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手札
它讓萬物發光,萬物卻不能讓它發光



老和尚不僅懂戒律,懂規矩,還很耐心,我喝了茶,剩下小半杯,涼了想倒掉,他說,喝掉。我只好喝掉。(《小四子記事》)
 
喝掉而沒有倒掉的,是那小半杯的涼茶,還是其他?
 
老和尚在禪堂裡做當值,這是個妥妥的苦差事,就是幫大家開關門,掀簾子、敲鐘板、鋪拜墊等等瑣事,從早忙到晚。本來是輪值的,但是有一段時間,因為人少,他都一直幹。我有點不好意思,就說,我替你幹,他說,這怎麼行,各幹各的。(《小四子記事》)
 
讀了這段,發現自己,要不多管閒事,要不忘了本分。
 
這些修道生活的片段,持續記錄,就成了禪門裡的語錄公案。讀起來很方便,語錄體的白話,你來我往的問答,有時直白到近乎粗俗。離經叛道的對話,這其中多數是「非理性思維」,為了要以日常生活入禪理,很後現代,也充滿了「不可思議」。
 
本期專輯「正好修行」,所帶來的即是這近乎直覺的感受—活生生的、日常社會的語言和經驗,透過悟因長老尼的拆解,明白祖師如何幫助別人截斷舊有思路,完成突破,而非提供一套可以照著做的守則。縱使許多對話是如此粗野、尖銳,滿是破壞—但全都是精神世界裡的真問題,是人所尋求的終極歸宿。
 
專欄「尼僧西行記」是本刊主編近年在中國大陸求學、參訪的生活日記,本期所刊載的是2022 年夏遊於福建泉州的見聞。這不是寺院生活的紀錄,而是與大眾或詫異或怪誕或家常的互動,其中往往也有令人莞爾一笑、若有所思的趣味。
 
無論是充滿玄機的祖師公案抑或平凡小僧的遊記,所有語言的疊加、連接與演繹,都只是盡可能為讀者標示那「充滿整個世界的東西」,是「它讓萬物發光,萬物卻不能讓它發光」的終極與真實。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