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065 期
2001.03.20
釋悟因
談戒說律戒律是生活型態的選擇
如果我們不明白戒律,往往就會以為戒律的規定對女眾特別不公平,其實戒律所規定的內容,只是說明女眾自身的限制,因為戒律的制定,與性別、修行有關。
修行的生活有很多種,其中一種是雲遊天下,睡樹下、洞穴,好不逍遙、灑脫!可是,女眾永遠沒有這種機會,因為那是男眾的世界。女眾要考慮自身的安全問題,睡樹下、洞穴,雖然是一種去除對住處貪愛的修行方式,但對女眾而言,並不適合。
我們研讀戒律時,會發現某種生活型態,不免讓人心嚮往之,這時就要忖度一下,女眾這樣做可以嗎?如果不行,又是為什麼?是戒律規定限制的嗎?
一九九六年,我在印度菩提伽耶「西方藏系女眾戒律生活營」講解比丘尼戒,很多藏系西方尼眾提出質疑:「為什麼女眾不可以裸露胳臂?男眾都可以呀!」藏系比丘尼的傳統已失傳多時,由於達賴喇嘛流亡海外,很多西方女眾於是接觸佛教,而發心出家。傳統上,藏系比丘的穿著裸露胳臂,女眾的穿著服式也隨比丘一樣裸露胳臂。然而,比丘尼戒中有規定:比丘尼要穿「護肩衣」,不穿「護肩衣」就犯波逸提,也就是說比丘尼不能裸露胸、背、胳肢窩、胳臂。
如果我們不明白戒律,往往就會以為戒律的規定對女眾特別不公平,常聽到有人提出質疑:「為什麼男眾可以這樣做,而女眾就不可以?這太不公平了!」但如果深入去思索,就會明白,其實戒律所規定的內容,只是說明女眾自身的限制,並不是要特別歧視、貶抑女性,因為戒律的制定,與性別、修行有關。
我們必須了解,對女眾而言,持守戒律時,最要緊的事是「保護自己」,而不是一直質疑為什麼「女眾不可以這樣」、「女眾為什麼一定要那樣」。但也不是盲目地執持不放,不知因地制宜,不知掌握佛陀制戒的精神。我們持戒時,一定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尋求一個中道、合理性的作法。
戒律其實與生活密切相關,有它的理論與實踐層面。在實踐層面,有它的可行與不可行。可行的部分,就要進一步探求為什麼要這麼做?它要解決什麼問題?在這條修行的道路上,如果你像探險一樣,充滿好奇,在你閱讀經律時,一面與現實生活映照,不斷地思惟、對話,便會發現戒律與修行之間所隱藏的奧妙。
《佛遊行經》是佛陀臨涅槃前最後遊行的記錄,記述佛陀如何關懷世間,最後走向涅槃。佛陀的涅槃,不是死亡,是走向煩惱止息的境界,所以稱為「善逝」、「好去」。我很喜歡這部經,它讓我思考:「我如何走過這一生?」在研讀戒律中,我更常思考這個問題,因為生活型態的選擇,便是自我修行生命的呈顯。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