湧泉之歌
赤子



喜歡學校圍牆外的那排菩提樹,因為經過樹下時會想起媽媽,這是種旣愛戀又愉悅的聯想。

 
自從媽媽皈依了佛陀之後,從他身上我真正看到了什麼叫做「赤子之心」。 也因此,每每在經過菩提樹下時,總愛搜尋技椏末梢的新葉,看那通體赤紅帶有油亮光澤的心形葉片,在陽光下更顯得剔透,毫無掩蔽地在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中展現莖脈。
 
儘管媽媽每天誦經禮佛,也每個星期在研讀班上一次課,但我相信她一定說不出為何「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可是在她眼中,我們都看到平安和喜悅,也從她說話行事,感受到生命性惰的率真與蓬勃生機。有時同她聊天,或看她在家裏忙上忙下或拎著菜站在路邊與人招呼談笑,在旁的我,竟睜著眼看到頭髮花白的母親變得比我年輕許多。也不知是年少說愁,或是這世界果真叫人失望,總覺得自己對生活的熱情日漸冷却,對人間的悲憫也逐日淡漠,可是媽媽竟是越來越活出興趣,每天忙忙碌碌,却更自得其樂。
 
上大學以來,我並不是個常回家的女兒,即使是寒暑假,也有大半時間在外面跑;看見我﹒鄰居總愛開玩笑地說, 當心女兒翅膀長硬了,那天就不想回家了。媽倒是閒閒地看也不看我,自顧自地說:「養孩子就像放風箏,他們想飛出去多遠我就放多少線,看見天氣不對就收回來一點,這幾隻風箏,我可是要放一輩子的。」就是這樣,我雖然台灣南北、鄉村城市到處胞,跑出僕僕風塵嚮住流浪的心情,也跑來了幾面「熱心服務」的獎牌錦旗,但跑出更多的還是那份愈來愈深的眷戀。
 
記得第一次帶著加金框的獎狀回家,媽媽看了一眼上面的文字,笑著說:「這個金框正好留著以後裝妳的結婚照片用。」我想那些嘉勉獎勵的文辭對她並無特別的意義,她本來就認定自己的孩子不錯。有時想來也好笑,每個假期跑出去滿足一下知識青年服務社會的熱忱,然後帶回黑黑瘦瘦的自己讓媽養胖。在家也不見得什麼熱心服務,反是飯來張口,被服務的時候多,就怪不得媽媽愛跟爸爸講:「我們年輕時沒能跟得上時代,只好養個女兒來替我們服務社會,這也叫間接貢獻!」

 

其實媽年輕時還算跟得上時代,從她衣櫉中那些窄腰身的洋裝、旗袍,梳粧臺櫃內細高跟鞋,就可看出,她所說的沒跟上時代,是指她只唸到小學畢業,沒能像幾位舅舅跟小阿姨都戴上了方帽。如果說母親這輩子有什麼讓她遺憾的,那就是沒有機會唸更多的書。所以當香光寺舉辦佛學研讀班時,她就趕了大早去報名,開課第一天,竟興奮得像小學新生一樣,早早就穿戴整齊,直催爸爸載她去上課,也不顧我們取笑,叨念著:「上學是不能遲到的。」其實從家裏出發到上課的地方只要五分鐘車程,媽竟提早了半個鐘頭出門。從此,她每週五晚上都帶著特製的書包上學,放學時爸爸再去接她。回家後也像我們向她報告學校的事一樣,「師父說」變成她的發語詞,不然就是掩不住笑地告訴我們,他的作文又被拿去觀摩了,然後又不好意思的說其實寫得並不好。這時候我們都會起閧誇她,看她打心底高興,笑得眼睛瞇成兩條細縫,像月牙兒彎彎地掛在臉上,直跟彌勒佛一樣可親又可愛!
 
媽媽很用功,每天複習功課,常常拿著書本、筆記問家裏的幾個小孩。現在家裏的書桌前又多了一個伏案用功的學生,那弓背俯首的姿態跟在裁綘車前的側影是一樣的專注、凝神,可是在我們心中的感覺却不同——一位是照拂我們無微不至的母親,一位則是與我們互相砥礪、彼此照料互助的朋友。
 
從佛學初級班畢業,媽馮拿了全勤和學業優良獎。畢業典禮結束的那晚,全家人熱熱鬧鬧地看她手舞足蹈地展示獎品,聽她興高采烈地指著畢業紀念照介紹每一位師父及同學。還說她們要去畢業旅行,地點是六龜的一座佛寺。媽眼中閃著光采: 「你們知道嗎?我們要去的佛寺好莊嚴、好壯觀,而且六龜的風景很漂亮哦!還有蝴蝶谷呢!」這些地方我們早都知道,而媽媽却從沒去過。媽媽畢業這件事,隨著她講述的結束而熱度漸冷,我們也想轉個話題時,却又見她撥了外婆家的電話,大聲地:「老爸!你女兒今天畢業了,還得了獎,看您要怎樣獎賞我?——啊!一袋蕃薯?——

 

媽媽果真帶向來一大袋地瓜,外加半袋尚有泥土泠濕野味的花生。到家便找來許多塑膠袋,就這樣把外公賞她的獎品瓜分,送給左鄰右舍,且把最大的一份送給師父們。我們都說她,這樣的東西也拿出去「現寶」,她卻以為心意最重要,這是與人結緣哪!
 
媽媽的真情觸動了我的心:多年來,經過些自己無怯掌握的因緣,許多情結常在心頭糾纏不清。慢慢地,會叫自己要隨心隨喜,而遇無可奈何之際,也狀似豁達地說凡事隨緣。可是,更多時候,卻清楚地明白,這些說辭無異是欺罔自己,所謂隨緣,更是消極、放棄的美麗藉口,回過頭來看媽媽是那樣誠意地要與眾生廣結善緣。...
 
家裏幾個兄弟姊妹都這樣覺得,愈是長犬,反而跟媽媽愈是親近。媽媽二十四歲嫁給爸爸,二十幾年來兩人合力撐起一個家,帶大了五個小孩。在她而言,丈夫、孩子是她過去二十幾年來的生活重心所在,而現在,我們高興地看她有了一方屬於自己的天空,並且在其中活出自我,更展現她潛於生命中的活潑生機,我們也深深地欣賞著由她身上發散出的赤子之心。漸漸地,我明白了,我們這幾隻風箏,媽媽的確是要放上一輩子。先前她保育我們由稚嫩而壯碩,往後她更以她自己對生命的熱情與誠摯,來帶引我們走出這花花世界、萬丈紅塵的迷障。感念及此,叫我如何能不在佛前深深俯首,衷心感激。
 
春草又綠,菩提枝椏滿眼是新的契機。迷惘、無助的時候,就去走一段紅磚道,因為,經過菩提樹下,媽媽會帶領我看到生命的真誠與希望。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