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塔見佛 開權顯實
11初變娑婆國土

時娑婆世界即變清淨,琉璃為地,寶樹莊嚴,黃金為繩,以界八道, 無諸聚落、村營、城邑、大海、江河、山川、林藪。燒大寶香,曼陀 羅華遍布其地,以寶網幔羅覆其上,懸諸寶鈴。唯留此會眾,移諸天 人置於他土。是時諸佛各將一大菩薩以為侍者,至娑婆世界,各到寶 樹下。一一寶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果,次第莊嚴,諸寶樹 下皆有師子之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寶而校飾之。爾時諸佛各於此座 結跏趺坐,如是展轉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而於釋迦牟尼佛一方所分之 身,猶故未盡。



【講釋】
這是「初變娑婆國土」。在經典裡面,有初變、二變、三變,叫「三變淨土」。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為佛陀放光召集各個分身,十方諸佛盡皆動身前來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於是施展神通,好迎接諸佛到來。
 
如何迎接呢?「時娑婆世界即變清淨」,娑婆世界是佛陀進行教化之現實世界,一般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是高高低低,有陽光照耀,也有陰暗骯髒,有善亦有不善。眾生在此安於十惡,忍受各種煩惱苦迫,不肯出離。娑婆世界被佛光所拂照,立刻變穢為淨,清淨莊嚴。
 
此刻娑婆世界是什麼景象?「琉璃為地,寶樹莊嚴,黃金為繩,以界八道」。娑婆世界以琉璃為地,黃金為繩,整體顯得井然有序。「無諸聚落」,沒有看到村落,也沒有見到「城邑、大海、江河、山川、林藪」,而是「燒大寶香,曼陀羅華遍布其地,以寶網幔羅覆其上,懸諸寶鈴」,一片祥和清淨之景。
 
「唯留此會眾,移諸天人置於他土」,佛陀讓會眾留在原來的地方,天人則移住其他國土。
 
諸佛來到娑婆世界
「是時諸佛各將一大菩薩以為侍者,至娑婆世界,各到寶樹下。」這時諸佛帶領著一位大菩薩,作為副手,來到娑婆世界,各坐於一棵菩提樹下。「將」是「帶領」之意,「侍者」就是伺候之人。
 
「一一寶樹,高五百由旬,枝、葉、華、果,次第莊嚴,諸寶樹下皆有師子之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寶而校飾之。」這是形容極其莊嚴的景象!「諸寶樹下皆有師子之座」,「師子」梵文siṃha、又作獅子。獅子是百獸之王,經論中常常以獅子比喻佛之無畏偉大。因此稱佛之座席為師子座,佛之說法為師子吼。師子之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寶而校飾之」,寶座極為宏偉莊嚴,並用許多珍寶校飾、莊嚴。
 
「爾時諸佛各於此座結跏趺坐,如是展轉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而於釋迦牟尼佛一方所分之身,猶故未盡。」光是釋迦牟尼佛一方的分身諸佛,已遍布三千大千世界,但其它還沒有完全回來呢!大家可以想想看,佛陀這樣有多少分身,娑婆世界又怎麼容納得下呢?
 
「爾時諸佛各於此座結跏趺坐」,釋迦牟尼佛的分身諸佛,就在座位上盤腿而坐。漢系的「結跏趺坐」就是雙盤打坐。剛出家時,要練那兩條腿真夠辛苦,不但兩隻腿盤起來要與肩同寬,還要坐得挺直。那時候還會說:「如果盤不起來,就用繩子綁,不然用石頭壓。」其實不是這樣的,常拜佛、多盤腿,自然就盤得起來了。
 
無一不是佛陀放捨生命之處
「如是展轉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而於釋迦牟尼佛一方所分之身,猶故未盡」,釋迦牟尼佛一方的分身諸佛,就有如此之多,也就代表所有的三千大千世界、娑婆世界,無一不是釋迦牟尼佛弘法度化眾生之處。全都是他放捨生命,照顧每個眾生,行菩薩道所踩過的地方。
 
《法華經》獨特之處,就是三變淨土。淨土的經典裡面,也記載有佛、菩薩要成佛,必須沒有任何一個地方,不是他們放捨生命之處;也沒有任何一個眾生,是佛所放棄的。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