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戒律的人間性—2 佛語具三相
隨方毘尼—依各地因緣而制規矩



佛教的第一次結集,完整留下了佛陀所制定的戒律,這是非常珍貴的。但是,依據當時印度的生活情況所制定的戒律,有部分並不符合現代的情況。例如,僧人有些必要的配備現在根本無法獲得,加上生活背景也不相同,很多規矩其實也無法使用,那應該怎麼辦呢?
 
後來進入部派佛教時代,「律」也發展出五部律,加上南傳的《巴利律》,總共有六部律,這些律典在漢傳佛教藏經中保存得最為完整。這些戒律傳到中國後,面臨了極大的挑戰。例如中國人看到出家人托缽乞食、用手抓飯吃、穿衣還露出肩膀,完全無法接受,這是兩種完全不同文化的撞擊。於是,祖師們開始研究這些律藏內容,並因應中國的文化與民情,逐漸制訂一套適應漢地社會風俗、國法的規矩制度。
 
因為僧人聚集共住,開始分配執事,共同分擔工作,到了百丈禪師時,他說:「這麼多人,一住就是五百人、一千人,我們總不能天天托缽。」所以,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主張,大家全都進入生產線。這其實與中國的社會經濟、生活型態有關,清規、規矩制度一個個出現於中國僧人的生活中,這就是佛陀所說的「隨方毘尼」。
 
什麼是「隨方毘尼」?即佛教流傳到各地,依據當地的因緣、文化、社會背景,所另外制定的規矩。《五分律》裡,佛陀有段話說:「雖是我所制,而於餘方不以為清淨者,皆不應用;雖非我所制,而於餘方必應行者,皆不得不行。」(4) 亦即如果當地人認為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是不清淨的、是不善法,或與當地風俗習慣相悖而無法實行,那麼就不要做。如果當地眾人認同的善法、必定要行的,雖然佛陀並未制定,佛教僧人也要依之而行。
 
現在,佛教流傳到歐美,也會有歐美的另外一套,與漢傳或南傳、藏傳的那一套不同,既不是進入農耕,也非托缽乞食,而是另外一種生活方式了。如同現在使用手機上網,使用電腦工作,坐高鐵、飛機往來各地,僧人生活情況的改變與時代潮流的變化息息相關。佛教已經跨出印度,跨出了佛陀那個時代的社會文化、生活型態,這些變化將永不停止。
 
因此,從「不越毘尼」同時看待「隨方毘尼」與「小小戒可捨」,就可以明白戒律的內在生善滅惡,與外在適應、實踐的意義與精神。
 
小小戒可以捨,大戒絕對不能捨,受戒時全部都要受持。但是,你到了美國,應該遵守美國的社會軌則,你在非洲,也要適應非洲的風俗習慣。何者可捨,何者不可捨,不論如何增刪,還是必須「不越毘尼」,我們所受的比丘、比丘尼戒永遠是最高的指導原則。所以,此處提出「小小戒可以捨」,是因為佛陀當時就已經看到佛法在世間弘傳時,它必須要接受各方的生活考驗,而且要完全地融入於當地的生活中,在融入的背後還要有能不斷增上的,這才叫修行。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