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
佛教的菩薩精神與教育

本文為見參法師至市黨部及對來寺的中學教師演講內容的綜合整理



 

前 言
 
佛家說因緣,今天很高興能在此和諸位結一份法緣,在座有很多老師,所以見參準備以個人學佛和教學多年的經驗,就「佛教的菩薩精神與教育」的專題和大家分享一些心得。
 
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時曾經說道:「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對於從事教育的人而言,這句話涉及很重要的教育理念即──老師的工作不在於塑造學生什麼或給予學生什麼,而在將學生的潛能、本具的光明德性開顯出來。老師是領航者,韓愈曾說說老師與學生的差異原在: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而已。
 
所以,個人以為有三點是從事教育工作者不可不知的:首先須肯定人人皆有佛性,每一位學生都可以被教育,也值得教育。師生之間,乃至學生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是同樣尊貴的。其次,老師須摒除消極的心理,以樂觀進取的態度從事教學,既然沒有不可教的學生,老師是設想、策劃、提供學生學習的任何可能,因此教與學的過程,老師能因材施教,善用教學法,循循善誘,鍥而不捨,便是菩薩道的實踐。而在教他、利他的同時,老師的人格、智慧,也得到了提昇。第三,佛陀教育既是覺性的啟發赴育,故在教育過首,無所謂挫折或頹喪,甚至成就或不成就,只要播下種子,必定功不唐捐。因此,教師除了須培養教學熱誠外,耐心,菩提原心以及般若智慧的曠達更是不可缺少的。見參儘管還是不足,但還是願意提出在教學上的一些體驗,和大家共同探討如何運用菩薩六度的精神於教育工作裡。
 
「六度」是由凡夫地至成佛圓滿地的舟渡。「六」指六個修學內容,換句話說就是教育工作者的六個必備條件,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度」指依這六種方法修學,我們就可以到達那個圓滿光明的彼岸。因此,不論是對教師的自我教育或提供學生而言,都是最徹底的修學方式。
 
布施──施予關懷 陪他長大
 
「布施」簡單說就是服務奉獻,包括體力、心力、智慧及熱忱等的付出。
 
近年有位非常出名的年輕散文作家林清玄先生,寫了菩提系列的書藉,影響很多人學佛。他在高中時是個被記了兩個大過、兩個小過、「留校察看」的問題學生,他的環境不好,又是住校生,晚上常偷跑出去吃麵,他的國文老師知道他的情況,便時常帶他回家吃飯、並鼓勵、指導他寫文章,使他在那一段懵懂的歲月裡找到了自己的志向,最後終能順利地畢業、升學。同時,也因著這段因緣,在他爾後的作品中總是流動著一股深深的、悲天憫人的情懷,引人走向光明與希望。我想,以佛家布施廣結善緣的觀點來說,如果林清玄發揮了兩百分的力量,他老師的功勞就有兩百分,因為他的力量來自於老師對他的關懷、鼓舞與永不棄捨。
 
由此我們更可以肯定:學校的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健全人格的培育。儘管學生成績不好,品性頑劣,透過老師的身教、言教,學生必能感受你對他的關慌,願意接受你的教導,這樣的布施,豈不比純書本上的智識更讓學生刻骨銘心而影響深遠?
 
持戒──戒制嗔心 善盡本份
 
談到持戒,大家可能會想:佛家的戒律太多了,這個不行,那個不可以,動輒得咎,學佛簡直是自找麻煩!……。我們且不談戒律,就現實的社會現象來看,時下青少年沉迷於飆車的刺激,如果那是你的孩子、兄弟、學生,你會答應他去飆車嗎?或者學生打架、考試作弊……,你會允許他、鼓勵他嗎?當然,你一定會勸他說:「不可以!」這就叫持戒了。因此,對老師來說,什麼是應持的戒律呢?第一是善盡自己的職責,其次要戒嗔心,第三是待人要公平無私。
 
