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微塵
佛教之「道」與基督教之「道」:從比較觀點看佛教(二)

佛教與基督教都有位獨特而傑出的教團與教法的創教者; 兩者都有很多思想家尊重理性,使得理性信仰抬頭; 基督與佛陀同樣認為自己扮演醫生的角色。



信仰之道
 
將佛教與基督教的傳統互作比較時,必須時常考慮到兩者之間的明顯差異,其中有幾項更是特別顯著。
 
〔起源的時間與地點〕
 
首先是教說起源的時間與地點相異。
 
佛陀大約比基督早五百年出現在世間,演說教法,但他的傳道只限於印度;而基督是猶太教先知所預言的救世主。基督教根植於猶太教的信仰,佛教則普遍被視為從印度的印度教發展而成,但學者更嚴謹的說法,則認為是根源於婆羅門教與批判該教的各宗教。
 
兩者的起源背景如此不同,因此根本的見解當然迥異。尤其佛教相信,現世的生命只不過是在廣大的宇宙中,以種種的型態呈顯,同時流轉於悠久生命長河中的一個區段而已。雖然像俄利根(Origen, 185?-254?)[1] 等少數的基督教徒,似乎也主張類似的觀點,但這種輪迴信仰對基督教來說,本質上是不同的。
 
另外,很重要的是,基督教與猶太人在思想與實踐上都同樣有個基本前提—─對創造神的信仰;佛教雖然沒有這種信仰,但是後期佛教主張「久遠實成之佛」(Eternal Buddha)的思想,可說接近基督教了。
 
佛教與基督教在普及世界各地的過程中,與不同文化圈的各種思想接觸而受到衝擊。基督教在發展過程中受希臘思想所影響,佛教則受印度教民間信仰的強烈影響, 因而產生印度教式的大乘秘密佛教型態。而在中國及其毗鄰的各國中,佛教經常藉由儒家與道家的語詞來解說;日本佛教則除儒家之外,還加上神道的重要因素。
 
〔獨特而傑出的創教者〕
 
儘管有上述的差異,但基督教與佛教兩者之間,確實存在一些可供類比的基本現象。 首先,這兩個宗教在一開始,都有一位獨特而傑出的教團與教法的創教者,也都始終展現出對創教者不變的尊崇與皈依的傳統。
 
◎「基督教就是基督」,「佛教就是佛陀」嗎?
 
然而,以佛教來說,歷史人物的佛陀──喬達摩(釋迦牟尼)身為佛教創教者,而他本身卻對信仰創教者提出質疑;但基督教對這樣的信仰有很明顯的要求,因此幾乎可以說:「基督教就是基督」。《聖經》上記載:
 
獄卒俯伏在保羅、西拉面前,問說:「啊!我該做甚麼才能夠得救呢?」他們說:「當信靠主耶穌,你就會得救。」(《聖經‧使徒行傳》16:30-31)
 
那麼,同樣可以說:「佛教就是佛陀」嗎?這種說法將產生攸關佛教信仰層面的整體問題。可以斷定的是,佛教在後期的某種情況下確實具有這種要素,例如在淨土教的傳統中,對阿彌陀佛誓願的信仰即是。
 
然而,從佛教整體或原始佛教中能看出這種要求嗎?即使可以認定信仰是宗教形成的要素,但佛教是否果真也如基督教般,除了要求信仰者信仰教義(法)之外,也 要信仰創教者本身?佛教的創教者是如何的人呢?佛陀一開始只不過被視為是非常賢明、智慧的師長而已,他與我們一樣,是難免犯錯的平常人。
 
緬甸的提提拉(U. Thittilla,1896-1997)[2] 長老說:
 
佛陀在他的方法上重視合理性,因此未曾要求要絕對地信仰他或他的教法,不如說就像佛陀教導噶拉瑪人(Kalama)那般:不能只因為由於傳統,或根據偉人所說,或世人所公認等這些理由就什麼都相信,即使連佛陀所說的也是如此。
 
而佛陀臨入涅槃時向侍者阿難開示,弟子應依靠的是規範(dharma,法),他說:
 
阿難啊!或許以後你們當中會有人如此想:「佛陀的言教已經結束了,對我們來說,師長已經不在了。」但不可作如是想。我已經為你們宣說真理(法)與教團的規則(律)等,我入滅後你們就以之為大師。(《大般涅槃經》;《漢譯南傳》冊 7,頁 109)
 
規範(法)才是弟子們應該依止之處,所以,
 
無論於任何教法與戒律中,凡無八支聖道(八正道)之處,就無真實證果的人。(《大般涅槃經》;《漢譯南傳》冊 7,頁 105)
 
對弟子們而言,佛陀剛開始時只不過是單純的一般人而已,並非超越世間的。但隨著時間流轉,逐漸受到高度的讚揚,終於成為信徒心目中超自然的存在。佛陀本身似乎不允許弟子把他當神一般地崇拜,甚至叱責過度讚揚他為無比的偉大聖者的人,以下即是一例:
 
舍利弗長老來到世尊的處所,頂禮世尊,而後側坐一旁說道:「世尊!我對師尊如此的崇信著。於過去、未來或現今,不論修行者或婆羅門,關於悟道方面,都沒有比世尊偉大又智慧的人吧!」
 
(世尊回答:)「你所說的這些話,真是大膽又自以為是。你是否心已證悟,所以能用你的心去理解過去證悟者之心,並且知道證悟者做什麼行為,具什麼智慧,證得什麼解脫等嗎?」
 
「不是。」
「那麼你是否證悟,所以可以用心去理解未來所有解脫者證悟之事?」
「不是。」
「可是舍利弗呀!至少你也知道我證悟之事,理解我的心吧!」
「不知道。」
 
「那麼說,舍利弗呀!你明知自己不理解過去、未來、現在覺者們的心,為什麼你說的話是那樣大膽又自以為是呢?」(《大般涅槃經》;《漢譯南傳》冊 7,頁 32)
 
