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049 期
1997.03.20
釋自谷
菩提道上珍愛自然
佛陀一生幾個重要時刻--出生、開悟和圓寂都發生在樹林裡, 由於佛陀與大自然的親密關係,以及他對大自然的保護, 我們發現佛教有一種新的生命態度…
佛教把人類看成是整個環境的一部分。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萬物是相資相依、互為緣起的,人類如果虧待自然,其實就是虧待自己。在這方面,我發現佛教提供了富有生態意義的材料,可以應用在生態保護上。
譬如最近我重讀佛傳,赫然發覺佛陀大半生都在樹林中度過,他一生中的三個重要時刻——出生、開悟和圓寂,都是發生在樹林裡。
他在藍毗尼園阿輸迦樹下出生,由於母子均安,故阿輸迦樹又被稱為無憂樹。這種樹種豆科植物,樹幹直立,它的葉子長得像槐,是羽狀複葉,大約有九至二十公分長,花開約六至十公分,在印度文學中,這種樹也常被視為祥瑞的象徵。
出家之後,他在樹林裡苦修六年。然後,他獨自一人走到古來傳說有很多仙人入金剛定的菩提樹下,從路旁撿來極為柔軟的文遮草,鋪在金剛座下,然後安然的坐在上面禪思,直到徹見真理。所以菩提樹又稱為覺樹、道場樹、思維樹、佛樹。這種樹屬桑科,是常綠喬木,樹長成時可高達三公尺以上,葉片呈心形而末端尖長,花隱於球形的花囊中,花囊成熟時呈暗橙色,內藏有小果。
不只是佛陀,經典中還記載過去未來諸佛證悟成道,皆如同佛陀而有各自的「菩提樹」,如過去毗婆尸佛的波羅樹、尸棄佛的芬陀利樹及未來彌勒下生成佛時的為那伽樹等都是。
接下來的四十九年間,佛陀也多在樹林裏經行、弘化。即使在他臨終時,也是在拘尸那城的娑羅雙樹間入滅的。娑羅樹是屬龍腦香料的喬木,葉片呈長橢圓形而尖,有著淡黃色,材質甚堅,可供建築用,它的樹脂可代替瀝青,種子能榨油。
傳說佛陀於娑羅雙樹間入涅槃時,該樹每邊一雙中的一株,因悲傷而慘然變白,另一株則尚存,所以雙樹也稱為「四枯四榮樹」或「非枯非榮樹」。
除此之外,佛陀對於自然的關注,也可以明顯地從他替僧伽制訂的道場規矩中反映出來。佛世時,僧伽大都是住在樹林裡。有一段話說明了他如何感激在悟道期間庇蔭他的樹木:「對於給你舒適的庇蔭,或你在必要時坐臥其下的樹木,千萬不可以摘它的枝葉,這是一種殘酷、胡亂的行為。」
僧伽不僅被禁止砍樹,還被禁止吃那些仍然會成長的水果或穀物,也不可穿著以棕櫚葉或嫩竹葉製成的拖鞋,以免傷害年幼的棕櫚樹,造成它們的死亡。
由於佛陀與大自然的親密關係,以及他對大自然的保護,我們發現佛教有一種新的生命態度,就是生命的目標不是為了消費,不是為了滿足感官,而是要過著簡單生活,與自然環境共存共榮,因為環境中的萬事萬物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
朋友!也許我們並不在樹下出生、覺悟、安息,但是,我們心中都有一棵綠意盎然的生命之樹,由於關心、尊重這棵內在的心靈之樹,相信你也會因此珍愛外在的自然。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萬物是相資相依、互為緣起的,人類如果虧待自然,其實就是虧待自己。在這方面,我發現佛教提供了富有生態意義的材料,可以應用在生態保護上。
譬如最近我重讀佛傳,赫然發覺佛陀大半生都在樹林中度過,他一生中的三個重要時刻——出生、開悟和圓寂,都是發生在樹林裡。
他在藍毗尼園阿輸迦樹下出生,由於母子均安,故阿輸迦樹又被稱為無憂樹。這種樹種豆科植物,樹幹直立,它的葉子長得像槐,是羽狀複葉,大約有九至二十公分長,花開約六至十公分,在印度文學中,這種樹也常被視為祥瑞的象徵。
出家之後,他在樹林裡苦修六年。然後,他獨自一人走到古來傳說有很多仙人入金剛定的菩提樹下,從路旁撿來極為柔軟的文遮草,鋪在金剛座下,然後安然的坐在上面禪思,直到徹見真理。所以菩提樹又稱為覺樹、道場樹、思維樹、佛樹。這種樹屬桑科,是常綠喬木,樹長成時可高達三公尺以上,葉片呈心形而末端尖長,花隱於球形的花囊中,花囊成熟時呈暗橙色,內藏有小果。
不只是佛陀,經典中還記載過去未來諸佛證悟成道,皆如同佛陀而有各自的「菩提樹」,如過去毗婆尸佛的波羅樹、尸棄佛的芬陀利樹及未來彌勒下生成佛時的為那伽樹等都是。
接下來的四十九年間,佛陀也多在樹林裏經行、弘化。即使在他臨終時,也是在拘尸那城的娑羅雙樹間入滅的。娑羅樹是屬龍腦香料的喬木,葉片呈長橢圓形而尖,有著淡黃色,材質甚堅,可供建築用,它的樹脂可代替瀝青,種子能榨油。
傳說佛陀於娑羅雙樹間入涅槃時,該樹每邊一雙中的一株,因悲傷而慘然變白,另一株則尚存,所以雙樹也稱為「四枯四榮樹」或「非枯非榮樹」。
除此之外,佛陀對於自然的關注,也可以明顯地從他替僧伽制訂的道場規矩中反映出來。佛世時,僧伽大都是住在樹林裡。有一段話說明了他如何感激在悟道期間庇蔭他的樹木:「對於給你舒適的庇蔭,或你在必要時坐臥其下的樹木,千萬不可以摘它的枝葉,這是一種殘酷、胡亂的行為。」
僧伽不僅被禁止砍樹,還被禁止吃那些仍然會成長的水果或穀物,也不可穿著以棕櫚葉或嫩竹葉製成的拖鞋,以免傷害年幼的棕櫚樹,造成它們的死亡。
由於佛陀與大自然的親密關係,以及他對大自然的保護,我們發現佛教有一種新的生命態度,就是生命的目標不是為了消費,不是為了滿足感官,而是要過著簡單生活,與自然環境共存共榮,因為環境中的萬事萬物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
朋友!也許我們並不在樹下出生、覺悟、安息,但是,我們心中都有一棵綠意盎然的生命之樹,由於關心、尊重這棵內在的心靈之樹,相信你也會因此珍愛外在的自然。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