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
淺談佛教藝術

三藏十二部經典以文字語言記載佛陀的一代教化,佛教藝術則經由真善美的感覺傳遞著佛陀的悲智,它們是佛教文化中的兩大支流。從印度到中國,自象徵佛陀的足印、法輪乃至立體莊嚴的佛雕像,佛教藝術透過圖像、雕塑、彩繪、建築等視覺的造型和空間的景觀,具像而生動地表達出深邃的佛理意境,引導人們經由色塵的接觸,進而淨化身心,進入佛菩薩的世界。這是在佛教傳播中,一種無言的教化,佛典中重要的義理便在人間流傳。 此次由於高雄紫竹林精舍第二、三期室內裝璜設計工程進行的因緣,本刊特地邀請留法設計師黃河先生撰文介紹「佛教藝術」,希望能引導讀者縱覽佛教藝術的廣袤與脈絡,進一步了解其宗教原始精神與象徵意義。 ——編輯組



一、緒言

佛陀臨入滅,囑咐阿難:「汝謂佛滅度後,無復覆護,失所恃耶!勿造斯觀,我成佛來,所說經戒,即是護汝,是汝所恃。 」釋尊在世,以言教、身教、示現各種方便善巧,開示眾生明瞭一切真相。佛滅度後,後人無法再親聆釋尊說法,為遵循遺教、精進修持,乃依佛陀所說經教戒律整理闡揚,以之恭敬奉行。其中訴諸文字者,即是經律論三藏的結集;顯以形相者,則是佛教藝術。由此可知,佛教藝術的表現,實應有其特定的意義與規範。然而推溯佛教歷史的發展,卻常由於時代、地理環境等不同背景因素的影響。導致出現各種宗派的興衰遞邅演變,佛教藝術也緣於這些歷史的變遷而表現了繁複的面貌。故欲求正道,必須先明了諸佛本懷、探究佛法的真實義,以免因為歷史的狂濤而穿鑿附會。淹沒本義終致迷失方向。

本文著重在從原始佛教藝術的開展,概括性地介紹佛教藝術普遍性的表現,不涉及主觀審美價值的判斷,也避免佛教藝術在歷史脈絡中所受到地域性風格的囿限,冀望能提供讀者認識佛教藝術在宗教與形而上的原始精神與象徵意義。
 
談及佛教藝術的範疇,實應涵蓋雕刻、繪畫與土木建築三大部分,而此三者其有機的關係殊難分離、無分軒輊。儘管如此,若能透過各種造型表現,予以知性的嚴密解析,進而觀照整體完美和諧的秩序展現,更可領略、感悟佛教藝術的奧妙與深義!
 
二、土木建築

§ 佛塔

窣塔婆,簡稱塔婆或塔,是供奉佛陀舍利的圓球型建築物。這些古印度的佛塔,是在方形的基座上,以土、石或磚瓦碓砌的,裡面供奉舍利,基座四周再以石垣圍繞,這與印度風俗——火葬後遺骨的葬法有關。根據道宣說「若依梵本,瘞佛骨所,名曰塔婆。....依如唐言;方墳塚也」塔,供奉舍利的塔婆,對佛教徒而言乃是最神聖的聖地。因此每個時代、地區,佛教徒對於塔的築構,皆極盡其莊嚴、美觀,以供瞻仰禮拜。佛教藝術之濫觴,於焉形成。

 
環繞在此建築物四周的石垣,其表面裝飾以浮雕,同時沿著半球型的塔建造石柵欄及門,於柵及法勅,以宣掦佛法的。後來在佛教伽藍門前或塔旁則作石柱以標立之。
 
§ 窟院
窟院的源起,除持續原始穴居的古風之外,早期僧侶於雨季不便出外遊化時,即居冬溫夏涼的岩窟石室中靜修禪定。在古代,石窟的雕鑿,確實較以磚石建造寺院來得經濟,因此由單純的修行小方窟發展出較具規模的窟院形態,也是極自然之趨勢。此外伽藍、僧院,也都各有其特定的型制,在此從略。
 
三、雕刻
§ 佛與菩薩像
上述介紹佛塔時,曾提及原始佛教時代原是無佛像的。然而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卻載有優填王造像的事蹟,似謂佛陀在世已有造像之事實。但十誦律云:「佛身像不應作」 ,世尊不主張對他作形式上的偶像崇拜,小乘佛教則奉之為金科玉律。今且證諸佛滅後數世紀間,佛教藝術的表現形態,皆是以象徵物或符號來表現釋尊或釋尊生涯。依考證立場,塑造佛像的緣起,而除了深受犍陀羅地方的雕刻藝術、及希臘技術表現的影響之外,實與大乘佛教的興盛有極密切的關係。
 
