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生命的慈悲與溫暖
「鄭捷隨機殺人事件」的省思



二O一四年五月廿一日,台北捷運發生了震驚全台的「北捷鄭捷隨機殺人事件」。當時每個人都在想:「如果是我遇到鄭捷,我該怎麼辦?」「我又不可能不出門,如果公共場所就躲著一個殺人魔,那簡直太可怕了!」一時之間,社會瀰漫著恐慌的氛圍。
 
佛教不能離開社會而獨存,「鄭捷隨機殺人事件」讓我們重新思考:是何種原因,讓一個正值青春的青年,會想以此殘暴的方式來尋找他人生的出口?佛教又如何來看待一個極度罪惡的人?如果這事件發生在佛教教團,又該如何回應呢?
 
為何來此世間?
§ 人的存在
生命的存在,是一個哲學思考的命題。遇到碰壁的時候,不妨左右看看、走走瞧瞧去尋找出口,就能看到遠方出口的亮光。這是生命的靭性,也是生命神祕的源泉。
 
關於「人的存在」,是許多宗教家、哲學家、心理學家乃至自然科學家窮盡一生都在探索的問題。有些人在一生之中,或許偶爾會思索這個課題,或許忽視它、逃避它。但這並不表示如果不去思考,就沒有這個「存在」的問題。
 
在生與死的生命旅程中,我們大多數人都努力地創造自己存在的價值。當我們自問:「生來兩手空空,走時也兩手空空,我所創造的生命價值,是我來此世間的目的嗎?」相信沒有人能夠肯定地回答這個問題。
 
§ 扭轉命運的關鍵是自己
對於「我為何來此世間」的問題,基督教把問題推給上帝―「上帝自有祂的計畫」或「上帝自有安排」。對於上帝的安排,有些人能夠安心的奉侍主上,但有些人對這個答案仍無法滿足,於是出入各種宗教,企求找到生命的歸宿。因此,從十六世紀文藝復興以後,西方人對生命的探索,便逐漸地從上帝回歸於個人。
 
佛教則是直截面對「我為何來此世間」的問題,認為人從無始以來,不斷地輪迴於六道之中,這是由於自己所造的業力使然。而業力的發生,則是因為無明煩惱,只要你勇於面對自己的煩惱,斷惡修善,就可以獲得善的果報,而擁有幸福的人生。
 
扭轉命運的關鍵,是在於自己,而非上帝。世界上的宗教,只有佛教指出:任何人只要努力修學,都可以達到如教主一樣的圓滿成就,人人都可以成佛。這是佛教與其他宗教的不同之處。
 
每一尊佛由於自身的本願不同,成就的佛國世界的正報、依報也不相同。例如:阿彌陀佛成就西方極樂淨土,只要執持名號就能往生;藥師佛發願救濟眾生現生的疾苦災難,成就琉璃光世界。這意謂著「生命的自由」―人可以做自己,可以為自己描繪生命未來的藍圖,生命將有不一樣的出路!
 
鄭捷事件簿
然而,並非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也有人像迷航的班機迷失了方向,回不到正確的航道。二○一四年五月發生的「鄭捷隨機殺人事件」,或可作為案例來探究。
 
§「鄭捷隨機殺人事件」簡述
當時只有廿一歲的鄭捷,本來就讀國防大學,後來因為有幾科成績不及格,而轉學到東海大學,就讀環境工程系二年級。五月廿一日當天,他攜帶兩把水果刀和一把瑞士刀,搭高鐵從台中到板橋,轉搭捷運到國父紀念館,再搭回頭車,車行於龍山寺站和江仔翠站之間,於車上隨機殺人。
 
在下午四時廿二分至廿六分,短短的四分鐘之內,有四個人死亡,廿四人受傷。根據報導,那時的車廂內,大多數的人都在滑手機,有的人在打瞌睡,誰都未注意到大難臨頭。鄭捷在任何人都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出手揮刀,立刻就有幾人倒臥於血泊之中。有人驚聲尖叫,有人驚恐奔逃,狹窄的車廂內,頓成人間地獄。
 
畫面上一位女生發出求救的聲音:「你已經砍了四刀,請你不要殺我好嗎?」鄭捷聽到聲音後,身體一晃,轉身離開了。求救的哀號,喚醒鄭捷的一絲覺照,這是生命的一線出口。然而,這一絲亮光很快地又被遮蔽。當車子到站時,他仍持刀在月台上尋找目標,直到被勇敢的民眾制服,這起隨機殺人事件才宣告落幕。
 
