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塔見佛 開權顯實
18二佛並座

爾時多寶佛於寶塔中分半座與釋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 可就此座。」即時釋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結跏趺坐。



【講釋】
「二佛並座」是〈見寶塔品〉的重要景象。塔內已滅度的多寶如來,全身如入禪定,卻能發出音聲讚嘆,此時又分半座與釋迦牟尼佛,形成過去佛與現在佛,二佛並坐寶塔的不可思議景象。
 
其中最有趣的就是:一尊佛坐一張椅子就好,為什麼兩尊佛要同坐一張椅子呢?
 
〈法華後序〉說:「生生未足以期存,永寂亦未可言其滅矣。」句中「生生」指的是現在的釋迦牟尼佛,「永寂」指的是已經涅槃的多寶佛。這景像展現在眾人眼前,象徵意義正是「過去」銜接了「現在」,現在佛、過去佛以身示現佛法的深義;更是成就者展現「佛佛道同」,縱使成道、涅槃,還是繼續回來,再完成他的承諾與志業。
 
二佛同坐一個位置,也代表這一部經典的主軸,匯聚同一件事,此即「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時間可以曠遠,空間可以遼闊,也可以近到一把椅子上。
 
此外,這景象是有表法的,有「言外之意」,蘊含深意、智慧。
 
二佛並坐,是時代的傳承、時空的交接,大家看看,過去的佛等著現在的佛,如今眾人聚集了,過去佛在這時候有沒有講話、說法呢?都沒有,這很有趣哦!多寶佛還是讓釋迦牟尼佛說法,過去佛退了就退了,多寶佛之所以出現,是來聽經的—歷史要記住,但不要變成包袱綁在繼位者身上。
 
一佛出世,千佛護持
多寶佛來看釋迦牟尼佛,彰顯了「一佛出世,千佛護持」。成就者千古以來關心的問題都是共通的,過去佛如此,現在佛也是如此,未來佛還是如此。
 
奉獻自己,為眾生服務,這是一種福報,同時也從中修道,人的色身能夠超越跟提升,不就是要發揮身體的功用嗎?能好好運用,這才叫做智慧。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