早期佛教的造像是來自信眾的觀相崇拜、修習禪定及弘化功能的需求。今日所能見到遺留有較多的佛像的地區,係中印度北部的犍陀羅(犍陀羅今屬巴基斯坦白夏瓦地區)其年代最早可推至西元一世紀中葉,此一地區的佛像雕刻技藝,是揉和印度和希臘的色彩而獨樹一幟的健陀羅風格。這些佛像,於造像上尚未受到圖像學的制約,但形像上已出現了肉髻、白毫以及手足鰻網相。佛像的形態、式樣隨時代、地域在演變著,也有部分特徵不因時、因地而變,此即智度論、涅槃經、無量義經等經典所明示佛的三十二大人相——超凡的具體表徵。這些相不僅如來所具備,其後菩薩也被認為具有此瑞相,因此於造各菩薩像時,也成為佛菩薩身體應有的特徵。
 
三十二相是一目瞭然的相,平常最顯著的有肉髻相、白毫相光、手足縵網相等,另外還有更為詳細的八十種好,或稱八十種妙好。相好端正,始能形成圓滿的佛像尊容。因此,無論釋迦佛、阿彌陀佛或者藥師佛皆具備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共通特徵,所以平常只觀視佛像尊容,就難以辨別是那一尊佛。欲識別佛的尊號,只有以佛雙手的手勢去區別了。
 
§ 印相與持物
每一尊佛的手勢都有嚴格的規定。由手的位置、手指的屈節可以辨別是那一尊佛,此種由手、指所表現的手勢叫「結印」。 印又叫「印相」、「印契」。 觀賞佛像首先即要明暸如來的印相,否則便無法識別佛的尊號。至於印相,則是起因於佛陀在世時特定的行為姿態,此後便不限於釋尊佛像,也被應用到其他佛像,到了密教興起後,發展更加複雜。佛通有的印相有轉法輪印、施無畏印與願印,其中釋迦牟尼佛的降魔印(觸地印),阿彌陀佛以雙手展開的九種印相(上品上生印以至下品下生印),大日如來的智拳印與法界定印...等係較具代表性的印相。從各種印相的名稱,即可明白其特定的意義。然而以印相識別佛的尊號,也有難以分別的時候,如釋迦佛與藥師佛,不僅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連印相也完全相同,因此古時造佛師運用造型的智慧,以藥師如來是救一切眾生病苦的佛,而讓藥師佛手持藥壺,則可一目了然。除藥師佛手執藥壺外,其他的佛像一般手中並無持物。至於菩薩像、明王像、諸天神像等所持之物,均依其本願之不同而大有差別。多數持物屬於花果類的有蓮華、蒲桃;武器類的有金銅杵、劍、三戟叉;器具類則有錫杖、如意、寶瓶等。觀賞佛教藝術時,為求正確的了解,必先理解其造型上特別的約束,與特殊的表現方法,此種約束與規定即依佛教中的儀軌而來,而有關這些問題的學問則稱之為圖像學。
 
前述及的佛像尊容只及於如來佛像所共有的特徵,然就廣義佛像而言,則包括菩薩、羅漢、明玉、諸天等一切佛教造像。釋迦佛像一般為出家男相,身著袈裟,剃除鬚髮,不戴寶冠瓔珞,也有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裸身的誕生佛像。菩薩像則不羈於男女相,一般頭戴寶冠、瓔珞,比照皇宮太子的形相。羅漢像是出家沙門相,明王像則呈忿怒相。諸天像或身著武裝、或女形、或神形、或鬼形、或童子形...等。至於佛像的印契、持物、身色等也頗不相同。佛像姿態:如來多為結跏跌坐,菩薩多為立像,明王、天部多為斜立像,但並非一定如此。
 
§ 座台與背地
座台與背光和佛像具有不可分離的關係。座台種類頗多,任何佛像都各有一個座台,最普遍的是蓮花座,實乃因為蓮花在佛法中有特別涵義的緣故。華嚴經探玄記卷一述蓮花有十義,又攝大乘論釋第十五:「蓮花有四德,一香、二淨、三柔軟、四可愛,總法界真如四德,譬謂常、樂、我、淨。」蓮花因其甚深的涵義,於佛教藝術中常常用來象徵佛法。蓮花座的表現形式繁雜不一,可謂多彩多姿。此外尚有須彌
座、天衣座、盤石座、荷葉座、鳥獸座等。其中金剛座與獅子座,則為釋尊所專有。
 
