智識的批判與探索,這個態度倒是佛陀所稱許的。而是源於對佛陀、教理、及其修道有著揮之不去的遲疑,致使無法投注於這條精神訓練的道路。
 
律儀斷

對這些障礙所應做的第一項努力,便是努力防止未生起的障礙生起,這也被稱為「律儀斷」(saMvarappadhAna)。在禪修練習的起步,乃至其全部的發展歷程,將這些障礙控制住的努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些障礙生起時,它們分散了注意力,使覺知的品質變得黯淡,破壞了平靜與清晰。這些蓋並非從心外而來,而是存乎內心。在相續的心識深處中,一直潛藏著某些隨眠煩惱,它們靜待時機現形;一旦受到啟動,這些障礙就出現了。
 
一般而言,引發這些障礙活動的是感官經驗的接收。這個生理的有機體,配有五種感官,每個感官各自接收特定的訊息:眼睛接收色塵、耳朵接收聲塵、鼻子接收香塵、舌頭接收味塵、身體接受觸塵。感官物不斷地衝擊著感官,它們將其所接收到的訊息傳送給心,訊息在那兒被處理、評估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不過這顆心,可以有不同的方式處理所接收的訊息,這決定於一開始對待訊息的方式。當心散漫而不如理作意地面對訊息時,感官物將激發不善法生起。它們可能透過立即效應,直接做到這點,或間接地在記憶中留下跡痕,也許在日後衍生成為雜染思想、影像和幻想的所緣。一般的狀況是:煩惱對應所緣的境而被撩起。可意境引發貪;不可意境引發瞋;不確定的境,則挑起愚痴相關的各種煩惱。
 
根門的防護

因為對感官經驗的接收,是以一種沒有節制的方式回應,將會激發潛伏的煩惱。顯而易見地,要防止它們的生起,就應該節制感官。因此,佛陀教了一套戒律作為調伏各種障礙的訓練,稱為根門的防護。
 
當一個人以眼睛覺知到某個形相、以耳朵覺知到某個聲音、鼻子覺知到某個氣味、舌頭覺知到某個滋味、身體覺知到某個壓力、意識覺知到某個東西時,他既不分別其總相,也不分別其別相。他努力地抵擋,如果他沒有守護好根門,透過它們(對總相、別相的分別),惡與不善法,貪著與悲傷將會生起。所以,他照顧著根門,防護著根門。
 
守護根門並非意味拒絕接受感官,或從感官世界中完全出離。這是不可能的。即使這有可能做到,真正的問題還是沒有被解決。因為煩惱是住在心裡,並不住在感官或是感官物裡面。調伏感官的關鍵被這句話點了出來:不分別其「總相」或者「別相」。總相,是東西的總外貌,就這外相被執取的程度,而成為雜染念頭的根源。別相,則是它比較不醒目的特徵。如果沒有調伏感官,心將肆無忌憚地在感官界裡遊蕩。首先它會攫取總相,這驅動了煩惱;然後,它探索別相,這使煩惱的繁衍、擴增得到了許可。
 
正念與正知的練習

為了守護根門,必須在與感官界接觸時,運用正念與正知。感官的識的產生,是一連串相續的認知活動,每個階段都有它特定的任務。這一系列的起始階段是:首先,心喚醒對所緣物的注意力;接著分別它。然後,接受這認知,檢查它,並給它安上名字;命名之後,緊接而來的是一個空間的開展,在這個空間中,對所緣物的自由評量便出現了,導向某個反應的抉擇。失去正念時,潛在煩惱便急著找到一個機會來出頭,就會引發一個錯誤的思量。一個人抓取所緣的外相,探索它的細節,煩惱也就有了機會。因為貪,他會被可愛的東西吸引;因為瞋,他會被不可愛的東西所驅離。
 
但是,如果一個人在與境接觸的時候維持正念,便可在認知活動剛萌芽,而未發展到刺激隨眠煩惱的階段時,即將其摘除。藉著將心安住在觸的階段,正念便控制住這些障礙。對接收到的事物,心繫覺知,避免心因貪、瞋、痴所生起的念頭而修飾資訊。然後,以明亮的覺知之光為嚮導,心會進展到如實地覺知所緣,而不誤入歧途。
 
已生之惡令之斷 
 
在這兒,佛弟子振作起他的意志,以克服已生起的罪惡、不善法。他努力地嘗試激發起他的精進力,振奮起他的心,而且勤勉不懈地努力。(《增支部》 4:13;《佛陀的話》,頁58-59)
 
