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藝術
淺談佛教藝術的賞析(二)

本文節錄自台北印儀學苑「自在人生系列講座」 原講題:從「諸相非相」談佛教藝術的賞析 日 期:九十六年三月十九日



佛教造像的起源

 

 

佛教造像的起源約略可以從兩個途徑來認識它,一是佛教文獻的記載,二是考古實物的發掘。
 
 
佛教文獻的記載
 
早期的佛教造像,尤其是佛像,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第一個途徑可以從佛教經典的相關文獻進行查找。依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聽法品」第三十六的經文記載,在佛陀的時代即有以木雕、鑄金等材質所雕塑的佛陀形像,均高五尺。
 
是時,波斯匿王.優填王至阿難所。問阿難曰:「如來今日竟為所在?」阿難報曰:「大王!我亦不知如來所在。」是時,二王思睹如來,遂得苦患。
 
爾時,群臣至優填王所,白優填王曰:「今為所患。」時,王報曰:「我今以愁憂成患。」群臣白王:「云何以愁憂成患?」其王報曰:「由不見如來故也,設我不見如來者,便當命終。」是時,群臣便作是念:「當以何方便,使優填王不令命終?我等宜作如來形像。」
 
是時,群臣白王言:「我等欲作形像,亦可恭敬承事作禮。」時,王聞此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告群臣曰:「善哉!卿等所說至妙!」群臣白王:「當以何寶作如來形像?」是時,王即敕國界之內諸奇巧師匠,而告之曰:「我今欲作形像。」巧匠對曰:「如是,大王!」是時,優填王即以牛頭栴檀作如來形像,高五尺。
 
是時,波斯匿王聞:優填王作如來形像,高五尺而供養。是時,波斯匿王復召國中巧匠,而告之曰:「我今欲造如來形像,汝等當時辦之。」時,波斯匿王而生此念:「當用何寶,作如來形像耶?」斯須復作是念:「如來形體,黃如天金。今當以金作如來形像。」是時,波斯匿王純以紫磨金作如來像,高五尺。
 
爾時,閻浮里內,始有此二如來形像。
 
佛陀住世的時代,曾有兩位國王時常親近佛陀,一位是波斯匿王,一位是優填王;其中,最早塑造佛像的是優填王。優填王是因為什麼樣的因緣而塑造佛陀的形像呢?
 
有一年的結夏安居,佛陀進入禪定三昧,上忉利天為天眾及母親摩耶夫人說法,在這段期間內,不與人間大眾晤面。波斯匿王和優填王前往阿難尊者的居處詢問佛陀今在何處,卻連阿難尊者也無法得知,兩位國王思念佛陀不已,因而病倒。優填王向臣子們表示,如果再看不到佛陀,就會病死了。群臣為解除優填王的憂愁,共同想了個辦法,提議雕塑一尊與佛陀模樣相當的造像,如此一來,國王便可以時常親近供養佛陀。優填王聽到這個建言,歡喜得不得了,即便召集國內最好的雕刻家和工匠,選用當地最優質的牛頭旃檀香木,雕造了一尊身高五尺的佛像。另外一位國王—波斯匿王也召集其國內擅長鑄像的匠師,採用純度極高的黃金加上一些銅作為材質,鑄造了一尊也是身高五尺的佛像。這是在佛教文獻當中,對於佛像出現人間的最早記載。不過,雖然佛教經典有這個文字記錄,現今尚未發現有關這兩尊佛像的實物,或許是年代久遠,還沒有找到,或許有其他種種的可能。
 
考古實物的發掘
 
再從第二個途徑—考古實物的發掘而言,目前出土的早期佛教造像作品大約開始於西元前三世紀,阿育王時代的遺跡。
 
如果各位到印度參訪佛教的聖地,便可以看到只要是佛陀當時到過的地方,大多有阿育王石柱的遺跡。矗立在印度的毘舍離,這是當今保存得較為完整的一支石柱,其他地方的石柱大多是斷裂的,只剩下柱頭或是幾截柱身。從阿育王石柱上的造像來看,並沒有呈現具體的佛陀的人身形像,而是採用象徵的造形來比喻佛陀曾經在此說法。
 
