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開啓解脫之門的鎖鑰
從初發心到成佛:永不退轉的信心



 

佛法的「信」,除在對象上?是以「實」、「德」、「能」為主,生起因由是從理智所引生,且進而能策發意欲,產生行動,使我們的內心歸於安定與澄淨。此外,尤與一般宗教不共的特勝之處,乃在於佛法的「信心」,不只是修學之先,它更是貫徹了從始至終的一切修學。
 
印順導師曾將「信心」就其淺深次第,析為幾個不同的階段:一是「信順」,是對三寶內心生出了純淨的同情與好感,並對所修學的法門有了「決定性的順服」。
 
二是「信可」,或「信忍」,是指對佛法因為深刻殊勝的理解而起的淨信。所以,此時的「信」,不同一般的「信」,是已得到堅定成就的「信」。如從階位上來看,小乘聲聞到「忍」位,菩薩到「初住位」的「發心住」這才淨信的成就。在這以前的「信」雖有淨信,但由於見得不真,故信得不切,雖是「十信位」的「十善菩薩」,然而「經十千劫行十善道,有退有進,譬如輕毛,隨風東西。」仍要持修成初住位才得不退轉「信」。
 
三是「信求」,這是本著「信可」的真信,不退信心,歷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階位,進一步精勤的修學佛法。
 
四是「證信」,或稱「證淨」,是指經由實踐而到達證實的信解一致的「信」。如印順導師說的:「過去的淨信,或從聽間(教量)而來,或從推理(比量)而來。到這時,才能『悟不由他』、『不依文字』,現量的通達,這是證位。」這也正是禪家所常說的「明心見性」,阿合經所說的證初果得「四不壞信」。四證淨對三寶及戒皆有一份最清淨的話重信心,且能如實了知它們的真實諦理,此時已離開了「不信垢」和「破戒垢」,由證得淨,故名「證淨」。到達「證淨」,我們一向所相信的佛法僧戒,才沒有絲毫疑惑。一如經中所
云:「菩薩具足妙智光,善了因緣無有疑.....三世疑網皆已除,於如來所起淨信,以信得成不動智,智清淨故解真實。」
 
華嚴經中也有一段偈頌,正是描述菩薩如何從初發心時,因為「信心」的力量,而能摧滅煩惱,增益功德,生長菩提樹苗,到達解脫、清淨、華果莊嚴的如來淨地。
 
「菩薩發意求菩提,非是無因無有緣,於佛法僧生淨信,以是而生廣大心。」
 
「深心信解常清淨,恭敬尊重一切佛,於法及僧亦如是,至誡供養而發心。」
 
「信令諸根淨明利,信力堅固無能壞,信能永滅煩惱本,信能專向佛功德...信能超出眾魔路,示現無上解脫道,信為功德不壞種,信能生長菩提樹,信能增益最勝智,信能示現一切佛,是故依行說次第,信樂最勝甚難得。」
 
所以,對一位「入三寶海」的佛弟子來說,不論是牌解、是行,或是契證,「信」都是貫徹整個修學過程中,一切功德珍寶的「穿珠線」,這正如智者所讚嘆的:「信仰是人的善良伴侶,是來這世間旅程中的糧食,是無上的財富,是接受佛的教法,也是接受一切功德清淨之『手』」為佛弟子,怎能不以「培養信心」、「堅定信心」,來做為激發生命深處的潛在光輝和開啓解脫之門的鎖鑰呢?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