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光尼僧團 紫竹林精舍 小學心智教學報導(一)
看佛陀說情緒

佛陀會生氣嗎?是誰惹我生氣的?快樂會永遠存在嗎? 志工老師們在上課前,從經典中爬梳整理,與您分享「EQ」高手 ──佛陀的情緒管理。



 
前言
 
佛陀怎麼面對生活中喜怒憂悲的情緒?佛法裡對情緒又是怎麼面對的?心智教學透過經典的爬梳,以情緒為主題,從四個範疇來研討如何結合佛法與情緒管理,我們以「看佛陀說情緒」為主軸,在教學上不僅引導觀念,更著重同學自我情緒管理,以培養成熟健康的人生觀。今特將志工團討論過程整理,與大眾分享。
 
討論重點
 
「看佛陀說情緒」討論過程是從四個範疇 ──何謂情緒及影響情緒的來源、情緒的調伏、情緒的主人、靜坐與情緒 ∣引導同學探索情緒的發展與管理。而課程進行則分六個小主題,即佛陀會生氣嗎?〈面對他人的情緒〉; 你現在心情好嗎?〈佛法中的情緒概念〉;到底是誰惹我生氣的?〈情緒的緣起〉; 給我快樂其他免談?〈情緒的本質:苦、無常、不自主〉;我的喜怒哀樂〈做情緒的主人〉; 覺察力的培養〈靜坐與情緒管理〉。以下即是志工團授課前從佛典中探討這六個主題的思考點。

佛陀會生氣嗎? (EQ高手)
 
講到情緒其實最令人好奇的是佛陀會生氣嗎?當這樣問佛陀:「世尊,您會生氣嗎? 」他會怎麼回答呢?佛世時,真的有人這麼問佛陀,故事的發展是這樣的: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年少賓耆迦婆羅門來詣佛所,於世尊面前作麤惡不善語,瞋罵呵責。〈有少年辱罵佛陀〉爾時,世尊告年少賓耆迦:「若於一時吉星之日,汝當會諸宗親眷屬耶? 〈你在吉祥之日會跟你的親友聚會吧〉」賓耆白佛:「如是,瞿曇 〈是的〉。」
 
佛告賓耆:「若汝宗親不受食者,當如之何 ?〈如果食物不被親友接受的話,要怎麼辦?〉」
賓耆白佛:「不受食者。食還屬我。 〈食物不被接受,食物還是屬於我的。〉」
佛告賓耆:「汝亦如是。如來面前作麤惡不善語,罵辱呵責,我竟不受。如此罵者,應當屬誰?〈你現在也是這樣,在如來前辱罵呵責,我終不接受,像這樣的罵,應屬於誰的。〉」
賓耆白佛:「如是瞿曇。彼雖不受,且以相贈,則便是與。〈如果是這樣,他雖不接受,但我已送出,就算你的了。〉」
佛告賓耆:「如是不名更相贈遺,何得便為相與? 〈這不叫互贈,也不叫互給。〉」
賓耆白佛:「云何名為更相贈遺,名為相與?云何名不受相贈遺,不名相與? 〈什麼是互贈,什麼是不互贈?〉」
佛告賓耆:「若當如是,罵則報罵,瞋則報瞋,打則報打,鬥則報鬥,名相贈遺,名為相與。若復,賓耆,罵不報罵,瞋不報瞋,打不報打,鬥不報鬥,若如是者,非相贈遺,不名相與。 〈如果你瞋我、打我、鬥我,我也對你瞋、打、鬥,這叫做互贈。如果你瞋我、打我、鬥我,我沒有對你瞋、打、鬥,這不叫做互贈。〉 」
賓耆白佛:「瞿曇,我聞古昔婆羅門長老宿重行道大師所說 ,如來、應、等正覺,面前罵辱,瞋恚訶責,不瞋不怒,而今瞿曇有瞋恚耶 ? 〈我曾聽有德望的人說過,在如來面前辱罵呵責,如來是不瞋不怒的,而佛陀你現在,會生氣嗎?〉」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無瞋何有瞋?正命以調伏,正智心解脫,慧者無有瞋。以瞋報瞋者,是則為惡人;不以瞋報瞋,臨敵伏難伏,不瞋勝於瞋 ,三偈如前說 。」
 
