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因法師說禪(四):  祖師西來意/馬祖道一禪師
3法無自性,三界唯心



淨穢兩邊,俱不依怙
馬祖道一禪師在提出「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後,接著開示道:
 
不取善,不捨惡,淨穢兩邊,俱不依怙。
 
這段話的意思是:不追求善,也不捨棄惡,清淨與污穢的兩個極端,都不依靠。
 
「不取善,不捨惡」,我們只想要取善,希望趕快去掉惡。很多信眾就曾跟我說:「我討厭它,想把它忘掉。」我說:「你這是在反薰自己,一直想要忘掉卻總是記得,這樣薰習的結果,反而記得更深!你現在跟我說這事,好像是怕自己忘記,還叫我幫你記住一樣。不是這樣處理的,你有方法可以淡化它的。」
 
「淨穢兩邊」就是指清淨與污穢的兩個極端。我們會想:「清淨的我要,污穢的我不要。」但清淨與污穢是自己的判斷問題,它是兩極的東西。
 
「依怙」就是「依靠」,如子女依靠著父母。古詩中說:「無父何怙?」意思是:沒有父親我要到哪裡去依靠呢?所以,馬祖勸誡大眾,不但是善惡的取捨是我們的執著,清淨與污穢的兩個極端也常是我們的執取的對象,修行心地法門,就是要「不取善,不捨惡」,而且「淨穢兩邊,俱不依怙」。
 
六祖惠能大師接受五祖弘忍大師所傳衣缽後,就立刻離開了黃梅道場向南而行。其間有許多人都想要搶奪衣缽,一位出家前俗名叫「陳惠明」的僧人也來追趕。此人原是一位武將,性格暴躁。當惠能大師到達大庾嶺時,他終於追到了惠能大師。
 
惠能大師知道有人已追趕上來了,於是將衣缽放在一塊大石頭上,說:「這衣缽表徵的是正法的傳承,怎麼可能以武力來搶奪呢?」於是隱身於草叢中。
 
惠明追趕過來,看到大石上的衣缽,想要拿起來卻有如千斤之重,怎麼拿也拿不起來。於是便大聲叫喊:「行者!我是為法而來,不是來搶奪衣缽的!」
 
惠能大師聽到後,就從草叢裡走出來,盤坐在大石上。惠明靜心了一段時間後,惠能大師對他開示:
 
不思善,不思惡,正恁麼時,如何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
 
「不思善,不思惡」就是內心不要再生起善、惡的念頭,全部都放下。
 
「正恁麼時」,就是正在那個時候,「如何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你當下的那一份不思善、不思惡的心,在那一片淨空的剎那,看看自己的本來面目如何。惠明一聽到這個,當下大悟。
 
惠能大師並不是直接說出答案,而是要對方反思:去看看自己的本來面目。「本來面目」是禪宗常用的語詞,禪宗常問:「父母未生以前的那個是什麼?」不被框定在某一時、某一刻。你一直保有小時候的樣子嗎?你一直都不變嗎?所以,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是什麼?就是你的心。現在的樣子就是現在,它隨著心念在轉。可是父母未生前的呢?就是「不思善,不思惡」,你不要分別善或惡,把這些全部放下,便會很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
 
惠能大師為惠明開示:「不思善,不思惡」,而馬祖說:「不取善,不捨惡」,對善或惡不要有所取捨,才能放下,看到自己的本性。
 
達罪性空,念念不可得
不追求善,不捨棄惡,也不依靠淨穢兩邊,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達罪性空,念念不可得,無自性故。
 
通達罪性本空的道理,它是念念都不可得的,這是因為諸法無自性的緣故。
 
「達罪性空」,看待「罪」是「性空」的,「善」也是「性空」的,我們的心時「善」時「惡」,善、惡就如同浮雲一般。而本來的心地是什麼樣子?就是「念念不可得」。
 
「念念不可得」就是指通達罪是性空時,不論善、惡、淨、穢,於剎那間都不可得。「性空」是佛法的核心。
 
「無自性故」,我們覺得固定不會變的每件事物,其實都是剎那變易的,它隨因緣或眼前的境界而轉,無有固定的實體,這稱為「無自性」。開悟者他能了知這個道理,對任何事物或境界不會生起執著。而我們則是喜歡的就抓取,不喜歡的就一直往外推,根本不了解一切諸法「無自性」的真理。
 
凡所見色,皆是見心
馬祖接著說:
 
故三界唯心,森羅萬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
心,因色故有心。汝但隨時言說,即事即理,都無所礙。
 
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唯是一心,森羅萬象的諸法,皆是一法所映現。凡你所見的一切色相,皆是見到自心。心不會獨自存在,因為外相的存在而有心,你隨時都可印證,即事即理,無有障礙。
 
