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出淤泥 方顯聖華
1〈提婆達多品〉中的共相



《妙法蓮華經》簡稱為《法華經》,是佛陀晚年宣說的最重要的經典之一。在其偈頌最後有一句「勤求獲此法,遂致得成佛」。佛陀說:「我由於勤求大法而成佛。」句中的「此法」是指「妙法」,也就是不二法,是一乘法,而「蓮華」指的則是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佛陀用這方式譬喻「妙法」,闡釋「妙法」的主要內容,更讓我們易理解。
 
換句話說,在《妙法蓮華經》中,佛陀直指眾生佛性本無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人人皆可學法,人人皆可成佛。〈提婆達多品〉的三個主題《法華經》共有二十八品,〈提婆達多品〉是第十二品,大致可以分成三個主題:一、提婆達多與佛陀的因緣;二、文殊師利菩薩跟智積菩薩的相遇;三、龍女成佛。
 
第一個「提婆達多與佛陀的因緣」,主要關注的是提婆達多這位善知識如何成就了佛陀的成佛之路?
從這裡,我們會知道,善知識有時提供的是順境、順緣;有時提供的是逆境、逆緣。成長的過程中,如果逆境多,所獲得的能力也愈多,佛陀的成佛之路,也受益於提婆達多所提供的逆境,很能呼應「淤泥是蓮花盛開的重要養分」。
 
第二個「文殊師利菩薩跟智積菩薩的相遇」,則是從兩位菩薩的對話中指出了「大乘空義」。「大乘」的意義就在於感激、回饋、報恩—生命意義在此,這是人活在世間的價值,即是菩薩行。
 
第三個「龍女成佛」,是以龍女如何成佛來說明成佛本來就是很快的,但要先培植福德因緣,因緣足夠了,轉個身,授受之間就能成佛。
 
有句話說:「事之成,非成於成之日;事之敗,非敗於敗之時。」事情的成功,不是成功之時才開始展開的,如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取得成功也好,失敗也罷,都是在其做事的過程中,量變中部分質變積累到了總體質變的結果。修行也是如此,不是急著趕路,急著要趕快到「彼岸」,轉換生命可能是在一剎那間,過程中還是要培植福德因緣,累積資糧。
 
因緣具足 轉瞬成佛
上面三個主題,從字面上來看好似沒有關係,但仔細看這內容,其實可以發現都圍繞在一個相同的主題—如何成佛。
無論是種姓制度所造成的階級不平等,或者是男身、女身之間的不一致,都是成佛之路上必要的考驗,也就像,若沒有污泥的供應養分,哪來蓮花的綻放呢?
 
而〈提婆達多品〉就是要教導我們大乘佛法,教我們怎麼看待這些世間現象,讓我們有足夠的智慧,看破這些表象,積累我們的福緣,而能達到「因緣具足,轉瞬成佛」的境地。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