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在法在
戒律如何研讀



請先跟著我念:「稽首禮諸佛,及法比丘僧,今演毘尼法,令正法久住。」
 
各位法師慈悲,阿彌陀佛!今天在這裡與大家結緣,實在很殊勝。這次營活動的名稱為「香港出家毗尼營」,由香港佛教慈慧務中心主辦,佛哲書舍協辦,提供我們研討戒律的機會。在這裡感謝主辦單位促成這次的因緣,並提供食宿,讓大家能夠安心地一起研討戒律,因緣殊勝,我的心中充滿感激。
    
研讀戒律的條件     
﹝克服語言文字的障礙﹞

這次講戒主要講《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記》,同時配合著《四分律藏》,會帶著大家一起研讀。你們之中有看不懂繁體字的同學嗎?若要研讀漢系律典,可能要先學著看繁體字。我在台灣主持的香光尼眾佛學院,有不少外籍學僧,他們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印尼、越南等地區,他們的華文已用簡體字,但現在這些國家的僧眾,想辦法到漢系佛教的地區求學,學習華文佛典。漢系佛典有最完備最豐富的律藏文獻,如果能夠悠遊其中,實在是我們的福報,希望大家能善用福報。

要研討戒律,語言或文字的障礙必須要克服。一九九六年,我曾經在印度菩提伽耶,即佛陀成道的大塔處講四分律比丘尼戒,當時舉辦了「西方尼僧生活營」,有來自德、法、英、美、紐、澳等十八個地區的比丘尼參加,其中也有印度、日本、韓國等亞洲地方的比丘尼,大約百餘人。這些比丘尼,尤其是一些歐美人士,她們在藏傳的系統出家,很想聽戒,很想知道「佛陀告訴我什麼?」「我怎麼過比丘尼修道生活?」「活在廿一世紀,可以為人們做什麼?」她們需要瞭解,雖然受了比丘尼戒,心裡還是覺得不踏實,不知道如何過如法的比丘尼修道生活。因此,她們組成「西方尼僧生活營」,在佛陀成道處共同來研討戒律生活,希望我能帶她們研討。當時,我講漢語〈普通話〉,然後請人口譯成英語。口譯成英語後,德國人不一定聽得懂英語,日本人也不一定,英國統治過的印度尼僧就聽得懂英語嗎?也不一定,好像在一個國際村裡,各說各話。我還是只能講普通話,口譯成英語,其他就各自想辦法了。這次講戒,很抱歉,我也只能講普通話,大家下課後,彼此互相幫助,如果聽不懂,私下再找人幫忙口譯複習,但至少有律藏華文本可以閱讀。
     
﹝回到佛陀的根本精神來了解﹞
 
這次一起研讀《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記》〈以下簡稱《戒相表記》〉,不在求多,而在深刻地了解。例如要了解某條戒由單,從《戒相表記》是不足的,得回到當時的時空背景,一起來研讀制戒的緣起,進而從制戒緣起中掌握這條戒的根本原則。研討戒律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踐行修道生活,是為了要知道如何落實,因此,我們以主題分組討論的課程設計,共同來研討戒律跟現在生活的差距。

記得在「西方尼僧生活營」,各國的比丘尼,每每聽完一條戒之後,常常表達他們在踐行上的差距困難,他們的困難是什麼?他們說最多的是:「從早上起床後,課誦共修,接著是為人開門,做事還得趕快,老是糊裡糊塗。因為對戒律不懂,只能聽師父或上師使喚,師父辛苦,個人也辛苦,但總不能一直這樣下去。」因此自問:「什麼是戒律的修道生活?我能做什麼讓自己更像出家人,而且是過著戒律的生活呢?」所以,藉著這次研戒的機會,你們可以提出問題,我們再來討論戒律上是怎麼說的。其實戒律與我們的生活應該是非常貼近,不要認為自己都不懂,都不會。

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麼不講百丈清規,不講中國祖師的共住規約,卻要講四分律比丘尼戒?我想學習應有其次第。在佛教的倫理裡,我們稱為比丘尼,比丘尼的身份從那兒傳下來?是從我的師父、和尚阿闍黎、祖庭、從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所以,要了解比丘尼身分,就得先回到佛陀的教導。每一家的祖庭都不太一樣,但我們同樣都是從佛陀那兒流傳下來。所以,要了解佛教的修道生活,我主張必須先回到佛陀的法與律上來了解。
 
為什麼這麼主張?舉個例來說,現在各各系統的佛教都在台灣相互交流,非常密集。像拜佛,我們是站著拜三拜,但緬甸佛教是跪著直接磕三個頭,拜三拜再站起來,藏傳的拜法又不一樣,那種拜佛方式才是正確?之前我到泰國訪問,他們說:「你們漢傳的僧人都沒穿袈裟、男女共住、沒持過午不食戒、你們開車。」或者「你們都不持戒。」那時,我內心感到納悶:「我們怎麼會沒有穿袈裟呢?所謂的不持戒就是這麼說的嗎?」

