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056 期
1998.12.20
李素英
閱藏筆記生氣嗎?換個心境吧!
《大智度論》教導我們修習忍辱就是「能體諒人處且體諒人」, 但若是遇到了小人得志,目中無人,欺凌頭上,將他人的寬容視為懦弱時, 又該如何面對呢?且聽《大智度論》如何說……
人在世間生活,總是會遇到種種不如意的事。一旦碰上了,瞋恨、怨責就洶湧而至,於是氣不順、心不平,日子就很難過了。《大智度論》卷十四〈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提供了在人世間「擦槍走火」時,轉換心念的方法,歸納來說不外下列十項:
一、想這是先世累劫作惡的果報,如今應該歡喜受報,如負債償還一般。
二、常存慈心,因為菩薩本就發心讓一切眾生心得歡喜,如果他因為怒罵發洩而心得喜樂,就應該由他罵!
三、眾生常受生、老、病、死的種種困厄,已經很苦了,修行之人怎可以不慈愍心對待,反而加重他的苦迫呢?
四、凡夫眾生受到侵擾就生氣,得到讚美就高興,碰到怖難就畏怯。修行菩薩道的人,不該隨生死流轉,應當自我控制,對眾生起大悲心。
五、再想想看:如果眾生沒有惱害我,那麼如何得到修行忍辱的因緣呢?該感謝他是我的善知識,是教導我的師長啊!就像金礦必須經過火燒鎚打,真金才會獨留下來。
六、眾生無始劫以來都在五道輪迴中,我們彼此都曾為彼此的父母、兄弟;如此想來,怎可心懷惡念、瞋恨,而加害「自家人」呢?
七、眾生之中,有許多未來佛,若對眾生生氣,豈不是對佛生氣了嗎?
八、有言道:「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所有的煩惱中,瞋心最重;不善報中,瞋報最大。更何況,一旦生起瞋恚心,自己就先失去平穩安樂了,又如何讓眾生得安樂呢?
九、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本,從悲心出發。而瞋心是以滅悲之本,喪失了悲心本懷,還叫做菩薩嗎?
十、縱使他有一個罪過,但也還有種種的功德善行,想想他的其他優良事蹟,心就不會再瞋惱了。
忍一時風平浪靜
如此說來,《大智度論》教導我們修忍辱就是要能「體諒人處且體諒人」,而在這樣做的當下,同時也成就了自己。但若是遇到了小人得志,目中無人,欺凌頭上,將他人的寬容視為懦弱時,怎叫人不氣忿難平?
那麼,下列五項,就是《大智度論》卷十四〈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提醒修行忍辱的菩薩們要去思惟的。
一、「寧為無智所慢,不為賢聖所賤。」無知的人將不該看輕的,卻反而看輕了;而聖賢之人所看輕的,才是真正該被看輕的。無知的人看不出寶石的價值,損失的是無知的人,而不是寶石啊!
二、能修忍辱的人,因為心柔軟,而能生於天上及人中,後能得成佛道。
三、縱然一時受人毀辱、輕罵,於己並無損失,但若不忍而施以威迫,雖得一時快意,終將墮入地獄,受無量苦。
四、菩薩是發心治療眾生心病的,醫病的人,不用自己也得病啊!反而當得病的人怒罵醫生時,醫生能了解他是因為生病,才如此狂亂瞋惱,並不因此而嫌責他。
五、菩薩養育一切眾生,愛之如子,父母疼惜子女,豈會因為子女無知吵鬧,而憤恨不平?
豈一個「忍」字了得?
由此思惟,則知世間種種事相,不管增上、逆增上,無非都是修行的「所緣」。藉由這些因緣,修行的菩薩們看到自己的不足,並能提起正念,再行精進。
因此,〈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提醒修忍辱的菩薩們,應該進一步思惟:
一、世間有情、無情眾生加惡於我,令我受苦,皆源於自己存有一個「我」在;若是「無我」豈還會受苦?試想:有人會對著虛空、曠野而瞋怒、訶罵嗎?若是如此,那麼虛空、曠野的回應在那裡呢?只是回音而已!不是嗎?
二、眾生的形體身軀原是因緣和合,只是假名為「人」,其實本無實體。既是如此,那麼一腔憤恨,又是在瞋誰、惱誰?
三、諸佛行菩薩道時,也是在人世間不斷地修行,藉眾生而修行忍辱;菩薩步佛的足跡,也要如此「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啊!
轉換心念,自在清涼
平心靜氣地想一想:我們平日會對周遭的人、事、物生氣怨恨,都是因為心念執取在那個境上,即使事情早已時過境遷,我們還是放不下當時的情境、當時的感覺。
因此,若能在觀察到心念難平的當下,先依論典所教如此一一想來,轉換一下心念,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就會讓人茅塞頓開,擁有另一片天空。一旦心開意解之後,氣就順了,心也平了,自在清涼不就正在當下!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