雖然如此,佛陀的教法畢竟仍深具權威。他是已覺悟的人,是「世界之眼」,以弟子們望塵莫及的智慧開示說法。因此,上座部佛教相信巴利聖典是佛陀親口宣說的經典,所以應信奉、尊重它,基督教教徒對《新約聖經》的敬意也是如此。
 
佛弟子們以「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等別稱,來讚揚佛陀。
 
後來,佛弟子們便稱佛陀為「世尊」,其中的意涵已遠超過單純對偉大師長的尊敬,而是崇拜與信仰。最初期的信仰表述只是:「佛陀!我皈依您」,但不久後,釋迦牟尼(佛)就與教法(法)、教團(僧)產生關聯,而合稱為「三寶」。
 
以後的佛教徒就有了如下的信仰:
 
諸佛所說的法必定實現,諸佛所說的不會悖離真理,有如擲上空中的石頭落地,如臨終者的逝去,如拂曉前的旭日升起,如獅子出穴時的獅吼,如女性生育子女,這些都確實而無誤,諸佛所說的話確實且必然實現。(《本生經》)
 
基督教的文獻中也有類似的文章。
 
天地要消失,我的話卻永不消失。(《聖經‧馬太福音》24:35。《聖經‧路加福音》21:33)
天地消失要比律法的一筆一畫被塗抹還容易。(《聖經‧路加福音》16:17)
在佛教早期的經典中,佛陀的確是以權威的方式說法(參見《增支部》;《漢譯南傳》冊 21,頁 146);耶穌也同樣被描述為:
宣說權威者的教訓,跟一般經學學者不同。(《聖經‧馬可福音》1:22)
 
據說佛陀曾經表示:
 我是王,是無上真理之王!(《小部‧經集》;《漢譯南傳》冊 27,頁 158)
另一方面,基督也以同樣的風格回答彼拉多。彼拉多問基督:「那麼,你是王嗎? 」耶穌回答:
正如你說的,我就是大王,我的使命是為真理作證,我為此而來到世上。(《聖經‧約翰福音》18:37)
 
一般認為佛陀具有超自然的神通力,原始佛教的經典便早已記載,佛陀有行於空中的神通力等,佛陀能以缽中乞食的少許食物供給五百位弟子,而後缽內仍剩餘許多食物。這種說法與基督飽饗五千人的故事十分相似(參見《聖經‧馬可福音》6:36-44)。
 
雖然上座部佛教抽離對佛陀個人的信仰,而強調對佛陀教法的信仰,但是,另一方面在實修上,卻又認為日常生活中時時正憶念佛陀是很重要的。在緬甸的剃度儀式 上,便刻意使年輕的沙彌心中,憶念佛陀捨離、忍辱的精神,以作為楷範。此外,也宣說佛陀在《本生經》故事中,親身示現如何積聚成佛的資糧。
 
簡而言之,後人強調佛陀之所以成佛的特質,其程度並不亞於教法,應該經常觀想以向佛陀學習。
 
然而,大乘佛教傳統中,稱揚佛陀的傾向中最高度的表現,在於阿彌陀佛的淨土思想與對其誓願的信受。
 
以大乘佛教的傳統而言,眾多的佛與菩薩被當作「救世主」般地崇拜,而淨土教則特別強調對阿彌陀佛的信仰。還有,日蓮(1222-1281)極力主張要信仰 《法華經》中所說,久遠劫前本已成佛的釋迦牟尼佛。依據他的說法,末法時期的凡夫,若不信仰久遠前本已成佛的釋迦牟尼佛,絕不可能獲得救度。常有人批評: 大乘佛教是將歷史上的佛陀拋諸腦後,而在實質上代之以阿彌陀佛為首的諸佛菩薩。
 
◎對創教者的信仰中,也包含皈依聖人或菩薩
 
在基督教的幾個教派中,也可看出對聖人具有同樣的崇拜。即使信徒可以直接向基督禱告,但卻向聖母瑪利亞,或聖安東尼(St. Anthony, 251-356)[3] 祈禱。
 
對這兩種宗教,我們不能因為有如此的情況,便認為是對創教者信仰不足,相反地,正可說明對創教者的信仰中,也包含皈依聖人或菩薩吧!所以說:「誦念一佛的 聖號,就是誦念一切佛的聖號」。同時也可注意到,以皈依阿彌陀佛弘願的淨土教傳統而言,親鸞(1173-1262)代表繼承闡揚歷史上佛陀教法真義的龍樹 所一脈傳承的最後一位大師。
 
對佛陀的信仰中,最顯著的因素就是報恩之心。首先是對佛陀的教法深懷感恩,佛陀是「道」的發現者—─啟示眾生到達涅槃之道的人。他是釋迦族的偉大聖者,因而稱為「釋迦牟尼」,是位極富慈悲心的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慈悲」的觀念被強調成「菩薩」(字面上直譯為「志求菩提者」)的菩提本質。菩薩充滿慈悲心,是救濟他人的泉源,他為了使眾生向「道」,而堅持留駐在這無常的世間。
 
懷有報恩心的信仰就是清淨自在的保證,而親鸞對於後人因沒有深切信願,而無法體證清淨自在感嘆不已,他說:
雖皈依淨土真宗
卻難發真實之心
此身虛假不實
猶無清淨之心
 ……
惡性更難戒
心行如蛇蠍
(《悲歎述懷和讚》)
 
基督教與佛教都有信仰創教者的元素,談及教義的同時,也會提到創教者的個性與人格。雙方都認為創教者具備了獨特的資格而宣說教法,如佛陀是覺者,而基督則是天主唯一的啟示者。如此,不但評斷教法,還評斷宣說教法的人,這是宗教與哲學相異之處。
 
如同俗諺所說,哲學是專就其學說本身而受到評斷或接納;在宗教領域中,則認為一位值得尊敬、傑出人物的出現,可作為其教法的具體化與確切實在的例證,他是 使教法具有普遍性的重要關鍵。例如,現今的印度教之所以成為普遍性的宗教,其中很大的因素是受到羅摩克里胥那(Ramakrishna, 1836-1886)[4] 的教說所影響。
 
