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093 期
2008.03.20
艾雅‧凱瑪(Ayya Khema) 著 / 陳布燦 譯
森林法音佛陀與佛法:苦
佛陀開悟之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有苦諦。」這常被誤解為佛陀的教義是悲觀的,或佛教只強調人生的悲傷、痛苦和不幸。但事實恰好相反。佛陀的教義告訴我們:真正令人悲痛不滿足的原因,也教導克服的方法。
人們也常認為佛陀的教義是:「如果一個人坐禪坐得夠久,或用不同觀點看待事物,痛苦就會消失。」完全不是如此。痛苦是不會消逝的,而是痛苦的那個人會消逝。這就是超脫因緣起滅的方法。
佛陀說:「有作為,但無作者;有苦,但無受苦者;有道,但無入道者;有涅槃,但無得涅槃者。」如果「我」要得涅槃,那涅槃就遙不可及。這種說法聽起來似乎是頗富禪意的矛盾論述,但當我們逐步探討,一切將變得非常清楚。
我 們全都經歷過現實中的不如意事,因為我們很少完全滿意自己的生活。過去一定有很多際遇情境,我們寧可從沒發生過;也有一些是我們曾經期盼,但總是沒有到來 的。看待「苦」最好的方式是:感恩心。它的出現是為了帶給我們一些非常重要的教訓。要「苦」消逝,是沒有用的;它是無常的,終究會消失。但是,若我們沒有 學到它的教訓,那「苦」就會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再回來;如果我們學會某種特定形式的教訓,那「苦」又會以另一種形式回來;直到我們如實看待它的實相——「苦」 就是世間的存在,別無他物。沒有任何人對「苦」有專利,沒有任何人被挑選出來承受特定的「苦」。它就是這樣。
接 受「它就是這樣」,是走向悟道的第一步。「苦」就是這樣。有些人過著非常快樂的生活,仍然能夠悟道。也有一些人過著非常不快樂的生活,一點也不能領悟佛 道,只會怨天尤人。他們埋怨政府,有時埋怨原子彈,埋怨經濟……。人們對於埋怨的對象,總有千奇百怪的想法。事實上,他們應該可以在自己的生命當中,看出 自己有學習與成長的需要。我們每天都有機會學習,因為沒有哪個人從來沒有一些日常的「苦」。
「苦」, 不必然是肉體上的。雖然這種觀點,特別有助於看清第一聖諦與第二聖諦的關聯性。如此,人們可以在這些指導方針下,真正的修行。第一聖諦與第二聖諦的關聯 性,就在欲求:或是想要擁有;或是想要去除。——在所有不快樂的經驗中,這是潛藏的肇因。一旦知道原因,便可去探索:強迫我們欲求這個或排斥那個的究竟因 素。我們可以學著放下這些反應,這將能幫助我們生活過得較輕鬆,也會釋放大量潛能來修學佛法。當自己仍花心力去追求與排斥時,將無法自在運用自身的能量來 堅定地修學佛法。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