記得以前我當學生時,有個英文老師在家裡兼鐵工廠,上課時大談鐵工廠如何如何就花了四十分鐘,然後剩下十分鐘匆匆把課文上完;另外有個數學老師家經營養魚業,每堂課必大談魚的飼料、成本、售價,好好的一節數學課變成養魚課,結果許多學生數學常考零分,我想身為教師基本上應該負責任、盡本份,盡本份本身便是一種戒,它時常是醒我們身為老師的人應有的使命感與教育意識。其次是戒嗔心,學生胡鬧時見到熱師生氣,他們便會更高興,常有老師因此落荒而逃。所以,對老師來說,「戒嗔」是一條很重要的戒律,保持冷靜的態度來對待學生脫軌、脫序的行為,第三待人公平,對學生而言,老師的公平與否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情緒及對老師人格的評斷,甚至還影響學生的行為和價值觀。因而,從消極的不動怒,革除習氣到積極的為學生設想,盡職盡分,都是一個老師應具備的持戒素養。
 
忍辱──涵養寬容 心氣平和
 
「忍辱」就字面看是忍受侮辱的意思,其實,深入的說,它有寬容、耐心、堅毅的意義。
 
過去我曾遇到過學生「挑老師」的情況,當時因為要為一班升高三的學生加強升學輔導,學校將已經教他們兩年的國文老師換掉而由我去教。第一次上課時,全班同學的不高興,排斥全寫在臉上,如是過去的我,一定會有受辱的感覺。可是當時我只有一個很強的信念;每個人都具足圓滿的佛性,我既是可學的,學生自然也是可教的,何況,年輕人不明究理,意氣用事是常有的事,我應該體察、體諒他們與原任老師相處兩年的深厚情感。
 
於是,我對他們說:「如果你們難以接受這個事實,就應積極想辦法,經由正當的途徑向教務處陳情,或者也可以找原來的任課老師,請問他應該怎麼做才對!」聽完這番話,這班學生不顧一切為反對而反對的表情一下子全都改變了,開始有人舉手發問應如此向教務處爭取,他們開始和我商量,整整討論了一節課,因此當班長喊「起立,敬禮!」時,個個都精神抖擻,大聲喊道:「謝謝老師!」
 
事後我想,如果是我以前的作風、個性,碰到這等事,必然掉頭就走,再也不教這班學生。但是,受了佛法的薰陶,我深知如果不能忍這一時的挫折,師生的關係將無法改善,根本也就談不上要傳道、授業、解惑了。所以,這一次的經驗,提醒我:身為一位老師,唯有涵養忍辱的功夫才能心平氣和,不沮喪,不與學生對立,也才能有效地教導學生。
 
精進──鍥而不捨 精勤充實
 
「精進」一詞含義很多,如奮勇、猛銳、努力、堅毅等,尤其是指對一切善法能身體力行,勤奮不懈,處在知識爆炸的時代,老師更要不斷精進,充實專業能力才能因應學生的需求。
 
正因為老師需要面對具有個別差異的學生,不能只選擇表現良好的學生來教,反而越是表現不佳的學生,更需要去認識、引導他,將他的潛能和優點挖掘出來。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老師除要不斷精進充實專業能力,還要有開闊的心量、慈悲友善的態度,主動了解學生的需要而契合根機,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才能逐步達到教學目標,開啟學生的能力,讓本然清淨的德性智慧萌芽、滋長,這也是荀子所說的「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可見,「精進」──不忘初衷、熱愛生命的精神,對老師的教學有很重要的影響力。
 
禪定──澄心靜觀 心智自明
 
「禪定」的意思是「靜慮」。平常我們的心思,分秒如平原走馬般奔馳飛揚,所以要藉著禪定的修持來讓紛亂的心念澄明,則內在的智慧自可顯現。佛經上說「制心處,無事不辨」即是這個道理。
 
我曾經教過一個班,事先與他們說好每上完一課就要考試,沒想到上完第一課便發生了集體罷考事件,我問:「大家準備罷考是不是?」底下沒有反應,我繼續說:「顯然,是大家的決定,現在讓我們來分析這樣的決定有沒有道理,好不好?」一片默然。
 