大眾在驚懼之餘,都在想:「他為什麼砍人?」依據警方的調查,鄭捷從小立志要做大事,想輕生又不敢自殺,他自己殺不了自己,「所以我要多砍幾個人,馬上被抓,我就被處死刑,我就是要死啊!」鄭捷說得振振有辭,但這算是什麼道理啊!檢查他的身心狀況,並無生理或心理方面的任何疾病,年紀輕輕,又受高等教育的他,為何要以「殺人」來實現「做大事」的願望呢?他說因為覺得活著毫無意義,不知為何要活。失去生命方向的鄭捷,於是走上了人生的歧途,也把自己推向了絕路。
 
§ 東海大學的回應
這起事件震驚全台,鄭捷在台灣的社會丟下一顆悲傷且驚恐的震撼彈,大眾不斷地從他的生活、教育背景去探討其殺人的動機。他的父母親請議員代為向大眾道歉,入獄期間,從未探望過他。
 
鄭捷就讀的東海大學,第二天對十萬校友和教職員工,發出了「給東海全體伙伴的一封信」,我看了非常感動。他們直接站出來表達校方的致歉,也呼籲社會給予鄭捷更大的關懷,「我們多麼不希望此事發生,但若這是必然,我們願意是發生在我們所深愛的東海。因為我們可以有不一樣的承擔。」這是對事件回應,也對內部做危機處理。
 
東海大學是一所基督教大學,以「藉由信心而獲得真理,並以行為來彰顯他」的校訓精神作為指導,推行博雅教育。當確定兇手是東海大學的學生時,社會上指責的聲浪,猶如排山倒海湧入校園。「我們也覺得遺憾,教育者當然都希望能讓一個人變成好的人,但也有我們做不到的地方。……我們辦教育的人所能做的,就是不斷把教育這件事情做好。」接受《天下雜誌》訪問的東海大海校長湯哲銘深沈地感歎,也說出了教育和社會教育乏力之處。這些都不斷地在吐露一個事實:這種悲劇的發生,誰能斷定這是最後一次?
 
湯哲銘不讓教育者陷於沉痛的悲嘆,他積極地說:「教育裡面一定要有愛,以愛來化解仇恨,我們目前用這方式來面對,社會上也應該如此。」他也站在鄭捷的立場想他應該非常孤獨,呼籲東海的全體伙伴:「我們要以基督的精神去關愛他,想辦法去了解他,給他適當撫慰,他才能得到寬恕。」如此「以愛來化解仇恨」、「以基督的精神去關愛」的精神,充分展現了東海大學基督信仰價值的教育理念。
 
§ 教化眾生的責任永無止盡
身為宗教師,又從事佛教教育工作的我們,是否能以佛菩薩的悲憫精神來了解、寬恕鄭捷呢?是否也能看到教育「也有我們做不到的地方」,那個「看不到的地方」在哪裡?有這樣的一個地方存在,就表示我們協助人們向上、向善的工作永遠是無窮無盡的,我們要效法菩薩「眾生無盡,我願無盡」的精神,繼續發心,負起教化眾生的責任。
 
教團對社會也在做教育工作,與一般學校機構的不同,是一種「覺照」的呼喚。如果他人對你的團體比手劃腳:「你們這是在辦什麼教育!怎麼辦成這個樣子!把孩子教成這個樣子!」我們也能明白,如果個人的自我覺照太過闇昧,就已經是來到教育的闕口!
 
經一事長一智,「鄭捷隨機殺人事件」使社會付出了很昂貴的學費,大眾心中的驚恐需要撫慰,教育的缺口需要填補,這是值得讓我們一起來改進、學習的。
 
§ 一位同姓同名者的省思
鄭捷殺人後,有一篇文章刊登在媒體,那是由另一位鄭捷所寫的。他與殺人的鄭捷同名同姓,且就讀同一所小學,是低一屆的學弟,他披露了個人對此事件的回憶與省思,標題是〈我跟他一樣都叫鄭捷,但不平等的教育體制區別了我們〉。
 
這位鄭捷回憶小學時的一些情景:「我依稀記起曾有幾次聽到廣播到司令台前準備受獎時,除了我還有一個高瘦的男孩也來了。『是三年十班的鄭捷,不是你,趕快回去吧!』那個瘦高的男孩聽到老師這麼說微微點個頭,帶著有些尷尬的笑容離開。」老師無心的一句話,在殺人者鄭捷當時聽來,可能就已產生了被比較、被排比的不悅感。在尷尬的微笑下,也或許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自卑吧!作者鄭捷在回憶起小學的這段經歷時說:「當我與鄭捷學長同在一個校園時,他透過廣播或許認識了我,但包括我的多數人卻完全無意識他的存
在。」
 