爾時,年少賓耆白佛言:「悔過,瞿曇。如愚如癡,不辯不善,而於沙門瞿曇面前麤惡不善語,瞋罵呵責,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這時少年向佛陀道歉,後悔地說:「我真是愚癡,竟然不明是非地在如來前辱罵呵責。 」然後歡喜地禮敬而去。〉〈《雜阿含一一五二經》〉
 
這就是佛陀面對他人的情緒挑釁時,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不去回應對方的無理取鬧,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而佛陀不但沒有以瞋報瞋,還以法為贈禮,讓對方明白不瞋勝於瞋的道理,調伏了對方並讓對方歡喜而去。用現代語言來說,可以說佛陀是一位真正的「EQ 高手 」。

你現在心情好嗎?(佛法中的情緒概念)
 
當問起:「你現在心情好嗎? 」人會怎麼形容呢?可能會說我覺得「有點不舒服 」、「難過 」、「很不爽 」、「很輕鬆 」、「很高興 」、「很hi 」、「沒有感覺 」、「無聊 」、「不知道 」。情緒的型態是那麼多樣,有些跟身體有關,有些跟心理有關,強度也不同。不容易一一區分,甚至當某一情緒來臨時,我們的回答可能是「我不知道 」、「不會形容 」。所以要認識自己的情緒,要先知道情緒是什麼、像什麼,否則很難掌握。
 
佛典中有關情緒的說明,以五蘊中「受 」蘊的意涵最為接近,如印順導師於《佛法概論 中所說「受蘊:受的定義是『領納』,即領略境界而受納於心的,是有情的情緒作用。如領境而適合於自己身心的,即引起喜樂;如不合意的,即感到苦痛或憂愁。 」佛陀在《雜阿含經中解釋受時,有這樣的說明:
 
佛告優陀夷:「我有時說一受,或時說二受,或說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乃至百八受,或時說無量受。云何我說一受?如說所有受,皆悉是苦,是名我說一受。云何說二受?說身受、心受,是名二受。云何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云何四受?謂欲界繫受、色界繫受、無色界繫受,及不繫受。云何說五受?謂樂根、喜根、苦根、憂根、捨根,是名說五受。云何說六受?謂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比如是無量名說,是名說無量受。」〈《雜阿含經六八經》〉
 
受蘊雖有多種,在佛經常區分為「苦 」、「樂 」、「不苦不樂 」這三類的情緒感受,當順己意〈順境〉即引起「樂 」受,例如愉快、高興、輕鬆、幸福、滿足……;當不順己意 〈逆境〉即引起「苦 」,例如焦慮、憂愁、悲傷、緊張、憤怒、恐懼……,而「不苦不樂受 」,即不會引發苦樂感受的情境,可能覺得平淡、無聊,或者冷漠、渾渾噩噩等。認識這些情緒的分類,也引導同學對自己情緒做分類,這將有助於覺察力的訓練。

到底是誰惹我生氣的?(情緒生起的原因)
 
當制止小孩吵架時,常會聽到這樣的對話:「你怎麼可以打人? 」「活該!誰叫他惹我生氣 」「他怎樣惹你生氣? 」「他把我的玩具弄壞了。 」「弄壞了,再買一個新的就好,有需要生氣打人嗎? 」這段對話可以引領我們更深一層的思考,生氣打人的情緒為何會生起?是吵架的人還是玩具引起的?於是,我們必須進一步來探討情緒生起的過程。
 
種種的情緒感「受 」源自於何處呢?是別人或是外境造成的?是那種種的美色、惡聲、妙香、腐味、細滑觸、另類想法等,這令人又愛又惡的六塵嗎?還是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被迷惑了,不該看的亂看或不該想的亂想?或者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心智,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煩人而無法管理的種種情緒,到底是誰惹的禍?經典中佛陀曾經這麼說:
 