於是我說:「我們不是先說好要考試的嗎?大家該不該念書?是因為沒念書才罷考嗎?如果不是,而還有其他原因?是否可以和老師談談呢?……」當我說完,馬上聽到有人說:「算了!算了!我們錯了!」「老師,考試吧!」於是一個個將測驗紙拿出來,本來一副堅持對抗到底的頑強態度都消逝了。
 
由於這次罷考事件,雙方都學到很多,我也因此發覺禪定用在教學上是很有幫助的。遇到逆境時,才能馬上讓心家定下來,冷靜分析為什麼他們要罷考?而不是亂了陣腳一直想知道是誰在橫生枝節等問題,然後掌握機緣適時輔導他們,成就彼此的佛性,遠離了無謂的情緒和自以為是的指責、批判。靜慮修持可以提供這樣的效用。
 
般若──優遊任運 自在無礙
 
「般若」是印度語,譯成華語是「妙智慧」,佛法的智慧與世俗所指的智慧是有點距離的,為了避免混淆故譯成「般若」。佛法智慧的殊勝在於它能透視宇宙人生的真象──一切人、事、物都是「緣起性空」的。如茶杯必須有瓷土原料,再經攪拌、拉胚、火燒、上釉等種種過程做成,這是「緣起」。反過來說,若是這些條件發生變生變化,燒出來的杯子也自不相同。宇宙萬法便是在緣起中生住異滅,而在緣起的事物中找不到一個實在不變的自體,這就是「性空」。
 
所以,學生不是永遠不變的,好學生也許會變成壞學生,或變得更好;壞學生也可能變好或變得更壞。只要老師在因緣條件上做積極的增益,日積月累,必能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進步。以師生關係來說,學生是因,老師的教育是外塑的緣──傳授知識、開闊心量、人格感化等。藉著外緣引發學生佛性覺醒,是老師應著力的地方,也是教育工作者無上神聖的使命。但有時我們難免起疑:「我這樣賣力,為何他沒有改變?」
 
佛家說每人心中有過去無數的種子,有善的、有惡的、非不因緣生、非他生、非共生、非不因緣生,必須透過助緣,因緣和合才能成就。因此我們給學生提供的一切身教、言教,只要落到學生心田中,隨時機的成熟,或早、或晚、或隱、或顯,總是會開花結果的。故老師應培養般若的智慧,運用「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的妙理,循循善誘地從事教化,這是智慧的第一步。
 
第二步即是要「捨善功,不執著」。身為老師教了幾年書之後就會沾沾自喜於「桃李滿天下」,或者為自己能使學生脫台換骨而志得意滿,這不但會障礙個人生命境界的提昇,還會造成自他的困擾,例如:遇到教過的學生竟不對你打招呼,你心裡可能生煩惱而感到對學生付出不值得呢?教育學生是老師的責任,學生有成就是學生自己肯上進,他要是不肯學,你再會教也沒有辦法,更何況工作中,你也成就了自己嗎?那有所謂給付多少或值不值得呢?這便是捨得善法功德,也就是「功成不居」、「為而不有」的心態。
 
第三步是連「不執著」的勉強心理也要放下,心理一片清淨,「風吹疏竹,風過而竹不存影」,如於萬里晴空,任運而行,無往而不優遊,此即是光明佛性的顯透,修學至此境界,才得真正的自在!
 
結語
 
有位教育界的朋友到寺裡來,很苦惱地對我說:「我耗三年全部的心力教學生,可是得到的是什麼回報呢?──學生竟指著我的鼻子罵我!……教育是我的責任,沒有把學生教好,如何向家長、國家交待?我到底要怎麼教下去呢?」
 
其實,這正是自覺的開始,也是轉化的契機。教育工作並只在作育學生,更重要的是藉此讓自己成長、提昇。任何行業都可以自我教育,尤其是從事教育工作者更有著最好的因緣;而六度──菩薩道的實踐,正是落實的最佳途徑。在不斷自覺、覺他、成人、成己的過程中,我們便是向成佛的大道一步步地邁入了!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