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參與社會
外籍新娘識字班的經驗

減少傷害,也是公義。從「持戒減害」的生活先做起,培養多為他人及環境設想的心態。日後有因緣參與社會其他公共議題,都從無私、無我,這一點出發 。



僧團曾主動投入的社會關懷工作推動,是「外籍新娘識字班」。現在改稱「外籍配偶」。我認為香光尼僧團可以投入這個領域,主要的考量有兩點:一是我們是女性,她們也是女性,以我們的身分關懷比較合適;還有,我們團體一向注重教育,教導這些新移民識字,也很符合團體的方向與專長。
 
在此同時讓義工透過此項服務工作,認識了解新移民的困境之外,也學習尊重多元文化差異,建立一個社會支持網絡。
 
陪伴與相互學習
設立時,法師與志工以陪伴的心態在參與,讓志工們練習「行菩薩道」。——學佛以後,並不是只追求自己的解脫;而是可以透過陪伴他人成長,自己的生命也因此改變。
 
有些志工本身可能也有婆媳、親子的問題。她在陪伴這些新移民女性的時候,看到新移民也有一樣的問題,因為要提供幫忙,慢慢會自己思考,尋求支援。
 
看起來,好像我們是在幫助外籍配偶,事實上,也是那些新移民給我們一個機會。識字班提供多元文化對話的空間,彼此互相學習。
 
當時僧團也很強調:除了要教她們學台灣文化;我們也應該學習她們的文化。
 
現在已是全球化的世紀,資本、人力、勞工都在國際間流動。當外籍配偶進入台灣的家庭,她可能是最年輕的勞動力,她要照顧老的,又會生產小的,還有家計營生等。可是,很多人不這麼看。認為外籍配偶來台灣挖很多錢,回去照顧她的娘家;沒有看到她對夫家的貢獻。以及對台灣社會的正面影響。
 
當我們深入這個領域,使參與的居士能開始關心這個議題;再由他們向外分享這些體驗與經驗,對社會整體發展,就會是個善性的循環。
 
困難與挑戰 
當然相對的,這個班的推動也遇到考驗。最大的困難,就是家人不放心她們出來學習,很擔心她們因此學壞。
 
所以,當時我們也鼓勵家人,一起來聽課或參與。甚至我們的老師覺得:除了教育當事人之外,也教育她們的家人,尊重這個外籍媽媽,讓孩子學習媽媽的母語(越南話、印尼話等)。
 
有些家人,聽到要教外籍配偶中文及識字,非常高興。我們還告訴他們,希望先生也要學越語、印尼話,「如此,你與太太回娘家時,也可以講幾句,與太太的家人互動。」
 
這是一種彼此尊重的學習。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