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出淤泥 方顯聖華
3提婆達多「善知識」



提婆達多在這一生陷害佛陀、破僧,大家一定覺得他是壞人,但佛陀仍對他心懷感恩。這是為什麼?
 
首先,提婆達多後來的確是被利慾薰心,生起害佛的心。但他不是一輩子都使壞,也不是樣樣都使惡。
 
成佛的功課
提婆達多縱然作了破僧事,但還是在佛法上用功,只是方向錯用心,這才逐漸退失菩提道心、生起不善念。
 
今生的惡業、惡果,與過去的善業、善果之間的拉扯,大家可以藉此驗證、理解。過去生所修的功德,善業善果,不會因一時錯用心而抹煞。
 
《法華經》闡明「人人可以成佛」,提婆達多曾經是佛陀的老師。
學生成佛了,提婆達多當然也可以成佛。因此佛陀在〈提婆達多品〉授記提婆達多未來成佛:「提婆達多卻後過無量劫,當得成佛,號曰『天王如來 』。…… 世界名『天道』。時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廣為眾生說於妙法。恆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無量眾生發緣覺心;恆河沙眾生發無上道心,得無生忍,至不退轉。」
 
人生的跑道上,大家都要用功。學生用功,老師更要用功。敞開自己的身心,更加慈悲、包容,最重要的是方向正確。心,可以包容這一切。這是成佛的功課,修道要學習的課題。
 
從提婆達多習性看成佛障礙
其次,《法華經》說人人有佛性,但不是現在就成佛,還有很多障礙、逆緣。我們的障礙、逆緣是什麼?先看看自己的習性,就知道我們還欠缺什麼?說提婆達多習性的例子,如一面鏡子,可以給我們一些警覺。提婆達多放不下種姓的優越,無法對眾生平等看待;為了名聞利養,他追求神通;為了學習神通,他請教佛陀。佛陀說要勤修戒定慧、清淨戒品,才可以修學神通。於是提婆達多請其他比丘們教他。比丘們看他動機不純正,沒人願意教。僧團裡五百比丘,他一個一個去求,身段調柔到極點。1
 
提婆達多的性格,剛中有柔是他的優點;而傲慢、暴烈、修道求速成,都是修學的障礙。雖然如此,至少他是用功的。
 
最後,提婆達多要墮入地獄時,宿世的修學引發善念生起,他一整句沒念完,只唸了:「南無」,就掉到地獄去。在《增壹阿含經》說,提婆達多身陷地獄時,阿難悲泣流淚,問佛陀說:「提婆達多會在地獄多久?」佛陀說:「一大賢劫。」然後,「會去哪裡呢?」「在天上人間六十劫不墮惡趣。」2
 
所以,提婆達多確實是墮入地獄,但是,很快又出來。提婆達多在佛教是一個爭議性的人物;也是一個示範性的角色。
 
你的心執著在哪裡?
我們的心有五蘊:色、受、想、行、識,你的心執著在哪裡,煩惱就在哪裡生起!但煩惱也是緣生法,緣生緣滅,惟有心的覺照不失。
提婆達多給予佛陀的是逆增上緣。在逆勢的環境,更增添佛陀的精進力,更勇猛、更具有生命力,讓佛陀因此得以證悟佛道。
 
 
【註釋】
1.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14:「爾時世尊知提婆達多生邪惡念,告曰:『汝可先淨尸羅、勤修定慧,於神通事方可修習。』時提婆達多作如是念:『世尊不肯為我說神通事。』便即致敬辭佛而去,便往詣彼阿若憍陳如所,共言談已而白之曰:『唯願上座為我解說神通之事。』時具壽阿若憍陳如,即觀佛心,見佛知提婆達多欲生惡念,遂告提婆達多曰:『汝可於色如理觀察,方獲神通并餘勝德;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時提婆達多便作是念:『上座阿若憍陳如亦不為我說神通事。』便捨之而去,復往詣彼馬勝苾芻、跋陀羅、婆澁波、大名稱、圓滿、無垢、牛王、妙臂,如是乃至五百上座,皆詣其所請神通法。是時五百上座苾芻,皆觀佛心,見佛知提婆達多欲生惡念,亦復各各觀諸上座苾芻之心,知提婆達多欲生惡念,便告提婆達多曰:『汝可於色如理觀察,方獲神通并餘勝德;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時提婆達多作如是念:『斯等五百上座苾芻,皆不為我說神通法。豈非諸人先作言契,曾無有一教我神通?』時提婆達多復作是念:『誰能為我說神通法?』」(《大正藏》23冊,第1442號,頁700中19-下10。)
 
2. 《增壹阿含經》卷47〈放牛品49〉:「不審,世尊,提婆達兜在地獄中,為經歷幾許年歲?」
佛告阿難:「此人在地獄中經歷一劫。」
是時,阿難復重白佛言:「然劫有兩種,有大劫、小劫,此人為應何劫?」
佛告阿難:「斯人當經歷大劫。所謂大劫者,即賢劫,是盡劫數,行盡命終,還復人身。」
阿難白佛:「提婆達兜盡喪人根,遂復成就。所以然者,劫數長遠,夫大劫者不過賢劫。」
爾時,阿難倍復悲泣哽噎不樂,復重白佛:「提婆達兜從阿鼻地獄出,當生何處?」
佛告阿難:「提婆達兜於彼命終,當生四天王上。」
阿難復問:「於彼命終當生何處?」
佛告阿難:「於彼命終展轉當生三十三天、焰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
阿難復問:「於彼命終當生何處?」
佛告阿難:「於是,提婆達兜從地獄終,生善處天上,經歷六十劫中不墮三惡趣,往來天、人,最後受身,當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以信堅固,出家學道,成辟支佛,名曰南無。」(《大正藏》2冊,第125號,頁804中24-下13。)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