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104 期
2011.03.20
菩提比丘 著 / 何蕙儀 譯 / 徐進 插畫
面對未來:提供給新世紀的佛教社會道德被貪瞋癡染污的社會體系
今日世界,充滿了環境暖化、貧富懸殊、飢餓、家庭破裂、人心疏離等種種問題, 作者擬訂出一套以南傳佛法為本的議案,表證佛陀在社會問題上清晰獨到的見地, 希望能夠依循它來建立社會道德,對治現今人類面臨的迫切問題。
在佛陀的教理中,「心的黑暗力量」被視為污垢或污染,會導致人類的痛苦,又稱為「惑」或「煩惱」(kilesa),其中最強力的,就是一般所說的「三毒」—貪、瞋、癡。經典中的佛教教義著重討論:煩惱如何導致個人的身心苦痛。但是,今天的世界已成為地球村,要整體地解決問題,便需要把重點移到另一個角度,去正視和分析大眾的共同問題。綜觀我們現在日常的生活處境和命運,正日益受到各類機構和企業集團影響,因此,必須細心研究整個世界的共同染污問題,剖析國家乃至國際政經社會體系的弊端。我們要看清楚:這些機構和企業集團如何助長人心的貪、瞋、癡,它們不單只是將這些染污實體化,同時更令這些染污抓緊人心,令人揮之不去。它們往往以掩飾和欺瞞的手段,來實施強而有力的策略,目的在於培養大眾的妄念邪見,擁護一些不健康的想法和冒險的政策,隨之在社會和生活上造成一團大混亂。
物質的貪樂帶來歡愉
若要列舉一個例子,最觸目的破壞性,莫過於二十世紀最後十年間出現的,全無規範的自由市場經濟體系,也就是當前全世界都已採用的體系。在商場利潤的驅使之下,這些雄據整個經濟系統的龐大跨國集團,變成了貪欲的具體表現。無論使出多漂亮的公關手段作宣傳,它們最終的目的,仍然是以最低成本來賺取最高的利潤。利潤是企業增長的燃料,每一次達到盈利的新高,又再次掀起另一個盈利新高的目標出現。這種商業理念,從來都不是要尋求安穩的平衡;所追求的目標,是以零資本來賺取無止境的利潤。
對那些集團主腦而言,沒有什麼比生意成功更重要。依照一些調查報告:為了取得更大的利潤,極大多數的企業集團,隨時願意犧牲它們員工的福利、顧客的健康、社會的安定、傳統的規則和價值觀、社群的和諧乃至自然環境的承擔限度。對它們來說,只要能擴大利潤,任何的犧牲都絕不是問題。
這些商業集團不僅本身被貪欲主宰,它們的成功亦有賴挑起其他人的貪欲。一間公司要推銷貨品、增長或擴充,先要引起大眾的購物欲,要將這種意願推至超出一般基本的需要時(其實現今人們所購買的物品,大都不是必需品),一定要靠特定的商業策略。因此,便產生了「市場研究」和「商業廣告」這對商場雙胞胎,各出奇謀來推廣他們的產品。電視、電台、看板、報章、圖像,甚至打油詩、標語歌等等手法,盡是為了勸人買這買那。廣告行業心理伎倆之高超,實在令人訝然。他們對人的弱點瞭如指掌,不論是色情或身分地位的誘惑、傲慢與貪婪、惶恐和憂慮,以及虛榮自欺的心態,都全被視為可以用作提高盈利的正當途徑。
但在這些為特別目標而設的招攬手法背後,卻隱藏著一個更為廣義的信息。雖然這信息沒有被明顯標示,但從種種的廣告標語和圖像中,已明顯透露出它的含意,所產生的效力也是非常強大。它就是:「消費、消耗,乃快樂之鑰。」久而久之,我們逐漸相信:要得到快樂就必先要縱欲。「快樂」被看成是等同於財富的擁有和貨品的享用,而且愈是高價豪華的奢侈品,就愈能代表更大的快樂。在這樣的物欲消費觀之下,「物質享受」與「美好」畫上等號,同時也成了人們心目中最終極和滿足的人生目標。
從佛法的角度審視商業經濟體系及其衍生的消費文化,會發覺到:這種文化的主客雙方,最終都會同樣受害。先讓我們採用佛教的分析,對這種經濟體系內部運作活動作出簡單的勾畫。首先,這樣的社會模式,其實是建基於「無明」和「妄想」(avijjā,moha),它認同美好的生活是以物質的擁有、消費消耗作準則。根據佛典,當無明透進我們的認知系統時,它會導致一連串的「扭曲」,影響我們的感知、心想意識(saññā,citta)和見解(diṭṭhi)。佛陀告訴我們,這些扭曲有四:視無常為常、視苦為樂、視無實體的為我、視不美的作美。在最基本的層面上,我們是從這四種扭曲的角度去認知事物;而當以這些歪曲的認知去作出反思時,就會用扭曲的念頭思惟;就在這種歪曲的認識與思想的雙重影響之下,便形成我們對事物的見解—我們的信仰、學說和理念;而這些見解又再次使我們重新確立那些有關恆常、樂受、「我」和美好的錯誤觀念。