信仰與理性
 
在佛教方面,由於佛陀本身也推崇理性,以致佛教徒對創教者的信仰就顯得內斂而含蓄。
 
關於這點,當然會令人懷疑佛教與基督教的歷史,是否真的類似。
 
〔佛教本質上是理性的,基督教則標顯信仰的必要性〕
 
一般而言,佛教本質上是理性的,相對地,基督教則極力標顯信仰的必要性,甚至不考量理性,連理性的論證都棄置一旁,而引用「因為不合理,故我信仰」[9],以支持這結論。
 
可是這樣的結論,仍有待商榷。如果考慮到漫長而整體的基督教思想史,又了解此思想由於與近代西方的哲學家如黑格爾(Hegel, 1770-1831)等的接觸,而受其影響的過程,就會產生不同的見解。
 
◎佛教徒主張要信仰佛陀外,更強調絕不能輕忽理性
 
儘管佛教徒明確主張要真誠地信仰佛陀,但他們更強調絕不能輕忽理性。如提提拉長老所說:
 
佛陀教導我們:要與理性一致,應該只信仰有助於一切有情最高幸福與利益的。佛陀的弟子們應該要自己去驗證基本教法的真實,體證教法,在親驗到果然那些是真實以前,最好要有疑問,而且在這些教法的真實性獲得證明後才能信受。
 
佛陀教導弟子們,在心入定時,深入觀察萬法。此外,經典中提到:
 
當外道非難我、教法、僧團時,你們要把誤解的部分解釋明白,應指摘那是錯誤的,而說:「由於如此的理由,所以那項誤解並非事實,那項並非如此,如此的情況不存在於我們,是不見於我們當中的。」(《長部》;《漢譯南傳》冊 6,頁 2-3)
 
佛陀與人對談時,多少也會使用蘇格拉底式的問答法,在經典中對此有不少描述。他會先認同對方的主張乃至立場,但是往往在不知不覺中,讓對方接受與自己最初主張不同的立場。
 
基督教的福音書中,只有極少處如此描寫基督,幾乎看不到蘇格拉底式問答法,只有基督在與律法學者及法利賽人論辯,譴責他們不認真思考信仰與行為等內容時,才看得到類似蘇格拉底式問答法的記載。他說:
 
你們法利賽人啊!你們潔淨杯盤的外面,可是,你們的內心卻充滿貪欲與邪惡。你們這些愚拙的人呀!若先潔淨杯盤的裡面,外側不也就自然而然乾淨了嗎?(《聖經‧馬太福音》23:25)
 
在該段敘述中,法利賽人不只被看作是「重罪者」,又被稱為「愚拙者」,總之,因為是非理性的,所以希望教示他們再次重新思考。
 
◎基督在教法中不太採用理智的議論
 
但是與佛陀不同的,基督約束弟子們,不允許對他的主張有「如此理由」的辯說,而且在教法中不太採用理智的議論,與其說他的用語是議論性的,不如說是描述性 語辭,因此,在福音書中經常出現「播種者」或「好撒瑪利亞人」之類的比喻。這種形式在佛教中也可見到,大乘經典中便有類似《聖經‧路加福音書》一則放蕩兒 子的譬喻。
 
不可諱言地,在所有的宗教傳統裡,通常會把宗教的真理描寫得生動活潑,並以故事形式來說明。但是在基督教的傳統中,基督更明顯地採用上述的描寫形式,尤其 在《新約聖經》中特別顯著。而且,基督教不像其他的宗教傳統,將描寫形式的教法,以哲學式性質的教義來補充。《聖經》中雖然也包含智慧的記述,但與預言或 故事性的「聖經文學」相較起來,為數極少。
 
據說聖保羅曾引用希臘詩人的觀點:「所有人類皆是神的子嗣」,來說服雅典人。他解釋說:人人都是神的子嗣,所以不應將天主等同於人們藉由手藝、心思,以金、銀、石等所雕塑成的偶像(參見《聖經‧使徒行傳》17:28、29)。
 
但是,他把對這樣說辭的不滿,記述在書信中。根據那些書信,保羅想要宣揚傳布的是:「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信息」[6],但此事「在希臘人看來是愚拙的」。然而,「這世間沒有辦法依自己的智慧了解神的,是要依靠神的智慧」(《聖經‧哥林多前書》1:17-24),那種世間的智慧與天主本身「所隱藏、奧秘的智慧」是不同的。如此,保羅主張他為靈性成熟的人談論智慧,而這智慧「並非即將沒落的世界統治者們的智慧」(《聖經‧哥林多前書》2:6)。
 
紀元二世紀時特土良(Tertullian, 160-225)[7] 建議重新思惟聖保羅在雅典的教說。
 
 他(保羅)滯留在雅典,在那裡他自己知道了人們的智慧價值,是好像明瞭真理而其實是竄改真理的……,耶路撒冷與雅典究竟有什麼共通性呢?……基督教屬於斯多葛(Stoic)學派 [8]、柏拉圖學派 [9],或辯證法的必要性在那裡?對我們來說,既有耶穌基督的存在,又有福音書,因此,那些學說是不必要的。……我們的宗教就十分足夠了。
 
特土良這個著名的評論,是基督教迄今仍延續不斷的典型見解,也是眾多基督教徒至今仍然深信的內容:由於罪,人被染污的理性不足以信任;單憑善行,人不可能獲得救贖,甚至智能也屬於這個範疇,只有對基督的信仰才是最必要的。
 
《聖經》中所記載的「天啟」(Divine Revelation)[10] 是作為宗教真理唯一且充分的根據,甚至是唯一的標準,眾多的現代基督徒,至今還發表與此類似的意見。根據他們的說法,即使基督教徒認同理性,但與佛教徒相較,其對理性幾乎無信任度可言。
 
但是,也有異於這種結論的其他基督教傳統思想,他們認為人具備由神所授予的理性能力,且能行使它,它並不因罪而變得毫無用處。由於人類全是模仿天主的形象 而被創造的,所以,不只是基督教徒,全世界所有人都有此能力。藉由理性之光,人們認識天主。《聖經》中說:
 