他們說漢系僧人沒有穿袈裟,我們什麼時候會穿袈裟──法衣?上殿、過堂、誦戒或聽法時穿,那我們是不是袈裟離身?什麼才是不能離身的?我說是戒律,戒律不能離身,可是穿在身上表法的法服,會不會因為各國不同的國情而有所不同?所以持戒的表達方式,有時會因應時代或當代的文化背景而有差異,這一切都必須先回到佛陀的法與律,再對應到自己現在的作法來檢討,方能了解差距在那裡。
 
這其中可能會有很大的差距,但我還是會堅持漢傳的作法。例如漢傳僧人穿長褲,韓國、越南的僧眾都穿長褲,其他藏傳、南傳卻穿下裙,孰是孰非?我說:「我所穿的就是。」他們的袈裟是常服──他們全部的衣服,吃飯、睡覺、作務、打坐、出外都得穿著,不像我們還有另外一套的漢服──短褂、中褂、長褂、海青、僧襪、僧鞋〈樣式差不多,只是顏色是五顏六色,各系佛教團體常說漢僧,對顏色是匪夷所思〉。所以,在漢系佛教的世界裡,我認定這套漢服加上袈裟,就是不能離身,代表僧人的服裝。這是儀式,有些儀式已中國化,怎麼看待這些差異?我們還是先回到佛陀制定戒律的規定上。
     
﹝知輕重本末、掌握原則﹞

現在是廿一世紀,我不想改變你們的生活方式,也不想改變我的生活方式,別人說我腦袋瓜裡的想法很新鮮,但我的行為卻是相當固執,因為我對自己的信仰──佛教的比丘尼──有我的堅持。自己是佛教的、是僧人、是比丘尼,而且是現代的比丘尼,這樣的堅持是要知其本末重輕、先後。有傳承、有根據、有先後,掌握原則,不流於浮泛、浮誇、俗氣,曉得自己在做什麼,眼光才會深遠,不是跟著迷迷糊糊,跟著迷迷糊糊叫迷信。
     
研讀戒律的態度

所以,研討當中,若有一些爆破或刺耳的說法,這些都是依資料來檢討,比對佛陀當初制戒的緣起、祖師的註釋、常住的作法,並思索自己現在應該怎麼做,這是學著整理、檢討什麼是戒律生活。因為那是自己的生活,基本態度是認識佛陀怎麼說,祖師怎麼說,現在怎麼做,我怎麼解釋,不要說自己的這一套就全部等於佛陀的那一套,這有根本和方便的不同。我們學習了解戒律的說法,現在如何看待,了解那是自己對佛陀戒律的解釋,戒律、法律、生活,都需要詮釋。
 
大家手邊的資料有《四分律藏》、比丘和比丘尼的《戒相表記》、戒本等洋洋灑灑十本以上的書冊,其中比丘的《戒相表記》是弘一大師宗本南山、靈芝大師的撰述和析疑,兼或補入靈峰大師的勸誡和個人私記。我們現在又重新展讀道宣、靈芝、弘一大師的資料,便可以了解中土祖師怎麼詮釋四分律的比丘、比丘尼戒律,再來談我們怎麼看待這些說法,在現代時空中如何落實生活,這些都是值得,也應該檢討的。
 
因此,當有人說:「你應該先講百丈清規!先講隨方毗尼!」我會回答:「百丈清規歷代已經更改很多次,要講那一個版本?」再說百丈清規裡,很多儀規已經更改得面目全非,例如裡面有對帝王聖壽萬歲的祈願,這是顯示國家帝王權力統治下宗教教團的儀禮。那要講什麼?還是先回到佛制,佛教源頭在佛陀,這是放諸全世界的佛教都相同的,凡是比丘尼都不可不知道的。
 
就像一般的說法:「你的執照是佛教的比丘尼,你居然不知道比丘尼要注意什麼!」個人修道深度如何,那是進一步的問題,但至少必須知道什麼叫做比丘尼,戒律生活中,有些不能跟比丘尼戒律相牴觸,一定要知道。我會將我的修道生活經驗告訴大家,也談談我的看法,因為我們是在修戒定慧三學,戒律生活不能自外於修定和修慧,自己隨著佛陀出家、受戒,做為一個比丘尼,有自己要實踐的人間關懷,而持守佛陀戒律,做到多少,做不到有多少,做不到又如何看待,都是要靜下心來檢討。
     
研讀戒律的方法次第

從今天起,我們一起讀《戒相表記》,當看《戒相表記》時,制戒緣起是省略的,我們必須先閱讀《四分律藏》的制戒緣起,尤其是止持先習,後習作持;再進入《戒相表記》的表格整理。表格化後,有關這條戒的犯相、境想、開緣、併制、兼制等條理就能清晰分明,這是符合經律論三藏的各各特性,一如大毗婆沙論所云:「素怛纜,次第所顯,謂:素怛纜中,應求次第,何故世尊此品,無間宣說彼品。若毗奈耶,緣起所顯,謂:毗奈耶中應求緣起,世尊依何緣起,制立彼彼學處。阿毗達磨,性相所顯,謂:阿毗達磨中,應求諸法真實性相,不應求彼次第、緣起、或前或后、或無緣起,俱無過失。」〈《大正藏》冊廿七〉,依據三藏特性來深入佛法,將能更快速更精確地掌握其內容與精神。

