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兒童教育
到佛陀的家上幼稚園



 
台南正覺寺前庭,正覺幼稚園的小朋友們,在二千六百平方公尺的活動空間裏跳著、笑著、叫著,有的小朋友還在大殿裡學師父拜佛,為寧靜的寺院帶來活潑的生氣。
 
  *       *       *       *
 
高雄市區中一棟靜謐的公寓裡,一加一幼稚園五十多位小朋友在教室內,正專注地使用著各種教具。每天下課前的「靜思時間」裡,他們會將一天的學習分享給老師與同學。
 
  *       *       *       *
 
星期六,鳳山市明善幼稚園六十多位小朋友,在「宗教日」裡,正專心地靜坐,整間教室鴉雀無聲....
 
  *       *       *       *
 
正覺與明善幼稚園皆由佛寺主辦,而一加一則由居士創辦,三所幼稚園都在有形、無形中以佛法與小朋友結緣,希望在他們小小的心靈中種下菩提種子。

生活教育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
當媽媽的小幫手

已有二十多年歷史的正覺幼稚園,除了擁有十六間室內幼兒活動教室外,另有美勞、視聽、舞蹈等教室,目前共有三百五十位學生,二十位老師。課程設計主要參考教育廳發行的幼稚園單元教學活動設計,並以蒙氏教具操作為輔助。採啟發漸進的方式引導孩子學習,如教數學時著重在觀念上的運用,由老師設計與觀念有關的課程,而不偏向計算。
 
生活訓練與安全教育是孩子每天學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像如何上廁所、打掃環境,要有禮貌,遵守團體規矩。培養合群、獨立的性格,能保護自己、服務自己,進一步能服務同學,如用完餐後收拾碗筷、倒垃圾、擦桌子等等,老師則從旁輔導他們完成工作,負責園務行政的心戒法師說:「希望經過這樣的訓練後,回家能當媽媽的小幫手,這樣才能將學校的教育延伸到家庭及日常生活中。」

把環境還給老師

一加一幼稚園成立五年多,園長吳惠美希望孩子能培養出獨立的人格,因此採用「蒙特梭利教學法」教育孩子。老師通常都會尊重小朋友們的選擇(依日常生活、感官、語文、數學、文化五大區域作選擇),各自操作喜歡的工作。這些工作都經過老師的設計,如利用混合後的豆子,讓小朋友撿豆子並分類,以訓練手眼協調,且培養耐性;又如分辨東西的顏色、高低、長短,讓他們認識並感覺事物的存在。吳惠美特別解釋:「在日常生活中,老師給他們什麼環境,他們就要把環境還給老師,學會收拾自己的工作。」她認為日常生活的良好習慣要從小訓練,「比較起來,一般的數學、國音反而不是最重要的。」一語點出她心中的幼教圖案。
 
因此吳惠美特別注重孩子的生活訓練,常舉辦家庭生活訓練,如清理家裡的鞋櫃,曾有個小朋友將放在家門外的鞋子都收到鞋櫃裡去,結果爸媽回來時以為鞋子全被偷走了,一問之下他才說:「老師說鞋子不可以亂丟,擺在外面很難看,這一星期我負責整理鞋櫃。」吳惠美滿眼笑意地說:「這無形中也教育了父母」。
 
訓練觀察,心懷感恩

明善幼稚園創立至今已有十三年,應用皮亞傑認知發展的理論,設計適合孩子學習的課程。訓練孩子從各個角度觀察,並感受別人的辛苦,引導他們體諒別人。從成立之初就已在此教學的王文玲表示,這樣的訓練可以使小朋友的心性開放,對每件事充滿感恩,與佛法的精神相應。
 
幼兒的教學法有許多種,端看園方的課程設計而定,家長應如何選擇呢?吳惠美表示:「每種教學法都有其精神存在,選擇適合孩子的教學方式就是最好的。」

佛教教育讓孩子進入宗教世界

那麼,到底佛教創辦的幼稚園與一般的幼稚園有何不同?是否也有屬於佛教的課程?園方如何接引孩子們學佛呢?家長對於有佛教色彩的課程的看法又如何呢?