神是不能見的屬性……從創世以來,在被創造的萬物中,可以被理性之眼所認識。在由祂所創的萬物中,經由理性之眼,是可以被知曉的。(《聖經‧羅馬書》1:20)
 
殉道者游斯丁(Justin, 100-165)[11] 主張即使是所謂的無神論者,若依理性生活,也可以將之視為基督教徒,因此他將哲學家蘇格拉底、赫拉克利圖斯(Heraclitus, B.C. 544-483)[12] ,與先知亞伯拉罕(Abraham)、以利亞(Elijah)並列。
 
亞歷山大里亞城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150-215)[13] 說:
真理是屬於神真實語言的一部分,所有哲學派別,都蘊含片斷的真理。(《雜記》,Stromateis)
 
此外,俄利根也說:
所有理性的被造物都是神言語的分享者,亦即分賜的理性。而且理性將基督所具智慧與正義的種子,植入自己的身中。
 
俄利根是系統神學族譜中的首位神學家,他不只充分利用理性,清楚地闡釋《聖經》的前提及其涵意,且將基督教思想與非基督教思想連結起來。
 
〔佛教「法」的概念與基督教的「邏各斯」有很多相似點〕
 
隨著基督教勢力的延伸,它逐漸成為羅馬帝國與西方世界的宗教,希臘的哲學用語隨之滲入教會的教義解說中。「邏各斯」[14](logos,「道」、「理性」)的概念,扮演著《聖經》信仰與異教徒哲學之間的溝通橋梁。
 
西方(希臘)思想與受其影響的基督教教義,兩者都能看到「邏各斯」的概念,結果使理性因而受到尊重,這似乎可對照於佛教教法受到「法」概念所影響的過程。
 
據說佛陀對形而上學的問題都保持沉默,且主張所有的哲學思想都含有部分的真理,但這未必表示佛陀抑止哲學性的思考,他認同有關能適用於人間的普遍性規範。
 
◎佛教所有學派皆以名為「法」的普遍性理則為前提
 
佛教主張種種思想的部分真理性,但前提是人生存於世間中,具有普遍性理法。人可能對一切事物產生懷疑,然而,懷疑思考的現象本身,即證明某種普遍性理法的 存在—─雖然掌握它或許非常困難,但人如果不認同它,就無法作連貫性的思考。佛教徒認為人生存於世間,有很多普遍而不滅的規範—─「法」 (dharmas)在運作。
 
「法」在語源上意指「任持」,稱喬達摩為「說法者」,即因他是依據真理(即不依靠吠陀權威與傳統)而宣說教法的人。就這點而言,可說喬達摩‧佛陀的觀點是 非常理性主義或規範主義的。他不曾基於某些傳統的權威,而標榜自己的神聖性;佛陀的偉大在於自身覺悟到真理這項事實,除此,再也沒有比這更崇高的事蹟了。 佛陀說過:
 
不見法(真理或教法)者,不見我。—─見法者即見我。(《小部‧如是語經》;《漢譯南傳》冊 26,頁 265)
 
佛教的所有學派都是以名為「法」的普遍性理則為前提,這「法」是人生於世間的指導,且可藉由理性而認知。這普遍性理法適合於一切有情,與宇宙本質是一致的。
 
「法」通常被認為與佛陀的教法意義相同,在這意義上,「法」並非實際的教條,反而不如說是「道路」,可視為是人類普遍性的規範。關於這點,看得出佛教教法與孔子、孟子的主張有令人驚訝的類似性。因為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論語》),而孟子則說:「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孟子》)
 
無論在天上或人間,佛陀極為肯定「法」或真理才是達到幸福的唯一道路。關於這點,中國的思想家們也有類似的主張:孔子主張天命支配一切,老子則說明世間一切都無法勝過「道」。他們都以為違犯道德律的人,最後會導致自我毀滅。
 
◎「邏各斯」是宇宙萬象的律動,唯一永恆的理法
 
在西方,可與「法」相對應的概念可說是「邏各斯」。不過,「邏各斯」以語言表達其意時,相當於印度的「聖言量」(sabda)或「言語」(vac)。宇宙 萬象有其律動,在唯一永恆的理法之下,與自然界保持平衡。赫拉克利圖斯將這律動、理法稱為「世界的命運」,也稱為「公正」(dike,正義)或「邏各 斯」。
 
佛陀根據普遍性理法的思想,而倡說救度一切眾生;赫拉克利圖斯也認為「邏各斯」是具普遍性的,所以說:
 
人必須遵循〔普遍性,亦即對一切來說是〕共通的理法。但是,雖然理法本來就具普遍性,而大多數的人卻過得似乎只有自己才擁有特別的見識一般。
 
個人的尊嚴建立在普遍性理法上,不能與之相背。佛教徒們自初期起就說:「無論如來出世與否,此理法永遠存在。」與之對應的是赫拉克利圖斯的談話:
 
這個對一切都平等的、有秩序的宇宙世界(cos-mos),並非由諸神或人所創造的,那是「火」,是縱貫過去、現在、未來,遵循節奏(軌則)而燃燒,同時遵循節奏而熄滅的、永恆赤焰的「火」。(《斷簡》)
 
對人生命存在的根本理法,佛教徒的闡釋是「甚深」且「不可思議」,赫拉克利圖斯也有相同的敘述:
 
〔宇宙的〕理法就如同這裡所說的一樣,可是人們卻總是不加以理解。不論在聽聞之前,或聽過一次之後……,對於萬物是遵循理法而生長的,他們似乎完全不知。(同上)
 
佛教中,體證到理法的人稱為「覺者」(佛陀),比喻人從似夢幻的迷妄中覺醒。令人深感興趣的是,赫拉克利圖斯也有與此相對應的表達,他說:
 
我們不可以像睡著的人一般的言語和行為。(同上)
 
