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因法師講《妙法蓮華經》 方便品(下)
‹ 3 › 一切由心



「積沙成佛廟」或是畫佛像、塑佛、梵唄、鮮花供佛,都是自己內心的表達。
 
畫佛像或塑佛,相貌就會像佛菩薩,而且會由內而外莊嚴起來。曾經有個畫師,在敦煌畫佛像,他發願畫一百尊佛,就在畫了九十九尊後,靈感枯竭,第一百尊佛到底該是什麼模樣?日夜苦思,終於把第一百尊佛完成了,畫出來的佛像,就是他自己,他不是對著鏡子描繪,而是自然而然、發自內心地畫出。(1)
 
無論是畫佛像、塑佛像,功德都很大,要符合佛經敘述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每個細節都要留心,佛手放下來是過膝蓋的;耳朵垂至肩膀;兩眉毛間有白毫相;還有肉髻相等。畫佛像,要知道他的功德及特長在哪裡,揣摩那種感覺,感到自己身心更加寬慰。
 
所以,畫師或工匠在畫佛像、塑佛像時,就會吃素、做善事、修行,與這尊佛像更加相應。
 
日常生活中的我們,也是無時無刻不在塑造自己,當我們造作任何行為時,它就不斷成為業力,再回頭影響自己,把我們塑造成某一種類型的人,有固定的習慣、思考方式……。所以,當下的起心動念、一切造作,都在塑造下一刻的「我」。學佛就如塑畫佛的畫師工匠,增長善行、去除惡習,來雕塑自己,由內而外,清淨端嚴,與佛相應,如佛化身。(2)
 

唱一首歌 禮敬佛

「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唄」讀音「ㄅㄞ‵」,「梵唄」或「唄匿」,「梵」是清淨、離欲之意,「唄」是梵語音譯,指歌詠讚偈,「梵唄」即為「清淨的諷誦」。梵唄,就是以具有特定旋律與節奏來諷誦經文,可以增強記憶經典。梵唄音聲正直、和雅、清澈、深滿,(3)有殊勝功德,能感通萬物、利益人天。
 
有一次,波斯匿王率軍隊要去捉拿鴦掘摩羅,軍行祇洹精舍,突然聽到唄比丘的梵唄聲。不僅人們聽得專注入神,連象馬也都止步不前。(4) 可以見到清淨梵唄聲攝化人心的力量。
 
佛陀一開始,是禁止比丘唱歌、唱梵唄。當時,跋提比丘聽了佛陀說法,內心非常感動,他跪下來請求佛陀:「佛陀!請讓我唱一首歌供養你,讚歎我對佛陀的感恩之情。」(5) 跋提比丘很誠摯,而且音聲也十分好,佛陀便同意出家眾以梵唄方式來諷誦經典,並作為佛法宣化的方法。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梵唄也與中國詩詞韻律融合重新創作開展。為什麼「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宗教音樂不只是抒發情緒,佛教的「讚」、「偈頌」,文字中包含了哲理與道理的引導。以虔敬、和雅正直的音聲來讚歎三寶,又可調和身心,具殊勝功德,不論誦者或聞者,皆能獲大利益,是修行法門之一,這都可以成就我們的修行。
 

獻一朵花 供養佛

在印度,他們供佛的花,常常是優曇缽花、蓮花,到現在還是一樣。「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花,供養於佛像,漸見無數佛」,即使有人以散亂無定力的心,以一朵花來供佛,功德逐漸累積,也能見到無數佛。
 
不過,如果以散亂心到了大殿,輕率跟佛像揮手說:「佛祖!我到了!」這樣能不能成佛道?當然不能這樣的,佛法需要在恭敬中求。
 

能付出 是自己的福報與相應的因緣

我過去曾因為事情做得很辛苦,向一位我很尊敬的智者稍稍訴苦。
 
他先問我:「做這些事,是佛陀要的,自己要的,還是大眾要的?」他接著說:「能有這個機會讓你來付出,應該打從內心高興,每件事都是自己的福報與相應的因緣。能夠在此時此刻來表達自己內心的虔誠,為什麼要抱怨呢?應該用歡喜心來面對。」
 
不管是聚沙成佛塔,或者畫佛像、唱誦,這都是事相,是自己打從內在願意完成的,應該歡喜我有這因緣來供養佛陀,透過逐漸累積,向著佛道持續邁進。
 
插花供佛時,是要隨意插,或是傾盡此時此刻的能力所及,畢恭畢敬把花插好?水果供佛時,是大小不一亂擺,或是排得整整齊齊?佛陀沒有跟我們說要拜四果,也沒說要恭敬頂禮,他才接受,一切都是自己的表達,一切由心,由自己發出的歡喜心來做,歡喜有這樣的機會能讓我付出。
 
 
(1)吳重德(編) 1990 〈偉大的畫師〉《佛的故事》頁261-263。https://m.xuite.net/blog/baoyuan_hj/twblog1/136697400
 
(2)請見釋悟因 1992〈塑佛〉《點石集》頁4-6。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sakuang/stone/2007stoneA001.htm
 
(3) 《長阿含經》卷5:「時,梵童子說此偈已,告忉利天曰:『其有音聲,五種清淨,乃名梵聲。何等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徹,四者其音深滿,五者周遍遠聞,具此五者,乃名梵音。』」(《大正藏》冊1,第1 號,頁35 中28- 下2。)
 
(4)《賢愚經》卷11〈無惱指鬘品45〉:「時波斯匿王,大合兵眾,躬欲往討鴦仇摩羅,路由祇洹,當往攻擊。時祇洹中,有一比丘,形極痤陋,音聲異妙,振聲高唄,音極和暢,軍眾傾耳,無有厭足,象馬竪耳,住不肯行。王怪,顧問御者:『何以乃爾?』御者答言:『由聞唄聲,是使象馬停足立聽。』王言:『畜生尚樂聞法,我曹人類,何不往聽?』即與群眾,暫還祇洹。」(《大正藏》冊4,第202 號,頁424 中10-17。)
 
(5)《十誦律》卷37:「有比丘名跋提,於唄中第一,是比丘聲好,白佛言:『世尊!願聽我作聲唄。』佛言:『聽汝作聲唄。唄有五利益:身體不疲、不忘所憶、心不疲勞、聲音不壞、語言易解。復有五利:身不疲極、不忘所憶、心不懈惓、聲音不壞、諸天聞唄聲心則歡喜。』」(《大正藏》冊23,第1435 號,頁269 下15-21。)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