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077 期
									
										2004.03.20
										佈達園師資組
									
								
								見聞現場佈達園裡學三寶 
								佈達園裡學三寶,佛寶、法寶、和僧寶, 佈達園裡樣樣好,法師、老師、同學好, 善行、智慧和慈悲,大家一起來做到。
	兒童的佛法僧
	佈達園兒童佛學實驗課程,以三年為一整體,依循著佛、僧、法的主軸架構,帶領小朋友快樂自在地認識基礎佛法。並透過佛法自覺覺他的生命教育,建立兒童良好的人生觀、合宜的行為及自我表達的能力。
	本文以年度課程教案——「法」為例,先綜觀十八週的單元課程,接著鳥瞰十善法的教案設計,然後詳實地深入緣起法的教學,與大家分享這片開放純淨的園地。
	「法」課程單元
	第一週  法的開端:相見歡
	第二週  法的開端:佛與僧的回顧
	第三週  法的歷史編年
	第四週  因緣法:小小種子說法
	第五週 自然所說法:自然萬物與環境保護
	第六週  科學所說法:科學探討找佛法
	第七週  十善法:身體的善——佈施
	第八週  十善法:身體的善——珍愛生命
	第九週  十善法:嘴巴的善——誠實
	第十週  十善法:嘴巴的善——口吐蓮花
	第十一週  十善法:心理的善——忍耐
	第十二週  十善法:心理的善——蓮花般的慈悲
	第十三週  經典傳世:華嚴經淨行品
	第十四週  經典傳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第十五至十八週  總複習
	學習十善最樂
	十善法是自利利他的身、口、意展現,合於社會的道德軌範,同時也是佛法修行的基礎。在佈達園十善法的教學單元中,藉由不同的活動參與,引導小朋友們親觸自心的良善美好,進而能在家庭與學校的日常生活中,熏習並加深這些美好的特質,自然地成為一生的好習慣。
十善法教學設計
	〔善的行為〕
	單元名稱:身體的善——珍愛生命
	單元目標:
	(一)說明人與動物的關係,及利用影片欣賞,使小朋友們了解愛護及保護動物生命,是人類的責任。
	(二)透過生活事例說明珍愛生命的意義。
	教學流程:
	(階段一)時間五十分鐘 
	◎具體行為目標
	能認識其他物種與人類一樣,有求生存的本能與權利。
	◎活動內容
	1.影片欣賞——怪醫杜利德或卑微的沈默。
	2.觀後感分享——強調身體的善、珍愛生命及保護動物。 
	(階段二)時間五十分鐘
	◎具體行為目標
	能了解尊重他人的生命,與愛護自己的生命是一樣地重要。
	◎活動內容
	1.珍愛生命的生活舉例——欣賞導讀周大觀詩集。
	2.我的感動與學習——繪畫及寫詩。
	〔善的言語〕
	 單元名稱:嘴巴的善——誠實
	 單元目標:
	(一)透過繪本說明真誠說實話(得到真快樂)的意義。
	(二)引導在角色扮演活動中,真誠地表現自我。
	教學流程:
	(階段一)時間五十分鐘
	◎具體行為目標
	了解故事內容之精髓、要義。
	◎活動內容
	1.繪本導讀——用愛心說實話(格林出版社)。
	2.朗讀繪本並提問。
	3.生活舉例——換句話說。*
	(階段二)時間五十分鐘
	◎具體行為目標
	能主動扮演及欣賞他人表演。
	◎主題活動
	小小劇場——用愛心說實話。
	〔善的意念〕
	 單元名稱:心理的善——忍耐
	 單元目標:
	(一)透過活動體驗忍耐的養成不易,及感受殘障者的辛苦。
	(二)利用繪本進一步認識殘障者世界。
	教學流程:
	(階段一)時間五十分鐘
	◎具體行為目標
	能實際參與體驗活動。
	◎靜坐——比比忍耐功夫。
	◎主題活動:
	1.體驗活動——體驗盲者與導盲者。
	2.分享與討論——我是盲人的感受;導盲者的犧牲與心聲。
	(階段二)時間五十分鐘
	◎具體行為目標
	能正確唱出忍耐歌。
	◎暖身活動——唱遊。
	◎主題活動
	1.繪本導讀 ——我的妹妹聽不見。
	2.教唱忍耐歌(國、台語)。
	因緣是什麼?