以身教潛移默化
 
心戒法師提到,近年來佛教徒的學生家長比例逐漸提高,但也有非教徒的,他們就會提醒園方不要將有宗教色彩的東西給予孩子,於是在考量學生家長及園中老師各有其宗教信仰後,就沒有設計宗教課程,唯一帶有宗教色彩的是一年一次的浴佛活動。園方也沒有硬性要求全體師生參與,老師可自行決定是否帶領小朋友到正覺寺浴佛。幾年下來,「發現大家很感興趣,都會主動帶小朋友參加。」心戒法師很愉快地說出她的觀察。
 
雖然沒有宗教活動的課程,法師們平日以身教來潛移默化,如見到爸媽禮佛,孩子們也會跟著禮佛,見到師父會以「阿彌陀佛」打招呼,就讓他們在自然的環境中學習。

「宗教日」大家來念佛

明善幼稚園採取積極的方式讓孩子們接觸佛法。當他們來到幼稚園時聽到的第一卷錄音帶就是佛號或心經,用餐及吃點心前老師會帶領他們供養諸佛菩薩,從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中學習布施與感恩。
 
園方更訂定每週六為「宗教日」,當天老師會帶領小朋友一起念佛、靜坐、唱佛曲,並講說佛教的故事,有時也會帶他們演戲,扮演佛教故事中的各個角色,讓他們更容易接觸佛教的義理與精神。園中最特殊的活動是每年在佛堂舉行佛化畢業典禮,小朋友在進入佛堂時先上供,整個活動都以佛教的儀式進行,大部分的家長都覺得那一刻很感動。

感恩、靜思時間

一加一幼稚園則將佛法的精神帶入教學中。吳惠美學佛多年,覺得開辦幼稚園五年的體會是:「工作就是修行」,在每日的實修中以肢體語言展現對孩子的關愛,她不稱自己是老師,而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輔導者。
 
每天第一節活動是「感恩時間」,孩子們圍成圈,繞著地板上的橢圓形軌跡慢慢走,老師們會問每個小朋友:「從昨天到現在你最需要謝謝的是誰?」讓他們發現今天能來上課是由於許多人的付出,而能從內心感謝每個人。吳惠美笑著說:「常常有孩子在感恩時間時說我好喜歡媽媽,或我媽媽好偉大!」
 
放學前最後一個活動是「靜思時間」,用三到五分鐘靜靜回想今天的學習過程,再將心聲表達出來,透過這樣的觀照,訓練孩子反省能力。平常課程中則穿插播放佛教音樂、教唱佛曲、講述佛教故事或閱讀佛教漫畫等,為了顧及家長們各有不同的宗教信仰,這部分比重並不多。
 
「我以後要當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當其他小朋友希望自己是白馬王子、白雪公主時,一加一幼稚園的小朋友卻如此發願。以佛菩薩為模仿學習的對象,這是種心態與角色的認同,也是佛教幼稚園在生活訓練課程外,與一般幼稚園不同的特色。
 
落實佛教教育

雖然佛教在幼稚教育上擁有一段不算短的歷史,但在屬於佛教兒童教育的方法上,卻沒有像一般幼教教學法來得有系統而深入,只停留在課餘的活動中,而且有待共識與學習。
 
家長對佛教的態度固然是決定孩子能否接觸佛教的重要關鍵,但對從事佛教兒童教育者來說,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將佛教的精神,應用在兒童能瞭解、實踐的生活課程中,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能不斷改變自己,培養優良的品德,而非只學到表面的宗教儀式而已。這些都要先擬訂教學原則、教案及施行的評量檢討,以最適合的方式幫助孩子成長,引領他們進入佛教的心靈世界。
 
什麼才是適合孩子學習的佛教課程呢?佛教的兒童教育看來還得走上一段長長的路程。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