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087 期
2006.09.20
菩提長老 講 / 釋自鼐 譯 / 編輯組 整理 / 蔡志忠 插圖
流轉或還滅:《正見經》中十二支緣起知六處之四諦
為了較容易了解,我認為應從「六處」開始,再探討「觸」、「受」。「六處」指的就是感官之處,即眼、耳、鼻、舌、身、意處。在經典中提到六處時,只是列出眼、耳、鼻、舌、身、意處。隨著佛教的發展,有關「六處」的探討不斷地繼續。基本上,「六處」並非指肉眼可見的身體感官。對「六處」的闡明,很重要的在:發現每個感官中,各有一種很重要的物質,這物質可以覺知感官的對象(所緣)。這個色能接受感官的所緣,即所謂的「淨色(pasādarūpa)」。後來,淨色的觀點納入為阿毗達磨的觀點中,被納為色法之一。
前五處
所謂的「眼處」並不只是指眼球,而是眼球中有某種特別微細的物質,可以感覺光和顏色。現代生理學的說法認為眼球中有可感受光與顏色的特別細胞,即眼中有某種特別的物質、色法,可感覺光與顏色,紀錄它,並且會有特別的感應。
同樣的,「耳處」不是指外面的耳朵,而是耳朵內有種特別的物質,能感應音波而轉換成我們聽到的聲音。「鼻處」是鼻孔深處有個特別的物質,可感應到特別的味道,並且紀錄這些味道。「舌處」是指在舌頭上佈滿了一種特別的色法、物質,能接收、感知特別的味道。「身處」即身體中佈滿的淨色,能感受到觸受。
意處
什麼是「意處」?前五處的作用就如一扇門或基礎,能讓認識作用產生,而「意處」是一種特定的心理狀態,能作為生起六種意識心的基礎。我必須強調「意處」不是什麼物質性能讓心生起的東西,不是物質或色法。後來的佛教文獻中,有個名詞叫作「心所依處」,但這不是「意處」。「意處」可說是一種功能,讓意識心生起的「門」。
據我的瞭解,經典中並沒有非常清楚地解釋「意處」。文獻中提及或說明「意處」時,好像大家都理所當然地已經明白知道,所以並無明確的解釋。因此,至阿毘達磨時代,「意處」就被解釋、探討、分析。不同阿毘達磨學派的論師對「意處」有不同的解釋、分析,有不同的講法,也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南傳上座部中對「意處」的看法也不同:有的認為「意處」是「有分識」,也就是識潛沈的心相續流,總說就是「意門轉向心」,在心尚未生起的心門,與心在一起,就叫做「意處」。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