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135 期
2019.12.20
釋悟因
2019年越南河內紀行: 被仰望與被遺忘的4)越南文是拉丁化的文字
沿路所見的商店招牌全都是拉丁化的越南文。但在十九紀前,越南都是使用漢字。西元前207年秦漢之際,趙佗割據嶺南,建立南越國,以南海郡為中心,兼併桂林與象郡,並在今越南北方設立交趾、九真二郡。趙佗曾大力推廣漢文化,越史稱他「以詩書而化訓國俗」。但是,他所推廣的文字是秦朝小篆,這種文字並未在民間普及。西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南越置九郡,其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就是現在越南北部與中部地區,漢文化隨之全方位輸入。
此後,越南歷代封建帝王均是提倡運用漢文、漢字,在成為法國殖民地之前,漢字都是越南國家的正式文字。越南許多史學、文學著作都以漢字寫成,至今越南民間過春節時,仍使用漢字書寫對聯。遺憾的是,讀中文系的雄哥能看懂八、九成的簡體中文,面對刻在越南古寺的繁體中文對聯,卻唸不出幾個字。
越南還有一種「喃字」,即南國的文字,是在漢字的基礎上,在十至廿世紀初形成發展起來的,類似於日文假名,被用來表示本民族的原生詞彙。在這段時間裡,喃字是記錄民族歷史、文化的純粹越南的唯一工具。儘管如此,在越南歷史上,漢文、漢字始終佔優勢。
目前越南通用的文字是「拉丁化文字」。十六世紀初,西方傳教士陸續來到越南傳教,為了幫助西方傳教士傳教,也便於讓越南人進一步學習拉丁語,作成的《越南語—拉丁語—葡萄牙語辭典》是越南語用羅馬字表記的起源。從最初的拼音實驗到形成拉丁化文字系統,大約經歷了兩百年的時間。
法國統治越南期間,開始在越南推廣,輸入學校並稱之為「國語字」;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漢學素養極高的胡志明為了掃除文盲,下令廢除越南語的漢字,取而代之的是法國殖民政府推廣的羅馬拼音「國語字」。越語拉丁文字是一種拼音文字,讀寫基本一致,極易普及。因此,胡志明僅用三個月的時間,就在全北越範圍內完成了掃盲任務,現在的越南文字已經看不出漢字的痕跡了。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