「教育主管機關舉辦比賽、各校競爭、最後得勝者站在司令台接受表揚的時刻,平等就被扭曲了,讓某些孩子被放大,有些孩子被擠壓。」作者本人從教育機制作了這樣的省思。「我第一次感覺到自己與北捷案的鄭捷學長有這讓人萬千感慨的連結,或許對每個辛勤投入的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與質疑。」他思惟是否因教育環境或競爭機制,逐漸讓人喪失信心,或轉而悲憤、嫉恨這世界?
 
一個人出生、長大成人,所有接觸的人、事、機構,尤其教育機構,從小學、中學到大學,有太多的環節需要我們重視。誰知道是在哪裡脫了鉤,讓生命的完整不斷地被打碎?有多少因緣是我們並未注意到的?
 
世間永遠是這樣地不平等,比較、評比永遠層出不窮啊!我們只能做對的事,而且把事情做對,盡心盡力。
 
佛教如何看待極度罪惡之人?
§ 佛陀度化殺人魔央掘摩羅
佛陀在世時,也曾經面對這樣的殺人事件。央掘摩羅是婆羅門的弟子,他聽信老師的話,相信只要能殺滿一千人,將死者的手指頭串成飾鬘掛在身上,自己死後就能升天,於是就魯莽地去殺了九百九十九人。城裡所有的人一看到他,都嚇得立刻遠遠地逃走。他的母親悲憫兒子好幾天沒吃飯,就幫他送飯,結果他因殺紅了眼,反過來要殺母親。
 
此時,佛陀現身將他引開,免得他殺害母親。殺害母親是屬於五逆重罪,死後會墮地獄。央掘摩羅見到佛陀,便想殺他,可是怎麼追也追不上佛陀。他命令佛陀停下來,佛陀卻說:「央掘摩羅!我早已停止傷害一切眾生的惡行了,而你還停不下來,繼續在造殺害眾生的惡業!」
 
央掘摩羅心想:「這位讓我怎樣追都追不上的人,一定是億劫難遇的解脫者。」於是放下武器,要求隨佛陀出家。央掘摩羅成為沙門後,也隨僧團大眾過著乞食的生活,在幽靜處精勤修學,終於證得阿羅漢果。
 
§ 菩薩不捨一切眾生
造作極度惡行的央掘摩羅能出家修行成為阿羅漢,這正說明了人的心是可以翻轉的。佛陀見到央掘摩羅內心的黑暗―他因缺乏智慧的判斷,而相信老師錯誤的教導,才造下如此惡行,而使自己此刻成為世間最悲苦的人。經典說:「慈悲所緣,緣苦眾生。」佛陀悲憫他,伸出援手給予他希望,這是佛性的安頓,讓他翻轉出那一線生機。
 
社會一定要善惡分明的,對善舉,我們會加以讚揚,鼓勵大眾效法;對惡行,我們會加以譴責,以法律來制裁。如果對十惡不赦的人,我們還留下一份的悲憫,這是宗教所具有的超然態度。菩薩不捨一切眾生,不會放棄任何一個眾生,包括會行善的或作惡的眾生。感到驚恐慌不安的,除了被害者,鄭捷的家人何嘗不也有相同的恐懼―不知兒子為何會做出這種事?不知如何面對社會大眾?要怎麼做才能取得大眾的原諒?將心比心,如果我們是鄭捷的父母,我們又將如何自處?鄭捷的父母親是需要支持的,別讓不安的磁場再繼續散放出來。
 
縱使到監獄弘法,不是我要跟受刑者同罪,要和他關在一起,才能度化他,我的心是超然地感同身受―造作極惡之罪的人正備受極惡罪苦的煎熬,我要如同地藏王菩薩到地獄弘法。所以,縱使他犯了錯,我也不希望他抱著惶恐進入死亡。所有的宗教都在告訴我們「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當我們犯錯時,心不免惴惴不安,總會希望得到人們的寬恕和諒解。我們永遠要修習一顆清明、慈悲、超然的心。
 
