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隨感覺起舞:洞悉放下的智慧
「執取」——愛、取、有的輪迴

苦的生起是由於對欲望的執取,欲望有「欲愛」、「有愛」、「無有愛」三種。 我們應有的正觀智慧,便是清楚地知道欲望的生起,同時知道欲望應該要放下。 佛陀所教導的,便是洞悉放下的智慧。



在正念中,我們對這一類的事打開自己的心,面對生活中的全部。包括美、醜、樂、苦與中性的受。在觀察十二因緣中,我們看到它是與第二聖諦連結上。

在愛、取、有的因緣次第中,這一環節最能提供有效的方法讓人探究執取的內涵。

此處,「執取」含有:因喜歡而執取,或因厭惡而執取—試圖把所厭惡的東西除掉。以厭惡心為動力的「執取」是想推掉東西,這想要躲開的念頭便是「執取」。如同想要抓住美好的,擁有它、保存它,追逐它一樣,試圖除掉不想要的,也是種執取。
 
愈是深入觀察思惟「執取」,智慧愈是生起:貪愛應該要放下。在第二聖諦中說明苦的生起,以及應該把它放下。然後透過不斷地放下,便有了深刻的體會。體會到所謂的放下,其真正的境界到底是指什麼。此時,我們便對四聖諦產生第三種智慧:貪愛已經被放下了。我們確實地認識了放下,那不再是理論觀念的放下,也不是排拒任何事,而是真正的智慧。

圓滿苦、集、滅、道

在討論第二聖諦時,往往提到以下的句子:「此是苦集。」;「應該要放下它。」;與第三種智慧:它已被放下了。所謂的修行全部都含括在這兒—就是去實踐並圓滿這三個項目。同樣的修法可應用在四聖諦的每一聖諦:陳述性的句子—做什麼,做完後的結果。如在第一聖諦為:此是苦;它應該被理解;它已經被理解了。這是第一聖諦的三個面向。在第二聖諦為:此是苦之因,即是欲望的執取;它應該要放下;它已經被放下了。在第三聖諦為:此是滅;它應該被體證;它已經被體證了。在第四聖諦為:此是八正道,就是出苦之道;此道應該要修習;此道已被修習了。這叫作觀智。
 
你思惟:「阿羅漢究竟了解到什麼?」答案就是這個。他了知苦;了知苦應該去理解;阿羅漢清楚地知道苦已經被理解了。阿羅漢知道苦的因;他知道苦因應該要放下;也知道苦因已經被放下了……,總共有12種智慧。這便是我們所說的阿羅漢—知道自己已修得了那些觀智的人。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