柏拉圖的哲學中,「善」(the idea of the Good)是一切理型(idea)的根源,是至高無上的,真正的真實與真正的「善」相同。「善」即「邏各斯」,就是宇宙世界(cosmos)的目的。柏拉 圖認為,宇宙就是許多理型的邏輯體系,是機動靈活的統一體,受到所謂「宇宙目的」的「善」所主宰。哲學的功能在於透過理性的運作,去理解宇宙的內在秩序與 種種的關連,並藉由邏輯思考而把握其本質。
 
根據斯多葛學派的主張,一切生命與活動都是源自於「邏各斯」(道),「邏各斯」就是神,它包含生命的胚芽—─種子,就如植物潛藏在種子中,而全宇宙就潛藏 在「邏各斯」之中。整個宇宙是單一的、統一的、活潑的,並結合為全體的。其中所有特殊的事物,是由在永恆活動狀態中具神性且原始的力量,所建構的確定形 式。由於神是活動性的生產與形成力,所以祂是生命的原理、創造的理法。在無窮盡、多重的現象中,這原理、理法作為那些事物的獨特與特殊的形成力而開展。
 
斐羅(Philo, B.C.30?- A.D.45?)[15] 依照斯多葛哲學的觀念,將世界中神的整體活動稱為「邏各斯」。它一方面是神的睿智,將其自身寄存於神之內,也是這唯一真神產生理性的力量;另一方面它是神 所顯現出的理性,是自存性(self-subsistent)的形象,是長子;雖然不像神一樣是無始的,但也不似人類的生起,它乃是第二位神(the second God)。
 
◎基督就是「邏各斯」
 
依據《聖經‧約翰福音書》所載,「邏各斯」的概念顯然很早期便傳入基督教了。
 
新柏拉圖主義 [16] 的基督教,依據「流溢理論」(principle of emanation),將視同基督的「邏各斯」看作是一種「次等的神」(secondary deity),即傾向於將它當作是超世間的神與感官世界間的媒介。
 
俄利根認為基督就是「邏各斯」,也就是以人的型態呈顯超世間神的睿智。若依照游斯丁的說法,神顯現自己本身,是在外相上藉由祂完成的創作來顯現自己,並在這個以祂形象所創造的人的內在,安置了理性的特質。
 
佛教「法」的概念,有很多類似於基督教的「邏各斯」。儘管如此,在東方,「法」的概念是主體性的,著眼於規範人類的行為;西方「邏各斯」的概念卻是客體性的,重在支配人所生存的世界,乃至自然環境。
 
對後來基督教思想極具影響的是兩位思想家—─希坡的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 of Hippo, 354- 430)[17] 與聖多瑪斯‧阿奎納(St. Thomas Aquinas, 1224-1274)[18]。聖奧古斯丁強調人應依靠「外力」(即神的恩寵),這方面也許可與淨土教諸師相比擬。但他起初受到新柏拉圖主義強烈的影響,這由其著作中便可得知,尤其在議論「惡」(Evil)的問題時特別顯著。 聖多瑪斯則受另一位希臘思想家亞里斯多德的影響,除了主張天主存在之外,也認為基督教信仰可以被合理論證。在這個傳統下的天主教神學者,對於任何輕視理性的見解,都給予嚴厲的批判。
 
近代,新教徒(耶穌教徒)的神學者,受到康德(Kant, 1724-1804)、黑格爾、懷德海(Whitehead, 1861-1947)[19] 以及其他自由思想家極大的影響。在日本,佛教徒若常常接觸受到卡爾‧巴特(Karl Barth, 1886-1968)[20] 影響的基督教教師們,或許會因為他們而對基督教徒依憑理性的印象有所疑惑,但若遇到其他與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 1886-1965)[21] 接觸的人,則會感受到完全相反的印象。
 
因此,倘若能充分地考量基督教各種思想學派的歷史,或許就不會有人再提起基督教輕視理性等種種觀點。甚至基督教某些教派是徹底地訴諸理性,他們依之判讀《聖經》,並從《聖經》中只挑出符合理性的部分。
 
所以,這兩種普遍性宗教中,很多思想家尊重理性,不再盲目信仰,使得理性信仰抬頭。這事特別意味著,這兩種宗教已經能處理從人是理性的存在與不能拋棄理性 的事實,所衍生出的問題。所以,也許可做個結論:佛教與基督教都不只訴諸人的情緒而已,而能考慮到人本性中理性的層面,因而受到廣泛地接納。但或許可以 說,在要求信仰與尊重理性之間所存在的緊張現象,基督教恐怕要比佛教強烈,但是兩者多少都訴諸於批評且理性的精神。
 
理性的限制
 
若明瞭人對無解的問題可以存在著疑問時,隨之而來地就會考量理性的極限,並對理性的尊重也會有所保留。這在佛教方面尤其顯著。
 
〔佛教:真理超出合理分析之外,也超出認知的領域〕
 
在佛陀的時代,自由思想受到極大的支持。當時盛行的各種哲學與宗教體系,可分為正統派與異端派兩大類。就一般印度人的觀點,正統派即指婆羅門教,是承認 《吠陀》(Veda)聖典權威的宗教;相對地,當時的異端派思想家對此並不認同,而經常進行自由、開放式的思考,他們提倡唯物論、快樂論、苦行論、決定 論、懷疑論、道德否定論等。對這些各種不同的見解,佛陀採取何種態度呢?
 