在現今的商業文化,這些為無明所影響而產生的扭曲觀念,同樣支配著生產商與消費者的思維、心態、原則和行徑。我們有關恆常、樂受、「我」和美好等妄念,其實都是被一些生活裡感到非常親切的影像所支撐。例如:一個快樂家庭使用某種特別品牌的香皂;名牌香車旁邊必有大美人;一個粗獷的西部牛仔吸著某牌子的香煙、自信十足的經理人喝著某品牌的威士忌。所有的商業推廣,無疑都是以歌頌欲望和貪求,來助長社會經濟的活動。從自由市場經濟的角度而言,這些產品根本就不是用來滿足人們真正的基本需求,只是為了達到商業利益而存在的。換言之,人類的欲望,就必然會在不知不覺中被擴張和利用來增長利潤。
在這種以物欲膨脹為上,而非以需求為主的經濟體系之下,真正維持生活的物質需求,被擴張至一種對地位、權力和奢華的不斷追求。商賈鉅子極盡所能地讓我們感到永遠得不到滿足,覺得需要不停地購買更多物品。結果就是滿足感被嫉妒與懊惱取代;滿意變成不安;生命價值被虛榮感淹沒。人的字典裡再沒有「足夠」二字。沒錯,為了讓以商業為本的經濟體系繼續蓬勃下去,當然就不能容許人們感到滿足,只許不斷地渴求得到更多、更大、更快、更好的,新穎而又琳瑯滿目的不同產品。
每個新發展的發達社會,最容易被商業廣告影響的社群,就是年輕人。消費文化推動者心裡最清楚這一點。他們非常懂得針對年輕人幼嫩的心理需要和特質—如他們的反叛和大膽、失控和焦躁,從而為他們專意營造以某些產品來突顯身分地位的青年文化。他們知道如何控制時裝的潮流與款式,使年輕人不斷以新的衣飾來取代舊的,引發經常性的掃貨狂熱。對於一向著重簡樸、滿足和自制,這些傳統價值的宗教文化而言,這種環球性商業文化所帶來的影響可大了,因為,它正好斬斷「傳統價值」代代相傳的命脈。
因無明與貪欲帶來的衝突
總而言之,吹捧利字當頭的社會,即是鼓吹:以「無明」和「貪欲」這兩種染污為泉源的社會活動。維護這種體系和推崇全球自由貿易的人,會告訴我們:全無運作規範的經濟體系,才是人類快樂的先決條件,它能導致「最多數的人獲得最大的快樂」。但佛陀所教的卻正好相反。當社會秩序都受到無明和欲念所主宰,而廣泛的人類活動又都被貪念、無止境的增長和競爭心所引發時,最終的後果,就必然是痛苦和衝突。從四聖諦中,我們找到如下之句:「渴求乃苦痛之源。」在其他經典中,佛陀又曾就社會組織的瓦解,作出同樣的啟示:「渴求引起對利益的追尋;而從這種追尋達到利益的收獲;獲利則導致分別心的生起;而接著的就是欲欲與放縱;再而是愛取執著、擁有不捨、自私自利、蓄貨歛財;繼而就是一連串的惡行壞事,如拿槌執刀、口角動武、是非紛爭、相互指責、誹謗和虛假。」《大因緣經》
當全球化經濟,本應連繫地球上人們的同時,卻出現了漸趨嚴重的社會份子個人化,形成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更導致人們在「互相合作」和「社會責任」上出現問題。這些現象其實都是商業文化造成的,因為它把每個人都縮變成僅僅是一個消費者,只懂得關注在極度高漲和多元化的自身體驗中生活。毫不經意地,就在這種消費概念的影響之下,讓所謂美好的生活,壟斷一切維持整體社會群眾團結的連繫。為了迎合「以自我中心和利益相應」的價值觀,個人化的社會取代了緊密關係的社會,把每個人都關閉在自己的個人世界裡,只管個己的私事。人群是鞏固一個社會所必須具備的元素,本應不受任何外來因素主宰的,是又自律又有責任感的。
但是,在「自我戀棧」的文化薰染之下,他們都變成了只顧追逐財富、名位和權力的人,因為這些全都是物質生活的成功表現。若我們曾經苦索思量:為何今天的世界,已經很難找到社會規律和責任感?審思以上的篇幅,相信可從中找到答案。
家庭觀念的瓦解
在這種文化的影響之下,無怪乎,我們會發覺:「家庭」這個社會最基本的單位,在西方「先進」國家已瀕臨滅頂。主導「世界新秩序」的美國,約有半數的婚姻是以離婚收場。同時近五成的兒童,在單親家庭成長。就算是那些所謂完整的家庭,他們的氣氛和質素,也無法跟舊日的家庭生活相比。家庭已不再是從前社會上,以愛心、尊重、自我犧牲和互助合作,所形成的和諧單位,變成只是有所倚賴和方便求存的組合,每個成員都著重於從中獲利,甚至往往相互利用或傷害其他家庭成員。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