背光本為象徵佛之三十二相之一的白毫光與佛身的靈光外射,原可謂佛本體的一部份,造像上予以樣式化。大智度論第八:「佛身之四邊、各有一丈之光明、菩薩便有,是三十二相之一...。」又觀無量壽經:「頂有圓光,面各百千由旬。其有圓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釋迦牟尼佛。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薩...舉身光中,五道眾生,一切色相,皆於中現。」古來繪造佛像皆有後背光。單於頭部發如圓輪的光,稱為頭光(頂圓光),由全身發光者,是為身光(舉身光),後期更在光圈上雕刻各種圖案。

 

§ 佛足石

除上述佛像、手印、持物、座台、背光的雕刻外,在原始佛教藝術更有獨立表現之一相——佛足石。佛足的千輻輪相,乃三十二相之一。佛滅後,佛弟子不敢以雕刻或圖形來顯示釋尊自身,僅雕琢其足形而禮拜。佛足內並刻有花紋計有:卍字、魚、金剛杵、螺、花瓶、千輻輪、梵王冠等。
 
四、繪畫
§ 本生譚
繪畫是在佛世時即已被應用的一種表現方式,最早見於根本說一切毘奈耶雜事卷十七記載,佛應許須達多長著在寺中作畫。
 
繪畫用途很多大略有單為莊嚴而彩飾者,如堂舍內諸種彩繪;具教化功用者,如死屍、髑髏像、生死輪迴相、十二因緣生滅相等,以及供養敬奉的佛相、人天相... 。而在佛教藝術中,以彩繪表現最為廣泛的題材,當推本生譚、佛傳圖,以及各種經變圖。
 
本生譚,是描述釋迦世尊在未成佛道以前過去世修行的故事,亦即佛在菩薩位時為成就種種福業,利樂有情,示現國王、僧侶、商賈、女人或動物等身,為積行善業植諸功德而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蜜,欲渡生死大海達於涅槃彼岸的諸多行狀。
 
§ 佛傳圖
 
佛傳圖則是在闡發釋尊的一生生涯及德行。佛陀這一世應化有無窮事蹟,而後世作佛傳者,大抵簡化成四相、八相、十二相或十四相。以誕生、成道、說法、涅槃為四相。再加以從兜率天而降、托怡、出家、降魔則為八相,是名八相成道,乃最常見的佛傳表現。在早期這類題材,或以雕刻或用彩繪,兼具有之。
 
§ 經變圖
此外,描繪佛經故事以宣傳教義的,更是多彩多姿。其中據某部或某段佛經於帛上或壁上繪製成的圖畫,稱之為經變相或經變。依所繪內容而有不同的名稱,例如依據「法華經」所繪稱法華經變;依「法華經觀音普門品」繪觀音菩門示現之三十二應身相,叫觀音經變;若根據阿彌陀佛經繪西方淨土極樂世界情況的叫極樂淨土變...。也有依據佛教所說地獄情狀所繪,叫地獄變。
 
§ 彿教圖畫
佛教圖畫的內容相當豐富,所跨的領域相當廣泛,種類繁多,除上述據本生譚、佛經內容顯以圖相者外,也有被供奉的各種佛像圖,依據佛教史繪製成圖的故事圖、描寫山寺風景的山寺圖,-一時遣興意趣之作的雜類圖,就是舉行佛教最盛大法會之一的水陸法會也有永陸圖...等等,其中不乏當時的衣著風俗、生活描寫等。因此觀賞佛教圖畫時,有必要去了解其題材內容,並從佛教經典或佛教傳記中考證其淵源,才能更深刻細緻地體悟其特定意義與精神。
 
五、結語
近來,由於有識者的倡導,益以知識的普及,正信的佛教如甘露般滋潤了現代人枯澀的心靈。佛教導師們濟度眾生的悲顧,正為廣大的社會注入沁心的清涼。拉雜為文,謹將自己讀書所涉的佛教藝術領域簡介披露,旨在拋磚引玉,疏漏在所難免。倘藝術界朋友,能不吝指正,是所企盼,若由此更能投注參與開創現世淨土,則為當世人們的福報,也是藝術創造的新猷,誠所祈願。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