他在當時已注意到許多哲學論說之間互相矛盾,不論如何,哲學家們都宣稱自家的學說為絕對真理,而主張其他學說在各種謬誤基礎上蘊含錯謬。但是
 
那對某人來說是真理、真實的見解,對其他人來說卻是錯謬、虛妄的。出家修行者們為何不說同樣的見解呢?(《小部‧經集》;《漢譯南傳》冊 27,頁 252-254)
 
 因此,佛陀的結論是:若從客觀的角度檢核這些相互爭論的思想,它們所相互對立、衝突的觀點,全都是相對的、局部的。也就是說:
婆羅門與修行者們頑固地執著於種種的見解,
 
就那些見解彼此間互論、互爭,
 
可悲的他們,只不過看到一部分而已。(《小部‧自說經》;《漢譯南傳》冊 26,頁 137-141)
 
◎盲人摸象
 
所有形而上學的見解,只不過是理解真理全貌的一部分而已,真理本身超出合理分析之外,也超出認知的領域。這方面,原始經典流傳著「盲人摸象」的著名寓言故事。(參見《小部‧自說經》;《漢譯南傳》冊 26,頁 137 以下。《大正》冊 4,頁 178b)
 
有一次,很多修行者、婆羅門等聚集在一起並開始爭論。某甲說:「世界是常住的」,某乙以為:「世界不 是常住的」;某丙主張:「世界是有限的」,另外的人則認為:「世界是無限的」;又有某甲解釋:「身體與靈魂不是同一的」,另外某乙則說:「身體與靈魂是同 一的」;有人闡述「如來死後仍存在」,另外的人則認定「如來死後就不存在」了。到最後仍然相互爭論不休,並且摻雜激烈謾罵的言語。僧侶們就把這樣的紛爭告 訴佛陀,佛陀於是說了以下的寓言故事:
 
從前,某位國王召集了眾多天生的盲人,當他們集合後,國王就下令讓他們看大象,於是牽來了大象。之後命令他們當中有的人去摸象頭,有的人摸耳朵,有的人摸牙齒,還有的人摸鼻子,然後命令最後的人去摸尾巴。
 
接著國王就詢問他們:「所謂『象』長得像什麼呢?」
摸過象頭的人回答:「象就像甕」。
摸過耳朵的人回答:「象就像畚箕」。
摸過牙的人回答:「象就像犁頭的刀刃之類的」。
摸過鼻子的人回答:「象就像犁柄」。
到最後,摸過尾巴的人回答:「象就像掃帚」。
一會兒就群起騷亂起來了,各自堅持主張:「所謂象就是像這樣的,除此之外,不是別的;不是像那樣,而是像這樣!」
爭論到最後,甚至拳腳相向。國王看到這樣的情況,被逗得開心極了。
 
佛陀就作了結論:修行者、婆羅門就如同這寓言故事中的盲人,只不過各自看到真理的一部分,就主張:「這就是真理,不是其他;真理並不是那樣,而是這樣。」
 
「盲人摸象」是東西方皆熟知的寓言故事,詮釋著原始佛教所主張的種種不同思想,僅具有部分的真實性。
 
◎脫離哲學上的對立,人才能獲得心靈上的安穩
 
唯有佛陀才能掌握全面的真理。合理的分析有助於釐清理性的限制,藉由脫離形而上學的對立,才能掌握真理。
 
喬達摩並不主張:「我所說的是真實,〔你所說的是〕錯謬的。」(《小部‧經集》;《漢譯南傳》冊 27,頁 242),也不與其他哲學家爭辯(參見《小部‧經集》;《漢譯南傳》冊 27,頁243)。他曾說:
 
我不與世爭,但是世間要與我爭,瞭解真理(dharma)者,絕不與世間爭。世間的賢者認為「無」的,我也說「無」;世間的賢者認為「有」的,我也說「有」。(《相應部》;《漢譯南傳》冊 15,頁 196-197)
 
藉由脫離哲學上的對立,人才能夠獲得心靈上的安穩。悟道本身是無法公式化的,因此,佛教從不主張與其他宗教的教義相對立。
 
當然佛教也隨著時間流轉,而發展出很多不同的思想體系,但是即使後代的佛教徒也未將本身的思想強加於他人。回應各種不同思想的所謂「佛陀的沉默」,深深地影響了佛教對「生命」的看法。
 
〔佛陀拒絕討論屬於形而上學的「不確定的問題」〕
 
關於「沉默」的理由,常常被學者、佛弟子們提出來討論,但是無論如何,它與佛陀拒絕討論當時屬於形而上學、思辨產物的「不確定的問題」,有特別深的關係。
 
修行者多半會提出如下的問題:
世界是常住的,抑或無常的呢?
世界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呢?
靈魂與身體是同一的,或相異的呢?
如來死後仍然存在,還是不存在呢?
 
佛陀不回答這類的質詢,為什麼呢?依據古老的佛教經典,多半的修行者對佛陀的沉默感到不滿。關於這些事,佛陀的解釋是,這些質問無助於精神的向上提昇,所 以不予回應。形而上學的問題與「法」的本質無關,無論是轉化欲望,或對治激情,或熄滅煩惱,讓心達到平和,乃至對確實的悟道、無上的智慧與涅槃等,皆毫無 益處。如果沉溺其中,也許就會無暇於尋求脫離苦的解脫之道吧!
 
◎毒箭喻
 
根據這點,佛陀作了以下的比喻:
 
假設有人被毒箭射傷,友人們緊急將他送醫,醫生想要從傷口拔出毒箭。可是,中箭的男子堅持說:
 
「請等一下,射我的人是王族?還是婆羅門?庶民?或者是奴隸呢?在沒有弄清楚以前,不能把箭拔出來;還有,不曉得他的姓氏以前,不能把箭拔出;那個人的個子高,還是矮?或者箭是屬於那一類的?這些事項沒有弄清楚以前,不可把箭拔出來!」
 
如果醫生也一直等到這些質問解決,會變成怎樣的結果呢?恐怕這位男子就會身亡吧!
 