儘管在調伏感官上努力(sense control),煩惱還是有可能會浮現起。
 
斷斷

它們從心識之流深處,從過去積埋的內心深層湧現出來,凝結為不善的思想與情緒。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就須要一種不同的精進方式。要去斷除已生起的不善法的這種精進,稱為「斷斷」(pahAnappadhAna)。它不會保留任何已生起的貪欲、瞋或傷害人的念頭,或是任何惡與不善法。它棄捨它們,驅逐它們,摧毀它們,促使它們消失。
 
五種驅離不善念的方法

正如高明的醫生有不同的藥方以對治不同的疾病。同樣的,佛陀有不同的處方對治不同的障礙。其中有些可以普遍地應用於所有障礙,有些則適用於某個特殊的障礙。在一次重要的開示中,佛陀解釋了五種方法以驅離散亂思緒。
 
第一:以善念驅離惡念

第一個,是用與雜染念頭對反的善念,來驅離它。這就猶如一位木匠,用新的木樁把舊的木樁敲出一樣。五蓋中任何一個,都有其特定的對治方式,一系列禪修的刻意設計就是用來削弱、摧毀它們的。當某個障礙生起,擾亂禪修的主要課題,我們可以交替應用對治的方式。或者對治方式,也可以當作禪修的主要課題,以用來對治某個反覆現前,似乎持續成為禪修的一個障礙。然而,要想讓對治方式在第一角色發揮效用,以成為障礙生起時必須使用的權宜之計,你最好對它有某種的熟悉度,至少在一小段時間內,將它視為主要的所緣。
 
對治「貪欲」,一個通用的對治法是「無常觀」。它可以把執取的潛在支柱敲掉,那種認定所執物是穩定持久的隱含假設。至於對感官樂,某種特殊形式的貪愛,最有效的對治法,則是去思惟觀察身體的不可愛的那一面。關於這個部分,我們在下一章中會較詳盡地說明。「瞋恚」的適當對治,是在修「慈心觀」時,透過方法,將「希望一切眾生常住快樂」的願心擴散出去,消弭一切瞋恨的跡痕。
 
要驅散「昏沈與睡眠」,則須要一種特別的、能激起活力的精進方式。有以下幾種方式被提出:觀想一個發亮的光球;起身快步經行一段時間;思惟死亡;或者只是再次堅定要繼續奮鬥的決心。對治「掉舉追悔」最有效的方法,是將心移轉到簡單,而且會讓它平靜下來的所緣境上。通常會建議的方法是「觀息法」:將注意力放在氣息的進與出。至於「疑」的一個特別對治法是「探尋」:去探索、提問、研究教法,直到解開疑惑為止。
 
以上所說,是破除障礙的五種方法中的第一種,牽涉到的是在障礙與對治法之間一對一的排列。其他四種,則是運用普遍的方法。
 
第二:慚愧

第二種方法,是運用慚(hiri)和愧(ottappa)的力量,去除不該有的念頭。去思考這個想法是可恥、不光彩的,並思考它會帶來哪些不可意的後果,直到內心對它產生厭離,並將它驅逐出去為止。
 
第三:轉移注意力

第三種方法,是有意地轉移注意力。當一個不善的念頭生起,並且吵著要得到注意時,不要耽溺其中。這個人只要把他的注意力改放到其他地方,而把這個念頭關在外面,就像闔上眼睛或轉看別處,以迴避一個令人不開心的景物。
 
第四:直接面對

第四種方法,是運用完全相反的策略。不但不從不該有的念頭處轉移,而是直接面對它,視它為所緣之境,細察它的特徵,探索它的起源。當這樣做的時候,不該有的念頭也就安靜下來,最終消失而去。因為不善的念頭就像賊一樣,只有在其作業隱密時才能作亂;一旦在觀察的監視之下,它也就被馴服了。
 
第五:壓抑

第五種方法,只能做為最後的一招,壓抑。狠狠地用意志的力量壓制不善法,就像強而有力的人把弱者推倒在地,用全身的體重牢牢地把他壓住不動一樣。
 
佛陀說,藉由善巧有智慧地運用這五種方法,一個人可以成為一切思路的主人。他不再是心的臣民,而是它的主人。任何他想思惟的想法,他就能夠去思惟;任何他不想思惟的想法,他就能夠不去思惟。即使不善的念頭偶爾還是會生起,但他能夠立刻驅離它們,就像火紅的平底鍋,將偶爾落下的水滴蒸發為氣體一樣地迅速。
 
未生之善令之生

在這兒,佛弟子振作起他的意志,以催生尚未生起的善法。他努力地嘗試激發起精進力,振奮起他的心,而且勤勉不懈地努力。(《增支部》 4:13;《佛陀的話》,頁59)
 
