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093 期
2008.03.20
編輯組
今何故來:你不可不知的玄奘大師玄奘大師的「正名」
玄奘歷經多年的留學生活後返國,由於本身對梵、漢兩種語言的精熟,在其所留下的《大唐西域記》一書中,提出了對某些當時的地名或人名等翻譯的「正名」。
印度
在隋唐前,對印度—南亞這一片神秘大陸的名詞並不統一,有稱「天竺」、「身毒」、「賢豆」等。在玄奘行旅西域途中,又聽見了有人遙稱那片土地為「印特伽」,對此新名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當其真正踏上這片神聖的國度時,卻也發現並無「印特伽」這個名稱與地方。
玄奘以為,梵文中的「Indu」這個字音是最為接近「印特伽」的,其意為月亮,於是「今從正音,宜云印度。」從此,印度這個中文地名,便這樣沿用至今。
只不過,在當時的「印度人」,多用神話傳說中的名字來形容自己的土地,如「瞻部洲」、「聖方」等,若是聽到「印度」這個名詞,可能反而不知所指何處呢!難怪在玄奘之後西行求法的另一位義淨法師,建議還是稱「聖方」較為合適。
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此在中國最廣為傳誦的《心經》譯本,即為玄奘所翻譯。據聞,玄奘立志西行前,就多方學習梵文,曾有一西域人教持《心經》。早在姚秦時,鳩摩羅什法師已將《心經》譯出,全名為《摩訶般若蜜大明咒經》,第一句即譯為「觀世音菩薩……」,可見在當時,觀世音菩薩早已是人們心中守護的代名詞了。
據《大唐西域記》提及,玄奘在途中偶然經過一寺院,在此見到了一尊佛像,此佛像為「Avalokiteśvara」,音譯為「阿縛盧枳低濕伐羅」菩薩。「阿縛盧枳多,譯曰觀;伊濕伐羅,譯曰自在。舊譯為光世音,或云觀世音,或觀世自在,皆訛謬也。」
就梵文語法而言,Avalokiteśvara真正的字義應為「觀自在」。但菩薩聞聲救苦,千處祈求千處現的觀世間音形象,卻也是幾千年來,華文地區苦難人們的心中,難以撼動的撫慰與撐持。
儘管「觀世音」菩薩這個名詞,已被大家所普遍使用。但我們對玄奘法師所指出的原義,也應該有所了解。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