《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是弘一大師宗本道宣、靈芝大師等南山三大部重要撰述,化繁為簡、表格化、擇要整理供入門使用,是利於攜帶、查詢的工具書。無論如何,一切還是先回到佛陀的說法,必須先掌握源頭,才能深刻地了解中國律宗祖師的撰述詮釋,他們的考量、辭句的解釋,又如何針對當時的弊病所提出的針砭,以提攜、策勵僧人。
 
《戒相表記》有二本,一是比丘戒、一是比丘尼戒。前者是弘一大師在民國十年整理的,後者是北京通教寺勝雨比丘尼在民國三十三年依前者的格式架構整理的。這兩本有相同也有不相同,兩本的序及凡例都要讀,以了解這兩本的著作大意。目前我們需要同時拿兩本對讀,為什麼?因為有些比丘尼戒,是與比丘戒同制,同制部分的制戒緣起,就必須要去閱讀比丘的戒條律文。至於閱讀比丘的戒律會不會覺得不如法?這是採律藏研讀的必然次第,因為有些戒律的制戒緣起不是在比丘尼這部分,而是在比丘那部分,二者同制,所以會有相同的戒條。

再者,從佛教教團的發展史來看,比丘僧團先成立。如果我們從阿難的年齡推算,阿難,譯為慶喜,在佛陀成道的那天出生,他出家時,至少廿歲,等阿難再請求佛陀讓比丘尼出家,成立比丘尼僧團,如此,比丘尼僧團至少晚比丘僧團廿年;若論制戒的時間表是佛陀成道後十二年。或從須提那子的犯戒因緣開始制第一條戒,那麼比丘尼戒律的制定也晚比丘僧團八年。所以,某些作法、制度跟戒律,當時是怎樣的運作,以及這些戒律的互動關係,都必須回到比丘律藏或比丘的《戒相表記》去了解,然後,再回來看比丘尼戒的部分,才能了解這中間另有差異。
     
管理時間、管理自己

這次本來要依結界羯磨做結界儀軌,因為弘法精舍這裡已先住有常住的比丘與男教授,因此,結界是不如法的。在因緣不具足時,我們就念大悲咒繞場一週灑淨結界,在寶華山傳戒的結界也是用這樣的方式。

我們在這個界內研讀戒律,從二月二十日到三月三日期間,請大家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行為、動作。其實,持戒律的生活是從管理時間開始,時間是有腳步的,什麼時間吃飯,像非食時、一坐食等戒條規定,都是跟時間有關係。清楚目前的作息、規矩、吃飯時間、外出給假的時間,若要「說欲」表白就自己去填單。遵守進退規律就是持戒的開始,為什麼?由自己管理自己,從自己先開始,不是管他人,給自己慈悲也給別人慈悲。慈悲在那裏?不吃要說,要吃得知時,居士為我們準備齋食,我們用完齋讓他們好收拾。居士發心護持成就大家研討戒律,這是很大的功德,我們也讓居士成就,這就是慈悲。佛教的持戒有理性的部分,也有虔誠、情感的部分。信仰既要智慧,更要慈悲處理。
     
持戒從皈敬三寶開始

每次上課前,都要先祈請:「稽首禮諸佛,及法比丘僧,今演毗尼法,令正法久住。」這是戒本的開始,也是持戒的終極意義──正法久住。回向時我們會念「我今說戒經,所說諸功德,施一切眾生,皆共成佛道。」你們將這兩個偈頌背起來。稽首是皈敬,皈敬四不壞淨,也就是佛、法、僧和戒律,對三寶和戒律的信仰和遵守,是證入清淨,永不退悔的信仰,又稱四證淨。信仰,持守所有的戒律,都是從皈敬,從三皈依與戒律開始,這就是修三學的開始,也是淨化身心的開始──追隨佛陀,我願意持守淨化自己的佛法和戒律毗尼。所以,研討戒律,我們也就從背誦「稽首禮諸佛」這個偈頌開始,你將可以知道如何貫通所有的戒律,而且與生活完全的結合。
 
信仰從皈依佛、法、僧、戒律開始,而所制定的戒律是各有制戒緣起,研讀戒律,一切都先回到佛制,再來研讀祖師的註釋。我們持戒、學戒,所有功德普皆回向,要感謝居士們的護持,除提供齋食外,還有他們的慈悲布施時間,事前就先來準備場地、經書、設備等,感謝他們的發心──願正法久住。
 
最後,我們一起回向,請跟著我一起念:「我今說戒經,所說諸功德,施一切眾生,皆共成佛道」。〈本文為悟因法師於「二OO四年香港出家毗尼營」的開營講演,文內標題為編者所加。〉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