同理,期盼世間的事情與類似的一切質問都有答案的人,在他了解其所處現狀的真實是什麼,及對那些疑問冰釋之前,或許已經死亡了吧!(《中部》;《漢譯南傳》冊 11,頁 188)
 
 佛陀常被比喻為醫生。他認為人生的現狀就有如生病了,他因此才強調自己扮演醫生的角色。直到今天,遵從教法的人仍視佛陀的教法為療法,意指教法就是恢復健康的處方、療程,以及心理醫生臨床經驗上所給予的建議。
 
或許可說,佛陀將印度的醫學帶入心靈精神的領域吧!在佛陀的信徒中,有耆婆(Jivaka, B.C.43- A.D.17)等著名的醫生,即使到了後代,佛教也常與醫學密切地結合在一起。
 
因此,佛教大體上不願意討論形而上學的問題。這種特色也見於大乘佛教,例如大乘佛教偉大的哲學家龍樹(Nagajuna, 150-250),並未加入當時婆羅門哲學家們所議論有關形而上學的問題,例如:世界的起源、靈魂不滅、初始物質、原子等議題。他的論法,只不過是指出其他各派哲學中的錯謬與不圓滿的結論而已。
 
但佛教的觀念論(唯識學派),也發展出類似形而上學的哲學體系。根據該派的說法,世間一切現象源自根本意識(阿賴耶識)的潛在力(種子)。然而,即使在此體系中,根本意識也是以超越我們思惟的空性為基礎。一般而言,佛教徒對會陷入正反兩端的問題並不會詳加討論。
 
對佛陀而言,最急迫且根本關心的課題是,人或其他眾生所處的現實狀況,以及對這狀況所應做的回應。佛陀把世間的現象診斷為「苦」,但它是能治癒的。據此來看,就如佛陀的寓言故事所說,他認為形而上的議論會惑亂人心,對人生無益,也與到達涅槃的目的無關。
 
〔基督教:天主並非哲學的神〕
 
回到基督教來談,基督並非不可知論者 [22]。相反地,基督接受猶太聽眾的創造神信仰,並以之為基礎。如此的信仰,或許會被評述為形而上學,但就如同現代基督教神學家所闡述的,《聖經》的天主並非哲學的神。在猶太人之間,神的存在是無須議論的主題,他們把創造神的信仰,歸之於天啟。
 
基督本身絕非哲學家,而且其周圍也無哲學家。實際上,他與佛陀所處的環境差異甚大,他很少遭遇到如佛陀所拒答的類似質問。他生活的環境,並非如印度教所屬 的自由思想發達的印度,而是巴勒斯坦。在那裡即使是被認定的自由思想,也並非由賢哲所提出,而是存在於由先知所宣講,普遍被接受的猶太教範圍之內。
 
基督本身的時代並未與哲學思想交會,最初的接觸是在聖保羅的傳道之旅—─基督教教義傳播到希臘、羅馬世界之時。當時,基督教對形而上學的思辨所採取的態 度,大致上與佛陀相似。雖然聖保羅曾與雅典的大眾有過議論,但依據《新約聖經》的略述,那樣的議論還未達到形而上學的領域。又在他所寫的信中,對如此的議 論,採取與佛陀相近的態度,講法上也大致基於相同的理由。他說:
 
你們要謹慎,不要由於那些虛妄、空洞又欺騙的哲學,而被任何人迷惑。(《聖經‧哥羅西書》2:8)
 
要避免像那庸俗的老女人所做的空談。提摩太啊!……要避免庸俗、荒唐之言,又避免作謬稱「知識」的爭論。(《聖經‧提摩太前書》4:7; 6:20)
 
就如同後期的佛教歷史,基督教到了後期,也出現非常多基督教神學家,他們相當自由地沉浸於形而上學的思辨,而如此的態度招致其他基督教徒的批評。
 
但就基督教整體歷史來看,這樣的思辨,普遍因所謂「敬畏的不可知論」(reverent agnosticism)而受限。一般所謂天啟,並非指具備充分且完整的神的知識,或有能力去定義神,神仍是神秘性的存在。以下有關聖保羅的言詞,經常為人引用。
 
我們所知悉的是一部分,預言的也是一部分。……現在我們從鏡中看到模糊不清的影像,……我只不過知道其中的一部分。(《聖經‧哥林多前書》13:9-12)
 
簡而言之,基督教與佛陀所主張的教義,同樣都能看出對實修的關心,甚至前者認為基督本身就是關心靈修的顯著典型,因基督與佛陀同樣認為自己扮演醫生的角色。
 
當基督與罪犯來往而受人譴責時,他回答:
 
需要醫生的,並不是健康的人,而是病人。我來的目的不是為招喚正義的人,是招喚罪人,讓他悔改的。(《聖經‧路加福音》5:31-32)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依據本身是醫生的聖路加所傳述的。
 
福音書中關於基督的寫照,就如一位非常忙碌的醫生,而基督教的教法方面,與佛教相同,採以相稱的表現—─先將人的欲望診斷為道德上與心靈上的病狀,之後接著再指出其治療方法。如此,在這兩個普遍性宗教中,都可見到關於究竟實相自性的不可知論元素。
 
〔哲學與宗教的關係〕
 
附帶地,我們可以思考關於哲學與宗教的關係。兩者之間固然有很多情況結合在一起,但也有衝突,甚至有時相互對立,這種傾向在西方尤其常見。在西方,宗教以 《聖經》與教會所認可、具權威性的著作為基礎,然而,哲學主張具有超脫宗教的獨立性,因此排斥聖典,只是依循理性的推論作為基礎。
 
相對地,在佛教普及的各國中,哲學與宗教的對立幾乎不曾發生,哲學性思考不曾因僧團的權威而受到壓迫。每當顧慮到產生這種對立時,佛教哲學家總是說,經典 的教法猶如指月的手指,只不過是引導凡夫到達終極目標的方便而已,究竟真理的本身是不可言喻的,以此來消解這方面的難題。這顯示佛教的基本立場在於實修。
 
普遍性宗教中的宗教不可知論,或許與無法被任何陳腔濫調所公式化的生命神秘感密切相關,因為宗教正是由這種神秘感所產生。然而,基督教的傳統比佛教更傾向於教條主義(dogmatism),那也許是因為基督教重視天啟的原因吧!
 
