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師心印—悟因法師說禪(二):不為聖諦的行思禪師
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

今天要講說的是吉州(今江西吉安)青原山行思禪師的傳略。



行思禪師是江西吉州安城(今江西安福)人,俗姓劉。他幼年出家,在道場裡,每逢大眾議論佛道時,總是默默聽聞而不語。他出家受戒後,聽聞曹溪有位惠能大師弘傳佛法,便至曹溪禮六祖為師。
 
當行思來禮惠能大師時,他開口便問:
 
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
 
這句話是行思的疑問:應當如何修行?才不落入階次呢?
 
「階級」就是指階位或次第。例如聲聞乘就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果位,想要達到四果,就必須經過初果,然後是二果、三果,依此進階直至四果,而後才能正覺解脫。大乘則主張解脫必須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階位,才能成就佛果,這些都屬於「階級」。行思想問的就是:是否有更直截了當的修行方法,無須這些階位,就能成就佛果?
 
惠能大師並未直接回答他,而是問:「你曾經修過什麼法門嗎?」
 
行思回答說:「聖諦亦不為」。「聖諦」是指出世間的真理,是超越的境界,感悟真理便進入聖人境界,稱為「聖流」。行思禪師說:「我連聖諦都不修學。」意思是:大師問我修了什麼,談的還是階位問題。
 
惠能大師再問他:「落何階級?」聖諦沒有階位,大師是問:你尚且不修學聖諦,你會落入什麼階位呢?
 
行思回答:「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就是說:我連聖諦都不修學,怎麼會有階位呢?從本性與佛性的知見上,直探本源,事實上是沒有階位的。
 
階位是一個比較各層次差異的問題,是為了讓大家修學而設,在《法華經》裡,這些都稱為「化城」。就比如你說:「我畢業了!」你是在說哪個階段畢業呢?是幼稚園畢業、小學畢業、國中畢業、高中畢業、大學畢業、碩士畢業或博士畢業,這是有階位的,學習就是有這樣的次第。
 
修學也有次第,但到底是從何種角度來說階位呢?就是你的煩惱去一分,你就會看到真理更多的一點點寬度。你看到真理的寬度,本身就會去掉一分的煩惱,也了掉一分的生死。
 
造成生死的關鍵在哪裡?是你對真相看不清楚。你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煩惱?是什麼把你障蔽住了呢?是你自己本身的知見,因為你並未如實地看到這世間一切現象的真實狀態,身心產生太多的迷惑,就構成為你的困擾與痛苦。
 
「階級」在於你不能如實地理解知見的寬度與深度,也是你為什麼會煩惱、困擾、障蔽自己的原因。自己跨不出障礙,就被限制在「階級」中了。行思便是把握住了慧能頓悟禪法的要旨,脫出了「階級」的限制。
 
惠能大師聽了行思鞭辟入裡的回答,十分器重他。當時跟隨惠能大師修學的人非常多,但大師讓行思擔任首座的職務,領導眾僧,這就如初祖達摩祖師認可二祖慧可得到他禪法真髓一般。
 
達摩祖師在中國傳法九年後,欲西返天竺,便召集門人各說自己的見解。弟子們皆各抒己見,達摩祖師一一印可,或有弟子得其「皮」,或有弟子得其「肉」,或有弟子得其「骨」,只有二祖慧可向祖師恭敬禮拜後,回到原位卓然而立,身既不動,口亦不發一語,這時祖師便印可他說:「你已得到我的髓。」行思便是得到惠能大師禪法真髓的人。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