對一個殺人者,如果不去之而後快,反而還要不捨棄他―我這樣的思惟,很荒唐嗎?這不是同情,也不是寵愛,這是我們做為一個菩薩行者所應有的態度。
 
生命覺醒的決定權永遠在你手上
§ 以智慧調伏煩惱
那些想自殺的人,並非都想那麼早結束生命,那是因為當時他的心念轉不過來,執著於煩惱之中,看不到生命的出口,如果能轉念,自然就不會走上死亡之途。佛教教團所能做的,就是平時教授翻轉的可能,以佛法的智慧來調伏煩惱,而脫出苦的牢籠。
 
佛陀描述眾生有無盡的煩惱,貪、瞋、痴是煩惱的根本,讓人煩惱到無法出脫,終而造下墮地獄的惡業。這不是說煩惱無法解決,或者責備犯過失的人要他立刻下地獄,而是說明一個因果過程―造如是業,將得如是果。你不想要遭受惡果,就必須在事發之前不種惡因,阻止惡行的發生。如果已造成的惡果,我們就要甘心承受。這不是有個造物主在控制我們,真正控制自己生命的人,即是自己。
 
所以,即使站在懸崖,臨於深淵,我們永遠都要清楚地知曉:每個人的心都可能在一剎那翻轉過來。覺醒的剎那動力,不掌握在他人手中,決定權永遠是在自己。這是人性最究極,也是佛教修行最可貴、最核心、最底層的成佛的立基。
 
§ 呼喚自己的佛性
不論草莓族或新世代,任何人都必須不斷呼喚自己的佛性,不要把自己逼到立錐之地也無的地步。例如,追不到女朋友就說:「我要殺你全家。」如此玉石俱焚的作法,不但追不到女朋友,連自己的命都賠進去,這又是何苦來哉!天下怎麼是你想要的就一定追得到呢!自己不想好好地活,也不想讓對方好活!這真是痴狂到了極點,沒有人我分際了。
 
佛教說我們的生命是眾緣和合的,所有內在的、外在的各種條件,組合起來有很大的空間。任何的因緣,不論巨大或微小,只要稍微改變,結果就會不同。古德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法句經》也說:「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罪充滿,從小積成。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福充滿,從纖纖積。」鄭捷今日的惡行,不就是因自己微小的惡念未除,又添加反社會性的人格,漸漸累積,最終犯下極惡的罪行。
 
但是,生命的存在是空性的,就看你如何創造。善惡存乎自心,所謂「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一念即能翻轉。生命的出口在何處?端看自己如何決定。
 
加強生命的強韌與厚度
§ 培養美好的特質
人生的整個過程,有時真的是很孤獨,感到沒有任何支持的力量。一個人活在世間,不能期待別人,必須從自身之中,去尋找自己內在的堅忍和溫度。
 
每個人的心中都蘊藏豐富的寶藏,包括慈祥、溫柔、智慧、慚愧……,這些美好的特質即是因地心,需要其他因緣才會生起,因此需要培養。你可以試著看看林間小動物的奔跑、跳躍,是那樣地輕盈自在;或者望望路上小朋友放學時臉上天真無邪的笑靨;或者找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感受明亮的陽光和徐徐的微風……,你的心中自然會洋溢一股歡喜。常常讓這溫暖的感覺從心中生起,這是可以培養的。
 
此外,在得到別人認同之前,先學習自己欣賞自己。熱愛你的工作、生活,培養出自己滿意的才能,從中找到榮耀與成就感。即使不幸失敗,也能一笑置之,挽起袖子,重新來過。挫折永遠不能傷害我們,這就是生命的靭度。我們要有一份自己欣賞自己的安然,同時也能帶給別人一種安然的放心。
 
§ 生命真正的力量
我們一方面讓自己不斷地增上,同時也明白增上的背後永遠有陰影。我常常喜歡伸出一隻手問人:「你看看我的手,這面是正面還是反面?」當對方猶豫時,我就告訴他:「這都是自己的手!」人生中無論正面的、負面的,都要學著接受。因為有正面,也同時存在著負面―正負並存,生命才有厚度。生命需要這些厚度,才能豐富我們的人生。
 
面對負面的黑暗來襲,一定要穩住陣腳,「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生命會因此更加雄厚,那才是你人生真正的力量。我是這樣學習過來的,也常常對自己說:「走過生命的千山萬水,從來都功不唐捐。」
 
我們要敞開心胸,接受不完美、不圓滿,找到人生種種不平衡中的和諧。也許你會發現,儘管活著有許多的不如意,你還是要珍惜現在手上所掌握的因緣,然後再開創新的因緣,生命永遠充滿著希望,只要你願意遠離黑暗、走向光明。
 
讓我們找回人性的光亮,也找回生命的慈悲與溫暖!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