但是,也有人認為基督教的教條主義,具有希臘哲學的影響與西方人的理性信仰,而這兩者都可以視為形而上學的思辨。而在東方的佛教,對經句的解釋則相當自由,種種教說的闡發,都只不過是度化現世中苦難眾生的權宜方便而已。(下期待續)
 
編者按:本文譯自中村元所著《從比較觀點看佛教》(1987)一書,文內部分標題為編者所加,中譯本將由香光書鄉出版社出版。
 
【譯註】
[1] 俄利根(Origen, 185?-254?),埃及哲學家兼神學家,是早期希臘教會最具影響力的《聖經》學者,其神學受新柏拉圖派哲學影響極大。所著《原道》(De Principiis)是基督教最早一部完整的系統神學,被稱為基督教系統神學的鼻祖。
[2] 提提拉長老(U. Thittilla,1896-1997),年少時即進入無憂僧學院(Masoyein Monastery College)就讀,在 U. Adiccacamsa 長老指導下,成為緬甸的「第一學者」(Pathamakyaw Scho1ar),並曾獲選為南印佛教協會(the South India Buddhist Associations)會長,致力於南印度佛教的復甦。
[3] 聖安東尼(St. Anthony, 251-356),埃及宗教隱士、早期修士,是個人修道方式的代表,有「修道主義之父」之稱。他二十歲開始禁欲修行,曾在尼羅河畔的山中隱居,長達二十五年。
[4] 羅摩克里胥那(Ramakrishna, 1836-1886),印度教領袖,出身清貧的婆羅門家庭,未受過正規教育。他隱居於居處附近的森林苦修,據說探討伊斯蘭教時,曾見穆罕默德顯靈,後又研究基督教,也曾見耶穌顯聖,因此斷定各教本質相同,俱為真理。
[5] 由於社會歷史狀況,早期基督教思想家較強調信仰的優先性、啟示的神聖性,尤其面對當時擁有領導權的希臘、羅馬文化時,表現出強烈的護教情緒,從而帶有貶低 理性思考、鄙夷世俗生活的色彩。但是,當基督教信仰成為社會的主導意識型態後,如何處理上帝的啟示與人的自然稟賦,《聖經》信仰與文化傳統之間的關係,就 成為基督教思想家們亟需解決的問題。
[6] 根據《聖經‧哥林多前書》(1:18):「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信息,在那些走向滅亡的人看來是愚拙的;對我們這些得救的人來說,卻是神的大能。」又說: 「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神,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神的智慧了。」(1:21)保羅所要宣揚的是,天主拯救人類的愛 是透過耶穌基督的死表達出來。
[7] 特土良(Tertullian, 160?-225?),是影響西方神學思想最深的教父,拉丁神學的鼻祖。他的思想依循傳統,抗拒希臘哲學,輕視世間學問文化,其名句至今仍為人所傳誦: 「雅典(哲學)與耶路撒冷有何相干?基督與柏拉圖有何相通?學府與教會有何相同?」然而,他卻將世俗的學問變為服事主的工具,許多神學概念經他精確解明之 後,不再模糊難解,如「三位一體」、「聖禮」、「救贖」等,即為他首創。
[8] 斯多葛學派約於西元前四世紀在雅典創立,主要宣揚服從命運,並帶有濃厚宗教色彩的泛神論思想,其基本思想是理性統治世界,主張宇宙是個統一的整體,存在一 種支配萬物的普遍法則,即「自然法」,亦稱「邏各斯」、「世界理性」,或「上帝」、「命運」。此學派中關於自然法、世界主義,以及人類平等和安於現狀、順 從命運等觀點,對羅馬政治思想與基督教教義的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9] 柏拉圖(B.C. 427-347)是古希臘思想家,深受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影響。他在距雅典不遠的樹林中,為系統地研究哲學與科學而創立一所著名學園(Academy),因 而形成柏拉圖學派。柏拉圖哲學體系的核心在「理型論」,他將世界分為「物質世界」與「理型世界」兩個領域。
[10]「天啟」即是神向人類彰顯祂自己。有「一般啟示」—─透過神所造宇宙萬物的奇妙,向人類啟示宇宙是有秩序且受到造物主管理。另外還有「特殊啟 示」,分為言語與文字啟示。《聖經》屬文字啟示,神的愛與計劃全透過文字在其中向人類啟示。也唯有神親自向人啟示,才具有絕對的權威,而成為信仰的依據。
[11] 殉道者游斯丁(Justin, 100?-165?),基督教早期教父,由於堅決不向偶像獻祭,被處以極刑。他首次將基督教同希臘哲學結合,並奠定歷史神學的基礎。其作品對希臘哲學抱樂 觀態度而偏重理性,卻忽略耶穌的人性,但他將基督教的思想與外邦哲學連成一氣,開創了「科學的神學」。所以,《舊約》與希臘哲學匯合,形成基督教哲學。
[12] 赫拉克利圖斯(Heraclitus, B.C. 535?- 465?),是西方最早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古希臘早期樸素唯物主義與自發辯證法相結合的傑出代表。他主張:「火」是宇宙萬物的本源;事物由相互對立中產生;一切事情的發生均由世間規律或「邏各斯」所統攝。
[13] 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 150?-215?),二、三世紀間最重要的基督教護教士。他將希臘哲學與基督教信仰中的猶太傳統思想相結合,為其後三個世紀基督教教義的發展奠定基礎。他高舉「理性」(nous),覺得《聖經》與「理性」都是認識神的泉源。
[14] 邏各斯(logos)是歐洲古代與中世紀常用的哲學概念,指蘊藏於宇宙之中、支配宇宙並使其具有形式與意義的絕對神聖之理。基督教早期將「邏各斯」解釋為神的理性與智慧,或神創造世界的原型;將基督解釋成「邏各斯」的化身,是人與神之間的仲介。
[15] 斐羅(Philo, B.C.30?- A.D. 45?),猶太神秘主義神學家,以促使猶太與希臘思想匯流著稱,在《新約聖經》基督論的發展上,斐羅是個很重要的關鍵,他引進希臘哲學「邏各斯」概念,並將它解釋為上帝與人聯繫的仲介。他強調「邏各斯」乃上帝的形影,是第二位神。
[16] 新柏拉圖主義是西元三至六世紀古羅馬唯心主義哲學中,重要流派的基本主張,此派以柏拉圖哲學為理論基礎,具濃厚的宗教神秘主義成份。學說以普羅提諾斯 (Plotinus)的學說為系統與典型,放棄柏拉圖主義中的「善」為最高的實在,提出「太一說」、「流溢說」與「靈魂解脫說」,是古希臘羅馬哲學史上最 後一個最具影響力的學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