云何色集?受、想、行、識集?緣眼及色眼識生,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如是緣耳、鼻、舌、身、意,緣意及法生意識,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如是乃至純大苦聚生,是名色集,受、想、行、識集。〈《雜阿含經六八經》〉
 
「受 」蘊係源自於「六根 」對「六塵 」時產生「六識 」,三者和合之感「觸 」,我人因迷昧於自身的覺「受 」就生出了貪「愛 」或厭惡的心態,接著就做出種種的不善法,增長我執。上課時,我們會將情緒感受發生的過程以表圖方式展現:

情境→觸感→覺受→想法與行為→偏見與執著

同學在聊天

耳聞聲

跟我有關

不舒服

真不要臉

懷恨在心

他是我的敵人

同學在聊天

耳聞聲

跟我有關

有趣、不在乎

也想聽

加入討論

我們是朋友

觸(六根對六塵生六識)

※,此心行不一定是直線的過程

 
從情緒的生起過程發現,情境引發情緒感受,大都取決於自我的認知,因此,每個人面對同一情境的感受會不同,甚至同一人面對同一情境,不同的時間也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我們會在這一點上引導同學,了解情緒感受是很自我中心的〈我執〉、不是固定的〈無常〉,如果能正確地覺察到情緒的生起原因及連帶反應,即可體會認識情緒來源的重要性。
 
給我「快樂 」,其他免談?(情緒的本質)
 
要是人生只有快樂多好,可是快樂會永遠存在嗎?會有不變的「樂 」受嗎?在《中阿含經中有這麼一段有趣對話:
梵志語曰:「瞿曇,何言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耶?瞿曇,當知若愛生時,生喜心樂 。」〈瞿曇為什麼你說當愛生起時,便會生起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呢?你應該知道有了愛時,便會生起喜樂之心才對。〉
世尊如是至再三告曰:「如是,梵志!如是,梵志,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世尊再三強調愛生起時,便會生起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後來這件事傳到國王那裡,國王對佛陀的說法有疑惑,便去請教皇后末利夫人。〉
 
末利問王:「於意云何,為愛我耶?」 〈國王您愛我嗎?〉
王復答曰:「我實愛汝 。」
末利復問:「若我一旦變易異者,王當云何 ?」〈如果我變心或病或死時,你會如何?〉
答曰:「末利,若汝一旦變易異者,我必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
末利白曰:「以此事故,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所以當愛生起時,便會生起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中阿含經》二一六經〉
 
國王的認知與大家一樣,跟自己喜愛的人或物能常相廝守,是多麼快樂與幸福 〈樂受〉,怎麼可能會愁眉苦臉甚至哭泣呢?這段故事表示樂受也會帶來苦受,苦來自我們執取 ∣希望永遠不改變,但世事如何不變動,快樂也可能是痛苦的原因。受蘊的本質是變異的,不管樂受還是苦受,都會改變,如同佛陀所開示的:
 
佛告阿難:「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雜阿含經》四七四經〉
 
教學時,我們會將情緒本質的重點放在「無常」,即感受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堅實,快樂會消逝,痛苦不如意一樣也會過去,一點失敗挫折難免,不要耽溺在痛苦的情緒中,抬起頭來迎向未來才是最重要的。
 
如實面對情緒 (做情緒的主人)
 
有段描述自己情緒的文字寫著:「儘管我快五十歲了,我其實還是像個少女一樣,也會驚慌失措、也會傷心喪志,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我畢竟還是可以像個少女一樣,從一本小書中找到安慰、找到力量 。」不論是大人或是小孩,都會有情緒,情緒的管理一樣需要學習,在情緒的處理上,大人不一定就比較成熟。問起現代的小學生:「你快樂嗎? 」答案往往令人意外的,雖然豐富的物質享受讓「生理的感受 」〈身受〉無憂慮,但這並不意味「心理的感受 」〈心受〉就能夠得到快樂。雖然如此,身心還是彼此影響,身體的病痛也會影響心情,如久病的人因身體的痛苦,心情沮喪,甚至選擇自殺逃避。或者像肥胖的人以吃的滿足感來填補內心的空虛,一樣都是身受牽引心受。面對身體感受牽引心理感受部分,佛教中有很清楚地探討:
 