隨護斷:七覺支

在清除煩惱的同時,正精進還要培養心中的善法。這項工作牽涉到兩個部分:催生尚未生起的善法,及讓已生起的善法成熟。這兩個部分中的第一個,也被稱為「隨護斷」(bhAvanAppadhAna)。雖然有待培養的善法,可以用好幾種方式分類—如止與觀、四念處、八正道等等,佛陀特別強調的一組是七覺支: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與捨。
 
在寂靜、不執著、寂滅,以及最終導向解脫的基礎上,他培養了這些覺悟之因,亦即: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與捨覺支。
 
這七種法,之所以被歸為「覺悟的因」,是因為它們不僅可以導向覺悟,同時也構成了覺悟。在修行的最初階段,它們為高深的覺悟鋪路;縱使直到最後的覺悟,它們仍是其中的組成要素。覺悟的經驗—完美而圓滿的瞭解,便是這七個要素調和地運作,破除一切的束縛,從憂苦得到最終的解脫。
 
「念覺支」是通往覺悟的起點。念,為洞察事物的真相打好地基,揭示了當下現前的現象;剝去所有主觀的評論、詮釋以及計畫。在「念覺支」將現象赤裸裸地置於專注之下後;「擇法覺支」接著探索現象的特性、各種緣和果報。念覺支基本上是接收性的;而擇法則是具有主動性的覺支,它不畏懼探索、分析,並分解各種現象,歸類事物現象,以揭示它們的基本結構。
 
擇法的任務須要精進的輔助。第三個覺支:精進,它漸次地進昇,分成三階段。第一階段是:發勤精進。它抖落掉昏沉,激發熱誠。隨著禪觀的進展,精進也積累其動力,並進入第二階段:不退精進。此時它驅動修行,使之不鬆弛。最後,在最高峰處,精進達到第三階段:無敵精進。它驅動禪觀向前邁進,讓各種障礙無力再阻止它。
 
當精進持續增長,第四個覺支就近了,它便是:「喜覺支」,歡喜在所緣境上。喜會逐漸增長,昇到狂喜的程度。一波一波的喜悅充遍全身,這顆心因為喜悅而煥發,熱誠與信心強化了起來。可是,雖然這些經驗令人感到鼓舞,卻仍有一個缺點,即它們製造的興奮接近掉舉。不過,只要繼續修下去,喜就會逐漸消退,而一種寧靜的感覺會出現,那便是第五個覺支:「輕安」,一個即將生起的徵兆。喜仍然存在,但它現在被調伏了,內發的寧靜伴隨著禪觀而前進。
 
輕安成熟可以產生定,「定」是第六覺支,是將心統一集中在一處的狀態。隨著定的深化,最後一個覺支也將現前成為主宰,那便是:「捨」,而內在的穩定與平衡,沒有興奮與遲鈍兩種毛病。當遲鈍瀰漫時,必須將精進喚起來;當興奮瀰漫時,必須要收攝。但當兩種缺陷都消失時,修行便能均衡開展,而無須顧慮。捨心,被比擬為那位操著正以平穩步調前進的馬兒的馬車伕。當馬兒穩定前進時,他既不必催促牠們向前,也不必把牠們扯回來;只須要舒適地坐著,並觀賞過往的景色就好。捨,具有同樣的「旁觀」特質,當其他的覺支處於平衡狀態時,這顆心,便平靜地觀看著各種現象的流變。
 
已生之善令增長

在這兒,佛弟子振作起他的意志,以保持住已經生起的善法。不要讓它們消失;而要讓它們增長、成熟,直到究竟圓滿。他努力地嘗試激發起勇猛精進力,振奮起他的心,而且勤勉不懈地努力。(《增支部》 4:14;《佛陀的話》,頁59)
這是四種正精進中的最後一種,其目的在於保持已生起的善法,並令它們成熟。
 
它被稱為「修斷」 (anurakkhaNappadhAna),解釋為:「將已生起的定之善所緣,穩定地保持在心中。」守護所緣的工作,使七覺知得到穩定力,並逐漸地增長其力量,直到它們結出解脫的覺悟果實。這也就是正精進的極致—無以計數的精進之行,最終所要達到的目標。
 
【編者按】
本文譯自菩提長老(Bhikkhu Bodhi)所著《八正道》(The Noble Eightfold Path ──Way to the end of suffering)一書第五章。本書由斯里蘭卡佛教出版社出版。文中部分標題為編者所加。
 
文章中引用的《佛陀的話》一書,是三界智尊者所著。本文作者參考的版本,是1968年第14版,由斯里蘭卡佛教出版社出版。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