「故三界唯心,森羅萬象,一法之所印」,「一法」就是我們一「心」,不論欲界、色界與無色界,所有的一切現象都是由我們的自心所映現。
 
「凡所見色,皆是見心」,你所見的任何形相、外境、境界,其實都是你的心。因為當你見到眼前的境相時,是你心在對它生起「要」或「不要」、「喜歡」或「厭惡」的區別,是心在那裡轉動著各種念頭。
 
「心不自心,因色故有」,「心」不是單獨存在的,是因外在現象的狀況而有心。此處是以「色」來代表「色、聲、香、味、觸、法」五種塵境,來代表一切物質界。我們常在五種塵境裡起各種分別,然後再造作無窮盡的煩惱。「因色故有心」,好像在分別「色」與「心」,其實都是你的「心」在運作,顯於這些境界。
 
例如你很急,是誰在急?是你的「心」在急。你很煩躁或覺得很愉悅,都是隨著「心」在映照,主人是「心」,不是「物」,不是那個境界!如果我現在坐不住,要調整的不是外在的身體或環境,而是要調整「心」。你自己在排斥什麼或不喜歡什麼,直接要處理的是你的「心」。
 
馬祖道一禪師接著教導:「汝但隨時言說,即事即理,都無所礙。」如果你看清楚主角其實是「心」,你隨時都可以印證,「事」與「理」,「理」與「事」,兩者是一體兩面的,理事將無有障礙。
 
知色空故,生即不生
 
馬祖接著說:
 
菩提道果,亦復如是。於心所生,即名為色。知色空故,生即不生。
 
這段話是說:覺悟道果的印證,也是如此。從心所生的念頭,就名為「色」。如果知道色性本空的道理,那麼「生」即是「不生」。
 
「於心所生,即名為色」,從你心中所生出來的念頭都是「色」,「色」就是所有的物質萬象,都在心裡。
 
「知色空故,生即不生」,能夠知道眼前所有的萬象都沒有自性,隨著因緣在轉,是你的心「攝取」它,它才存在。例如色相隨光線、角度而有不同,聲音則隨聲波遠近與你的心情在變化。這些塵境沒有自性,故是「空」。如果能了知目前的這些境界是無自性的,是「空」的,「生」當下即是「不生」。
 
佛教在講「生」與「不生」、「淨」與「穢」、「善」與「不善」,當下不二,都無自性。
 
著衣喫飯,長養聖胎
 
馬祖接著說:
 
若了此意,乃可隨時,著衣喫飯,長養聖胎,任運過時,更有何事?
 
因此,他說:如果了知這個意思,就可隨時印證佛法。不論穿衣吃飯,都是在長養聖胎,隨它自然運作時,還能有什麼事發生?
 
「若了此意,乃可隨時」,如果你能了解這根本的宗旨、法門的本意,你就能片刻不離自己的心念、境界,沒有心內、心外的問題,也沒有這個境、那個境的問題,隨時都在印證佛法。時間、空間無不是在這當中。
 
「著衣喫飯,長養聖胎,任運過時,更有何事」,你的各種威儀、行為、活動都在長養聖胎,都在培植福德因緣,無一例外。
 
「任運」是什麼?是指自然而無造作的。「任運」的意思非常活潑,是以你的心念為主,隨著自己的心念,自然地運作。我給我們的齋堂取名為「任運齋堂」,就是沒有限制你要吃什麼,喝湯、吃飯,我供應什麼任君選擇就稱「任運」。
 
你的福報如果只有如此,而你卻過度強求,也難如願啊!「任運而生,任運而不生」,就是如此。你知道你的身體是否已經毀壞,可用或不可用,該走就走了,那就是任運自在。或是你是否有吃飽,自己應該知道吧!自己就安頓在自己的身心上,心外沒有任何一件事,如此隨順於自然,所以還會有什麼事呢?所以,馬祖才說:「任運過時,更有何事?」
 
事理俱無礙,當生即不生
馬祖說,大家接受他的教法以後,他有首偈頌給大家:
 
心地隨時說,菩提亦只寧。事理俱無礙,當生即不生。
 
這段話的意思是:心地隨時印證,菩提也只是這個。事相與理體都無障礙,當生即是不生。
 
「心地隨時說,菩提亦只寧」,心地隨時可以印證這個道理。「只寧」的意思是「只是這個」,「這個」是什麼?就是當下的這個「心」。
 
「事理俱無礙」,事相與理體是一體的兩面,處理事相,就要先看後面的道理是什麼,「理」通了以後,「事」才有辦法解開。「事」與「理」是「外」與「內」的關係而已,都是同一件事。
 
「當生即不生」,「當」就是正當、當下,當下將會怎麼「生」呢?你了知色空,「生」即是「不生」,便一直在這樣的了然當中應化世間,也就是這樣子而已,看起來很忙,其實也沒有多少事要做,也沒有做了多少事啊!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