這支石柱的柱頭頂端,雕刻了一頭砂石圓雕的獅子造像。在佛教經典裡,常比喻佛陀說法猶如獅子吼,「獅子一吼、百獸畏退」,以獅子來譬喻、形容佛陀一說法度眾生,眾生的煩惱即可獲得止息。
 
阿育王石柱的柱頭是鹿野苑考古博物館內的鎮館之寶。柱頭頂端雕塑了四隻獅子,象徵佛陀向四方說法;中間有個樸素的車輪形狀,比喻佛陀所說的法猶如轉動的輪子,輾轉不息,流佈世間;底下是蓮花的花瓣造形,採覆蓮的樣式,表徵世間仍有如蓮花般,出淤泥而不染的眾生,能夠納受清淨的佛法。整個柱頭的石刻造像,從佛教圖像的觀點或可解讀為:獅子代表佛、法輪代表法,蓮花代表清淨無染的大眾。這支柱頭的圖像成為今日印度民主共和國的國徽,在印度目前通用的錢幣上也印製有這個圖樣。此外,在臺灣臺北縣石碇鄉的華梵大學亦以阿育王石柱柱頭的四面獅吼、法輪圖案等作為精神標誌的校徽。
 
這件浮雕作品在敘說前面提到的一個故事:佛陀離開人間,上忉利天說法度眾,說法之後,再回到人間。雕刻家讀到這則故事,想用浮雕
的形式表達這個題材,要以圖像的呈現告訴大家:佛陀回到人間了。
 
我們知道佛陀上忉利天,是在禪定之中達成,不是乘坐飛機或太空梭去的。雕刻家在創作的時候或思惟著:連結人間和天上,必須有個橋樑,那個橋樑就是「天梯」。浮雕中央的天梯,一層一層的階次,猶如禪定境界般,從初禪、二禪、三禪,經由越來越高的禪定功力上升忉利天。這個以階梯造形構成禪定層次的意象表徵,的確是個巧思。
 
佛陀說法之後,從忉利天返回人間。佛陀是怎麼回來的呢?在早期的佛教造像作品中,幾乎看不到佛陀的具體形像,多是以象徵的替代表現,讓觀看者認識「佛在這裡」。浮雕作品上方,天梯最上層的中間,有個腳印,腳印上還有個法輪,這代表佛足,說明佛陀正從忉利天下來。天梯最下一層的中間,也有個腳印,腳印上面也有個法輪,這也是佛足,表示佛陀從天上回到人間了。
 
在《中阿含經》卷十一、三十二相經裡,述及佛陀具足三十二種相好,其中有一相是「足下生輪,輪有千幅」,意思是指佛陀的腳掌上有個如千幅軸輪的紋路。後世的佛教藝術作品中的佛足造形,常保留有法輪的圖像。
 
浮雕作品的左右兩邊以及下方,有許多的人站立著,他們各個雙手合掌、臉上洋溢著歡喜的神情,排列整齊地恭迎佛陀回到人間;佛陀從忉利天回來後,似乎也要與大眾說些話。浮雕左邊有顆菩提樹,樹下是個臺座,彷彿佛陀就坐在這裡向眾人開示。
 
這件浮雕刻畫了佛陀在娑羅雙樹之間涅槃後,弟子們將佛陀的色身火化並得到舍利;當時有所謂的「八王分舍利」,國王們各自將所分得
的舍利,以塔的形式將它供養起來。後代弟子們「見塔如見佛」,佛塔或舍利塔成為憶念佛陀說法的象徵。
 
從考古實物的發掘中,大致獲得以下的認識:現存最古老的佛教遺跡始於西元前三世紀阿育王時代,西元一世紀以前所看到的佛教造像,幾乎沒有任何具體的佛陀形貌,對於佛陀的圖繪大都以象徵的形式來表達佛陀的存在或說法,例如:以獅子、法輪、蓮花、菩提樹、台座、足有輪相、舍利塔等寓含佛陀「不在而在」的意象。至於佛像的大量出現,大約是從西元一世紀開始,也正是大乘佛教開始興起的時期。(下期待續)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