	佛教根本教義就是因緣,或稱為緣起。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是由不同條件組成而產生,絕非自然或偶然。了解因緣,能增進小朋友觀察事物的智慧,並且能從了解世間相依互存的關係中,學習謙虛與感恩,願意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更積極、樂觀地參與團體,建立關懷自他的人生觀。
	因緣法教學設計
	〔生活中看因緣法〕
	 單元名稱:小小種子說法
	 單元目標:
	(一)認識因緣法三大特性——果從因生、事待理成、有依空立。
	(二)能夠利用生活事例說明因果關係。
	教學流程:
	(階段一)時間五十分鐘
	◎具體行為目標
	1.知道果從因生的邏輯概念。
	2.知道「緣在因果關係中的角色。是因為有(A),加上(B)的緣故,所以產生結果(C)。」
	◎活動內容
	 1.疊疊樂、肥皂泡、水彩魔術
	▲上課一開始,老師吹起漫天的肥皂泡泡,小朋友難免去捕抓,或自動破滅。
	老師發問:「啊!老師吹的肥皂泡泡怎麼都不見了呢?」
	小朋友說:「被打掉了、碰到桌子破了。」等等回答。
	老師發問:「老師吹了好多肥皂泡泡(配以板書畫泡泡A因),最後都破了(C果),中間發生了甚麼事呢?(B緣)」
	小朋友會七嘴八舌地說出他們的意見。
	老師發問:「那我們再來想想肥皂泡泡怎麼出現的呢?」
	老師提示:「因為老師手上有一罐(肥皂泡泡水)(A),對了!然後,加上(用嘴巴去吹)(B),結果肥皂泡泡就生出來了(C)。」
	▲疊疊樂是因為不斷地抽取、疊高,加上不平衡的原因,結果崩落了。
	▲水彩魔術是將各色顏料事先塗抹於寶特瓶蓋內,在小朋友面前將清水變成彩色的八功德水。協助小朋友分析「因」——事先塗顏料在寶特瓶蓋,「緣」——用力上下搖晃寶特瓶,「果」——寶特瓶內的清水變色。所以,魔術也是有因緣果的。
	2.因緣果繪本導讀《米羅和發光寶石》
	《米羅和發光寶石》是描述一隻住在海島的老鼠——米羅,一天他發現了會發光、亮晶晶的石頭,他興奮地告訴其他老鼠。其他老鼠也開始挖掘地道,採集發光寶石,故事就此分化成兩個不同的結局。其一,每隻老鼠在地道裡挖得寶石,也回填一般的石頭;於是老鼠們的家不再暗不見天日了;其二,老鼠們卻貪婪地開挖地道裡大量的寶石,將自己的窩裝飾得金光閃閃。而故事的結局,這座老鼠們生存的海島終於被貪婪的掏空,崩塌沉落海中……
	▲藉由《米羅和發光寶石》,與小朋友討論一樣的故事開頭(A因),為甚麼有不同的結局呢(C果)?因為中間的(B緣)不相同——小朋友更清楚(因)加上不同(助緣),便產生不同的(果)。 
	(階段二)時間五十分鐘
	◎具體行為目標
	1.能說出繪本圖中的意思。
	2.能舉出因緣果的例子。
	3.能以繪圖表達因緣法三者的關係。
	◎活動內容
	1.繪本導讀《十顆種子》
	《十顆種子》被播種在田園中,每翻一頁便有著不同的變因而損失一顆種子(例如:被鳥兒吃掉、因貓兒在田園中刨土而損傷、被小朋友不慎奔跑踐踏等等)
	2.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3.因緣法生活舉例(學生發表)並加以圖像化。
	老師發問:「小朋友你還知道哪些事情?這些例子其中包含了因緣果?想一想並且把你想到的例子畫成圖畫式的三格漫畫。」
	小朋友說:「就像吃糖果加上不刷牙,就會牙痛蛀牙看醫生。」等等例子。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