「以彼愚癡無聞凡夫不了知故,於諸五欲生樂受觸,受五欲樂,受五欲樂故,為貪使所使;苦受觸故,則生瞋恚,生瞋恚故,為恚使所使。於此二受,若集、若滅、若味、若患、若離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生不苦不樂受,為癡使所使。 」 〈《雜阿含經》四七○經〉
 
當身體有樂受時,就會引起快樂的情緒;當身體有不舒服的感受時,就會引起不滿或憤怒的情緒,心受到身體的影響如此之大,快樂與痛苦的關鍵竟然來自感受,當了解這一點時,我們會發現心自主的能力很弱很弱。而佛法就是要教導我們如實地看到這些苦樂受的無常變化,讓心不再跟著聞雞起舞,可以自主與控制,而這就是情緒管理的作用。
 
如何才能夠面對苦樂的變化,正確調伏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呢?對此佛陀是這樣解釋的:
 
「云何受如實知?謂六受。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實知。云何受集如實知?觸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實知。云何受滅如實知?觸滅是受滅,如是受滅如實知。云何受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受滅道跡,如是受滅道跡如實知。云何受味如實知?受因緣生喜樂,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實知。云何受患如實知?若無常、苦、變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實知。云何受離如實知?若於受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如是受離如實知。 」〈《雜阿含經》四二經〉
 
以下以表格表示並標示情緒教學的重點:

七處善

如實知內涵

如實知情緒

「受」

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

能知道自己情緒的存在及特徵

受「集」

觸集

能知道情緒從何而起

受「滅」

觸滅

能知道情緒從何而滅

受滅「道」跡

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

能知道管理情緒的方法

受「味」

受因緣生喜樂。是名受味

能知道有些情緒會令人貪戀不知節制

受「患」

若無常.苦.變易法

能知道情緒起落對身心的影響

受「離」

若於受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

能知道平穩情緒的重要性及技巧

 
味、患、離三者的關係,佛使比丘《一問一智慧 》有易懂的例子:「換句話說,有個藏著鉤的餌懸在那裡,『味 』是美味的餌,勾引魚兒上鉤;藏著的鉤是『患 』,即藏在餌中危險又殘酷的惡毒力量;『離 』是那戰勝鉤、餌的善巧,為了吃到餌又能不上鉤,魚兒必須有這種善巧,這時餌再也沒有餌的功能,只是個美食,魚兒可以愉快地吞下它,而不會被鉤住。……因此,我們應該常以這五種屬性看世間。世間的一種屬性──『味 』 〈餌〉,引誘我們沉溺其中,昏昧不醒、盲目無知,看不見也聽不到其他的一切,這樣餌裡就藏著鉤,人被鉤在世間而不得逃脫,只得沉溺在世間 〈苦〉中。 」
 
課堂上我們以不同的例子將「味、患、離 」觀察的過程跟同學分享,希望能藉由時時觀察、認識自己身心感受的變化,幫助同學調伏情緒並遠離情緒變化所帶來的過患。
 
覺察力的培養(靜坐與情緒管理)
 
要如何培養如實覺知的能力呢?佛陀教導我們要常常練習禪修,寂靜自己的心,才能如實觀察身心的變化,心智教學每堂課都會安排時間,讓同學練習數息,練習將心靜下來。觀呼吸可以讓躁動不安的身心平靜下來,並能提升專注力及覺察力。當情緒激動時,氣息會變粗;緊張或驚恐時,氣息也會變粗;如果平靜時,氣息自然會變細,所以心情情緒與呼吸有密切的關係,透過觀察呼吸就更能幫助我們察覺情緒的變化。不論你是什麼身分,身在何處,每個活著的人都有呼吸,秒秒都在呼吸,隨時隨地都能夠練習,如果同學能夠每天固定時間練習數息,對於個人情緒的穩定,將有莫大的助益。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