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未來:提供給新世紀的佛教社會道德
以法的正見為生活的原則

今日世界,充滿了環境暖化、貧富懸殊、飢餓、家庭破裂、人心疏離等種種問題, 作者擬訂出一套以南傳佛法為本的議案,表證佛陀在社會問題上清晰獨到的見地, 希望能夠依循它來建立社會道德,對治現今人類面臨的迫切問題。



前面曾談過消費文化的深層動力,是始於無明或妄想,以致於人們以為幸福快樂,是來自擁有和享用物質貨品。這種信念,造就了渴求、執取、享受和欲望,而最後的結果卻是失落不滿、競逐比拚和紛爭衝突。總而言之,這就是社會大眾正蒙受的痛苦。以「法」為本的社會(這裡的「法」字,不單指狹義的佛法,而是指廣義的宇宙正法和真理),其潛在的法理跟消費文化活動的法則,是直相違背的。在一個崇尚正直公道的社會,無知的角色被知或智所扮演,而知或智是對正確生活的基本法則的一種共通理解。在佛教主導的社會,這些法則包括了業力與果報、布施及道德行為的利益、四聖諦和三法印的了解。要以這些法則生活的人,並不需要是完美的聖人,縱使他們連一丁點兒的聖者素質都不具備。但是,當人們以正法為生活原則時,就必定會知道從其中可尋到真正的幸福。而有了這種知見之後,他們便可清楚分辨出:什麼可帶來真實利益?什麼只是表面的吸引,而其實是禍根!
 
從實際的生活而言,這種分別的重要性極大。一個被無明所障蔽的人,一定會盲目追逐名利、財富與地位,替自己和他人帶來苦惱。一個被正法引導的人,則會明白真正的美好是什麼,並以此為生命的最高目標。雖然這種知見也會令欲望生起,但這種欲念的性質,則與渴求剛好相反。渴求是盲目的欲望,它是自我中心驅使之下,對感官欲樂和權位的追求。相反地,因真正了解而覺醒的知見,是一種正面之欲,即經中所言的「好善之欲」(attha-kāma),或「求真理正法之欲」(dhamma-chanda)。人如果有善欲,就會投入賢德善行來體現真善美;而這些行為又必然會替自身及大眾增進福祉。
 
佛教的最高目標是涅槃,即從無明、欲求及生死輪轉中得到解脫。這裡不打算從哲理談涅槃,我只想從最切實的角度解釋正法,以期成立一套可行的社會道德準則。首先會探討並非單以佛教教理為主的涅槃體驗,這樣做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希望這種正法模式,可以被其他的宗教傳統;或那些根本沒有宗教傾向,卻希望以更正確的理念,取代消費模式的社會應用。要知道,為世界療傷的任務,並不是任何一個精神傳統所能單獨承擔的。生活在現今這多元世界中的多元社會,需要集合所有不同精神文化和信仰背景的男男女女。雖然各宗教信仰有其不同的視野和角度,但每個精神文化傳統的背後,都同樣蘊含重視人類尊嚴的信念。我們的任務,就是要重申和維護這個信念,防止人類的尊嚴,繼續被自由經濟及其消費文化的影響力摧殘。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