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何故來:你不可不知的玄奘大師
玄奘大師的別名

《西遊記》中的唐三藏就是玄奘大師嗎?玄奘大師為何想至印度求法?玄奘大師留學印度主修的科目是什麼呢?關於玄奘大師,這些您不可不知。



無論您是否看過《西遊記》這部中國古典小說,一談起《西遊記》,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等人護送唐僧西天取經的畫面,一定即刻鮮明地浮現您的腦海。這部小說是中國明代,由吳承恩揉合史傳和市井雜聞所寫成的唐僧西行取經故事。內容大多是杜撰誇大的,但也因為這部通俗小說經由民間說書、戲曲等各種方式的廣為流布,「唐三藏」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佛教僧人。儘管書中取材的人物—玄奘法師,其本身對佛教的貢獻及對後代的影響,遠遠大於隱身於紙本小說那虛擬世界裡,流傳千年的文弱形象。
 
真實世界中的「唐三藏」,是中國隋唐時期的高僧玄奘法師。隋、唐二代,在帝王的大力護持下,佛教走過了一段輝煌蓬勃的時期。此間,佛教譯經與講學的風氣興盛,玄奘即在如此佛教氛圍濃厚的時代背景下出生、成長、出家、修學,進而走上西行印度,直探佛教根源之旅。爾後返國從事譯經、講學,成為對後世影響甚劇的一代宗師。
 
在小說《西遊記》中,唐僧一行人經歷了種種神怪的考驗磨難;在現實世界裡,玄奘西行途中所遭遇的險阻,更是我們無法想像的。一路上或而山高谷深,或而風雪相繼;不是遭遇盜匪洗劫,就是險些被作為活人獻祭的對象。
 
一度,在沙漠中迷途又打翻僅有的水袋後,玄奘違背了自己「終不東移一步」的誓言,而往回尋求協助。然而就在猶疑地向東走幾里路後,他反問自己:「今何故來?」終於,再次下定「寧可就西而死,豈歸東而生」的決心,往西重新舉步。如此在五天四夜中滴水未盡的前行,肉身終於無法承受,而倒臥於沙漠中……。
 
玄奘法師因精通並傳譯佛教經、律、論三藏,而被尊為「大唐三藏法師」。在漢文的世界裡,玄奘隱身於小說的人物之中,成為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唐三藏;在印度佛教最高學府那爛陀寺求學期間,玄奘因其博學多聞、辯才無礙,而被印度大乘佛教徒稱以「摩訶耶那提婆」(大乘天);小乘佛教徒尊為「木叉提婆」(解脫天)。
 
是的,在中國歷史上的唐朝,曾經出現過一位被尊為三藏法師的佛教高僧。但相信他堅心求法、為法挺身直言的膽識與智慧,將重塑您心目中的「唐三藏」形象。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