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法音
舍利弗的一生(中)

舍利弗是如何得道證果的? 他開示了那些經典? 他對阿毘達磨有那些影響?



內觀的成就
〔得道(證果)〕
◎具足定遍滿神變
 
《長老偈》第九九五、九九六偈中,舍利弗自己說出他證得阿羅漢的方法,他說:

對別人而言,是世尊在說法;但我專心聽開示是為了自己的好處,果然不虛費功夫,我去除了所有的煩惱,證得解脫。

在其後的兩偈詩頌(九九六——九九七偈)中,尊者表示他無心想獲得五種神通。然而, 在《無礙解道》中(Patisambhida Magga)的〈神通類論〉(Iddhividha-Katha)卻認為他具有「定遍滿神變」(Samadhi-Vipphara-iddhi)這種高層 次的禪定力,它能夠影響某些生理情況及自然現象。這在《清淨道論》第十二章所載的故事中,可以得到證明。

當時舍利弗與目犍連住在迦布德迦(Kapotakandara), 有一次舍利弗剛剃過頭,在空曠處禪修,他被一個惡作劇的惡鬼在頭上狠狠地打了一下,這是非常嚴重的一擊,不過在當下舍利弗完全進入禪定,因此沒有受傷,這 個故事出自《自說經》(Udana, IV.4),經文又說:

目犍連尊者看到這事後,就走向舍利弗尊者,並問他是否安好。他問道:「兄弟,你還好嗎?身體情況如何?有沒有覺得那裡不舒服?」

舍利弗尊者說:「目犍連兄弟!我很好,也還健康,只是頭部有點不舒服。」

隨後目犍連尊者馬上稱歎道:「舍利弗兄弟,真是奇妙!不可思議呀!舍利弗兄弟!你的心力真強,威力真大,舍利弗尊者!因為剛才有個惡鬼在你頭上猛力打 一下,那是很用力的一下,足以打倒七尺或七尺半高的大象,也可以把山劈成兩半,而你卻淡淡地說:『目犍連兄弟!我很好,也還健康,只是頭部有點不舒 服。』」

舍利弗尊者回答:「目犍連兄弟!真是奇妙!不可思議呀!目犍連兄弟!你的心力真強!威力真大,你能看見每一個惡鬼,而我最多只能看到小鬼罷了!」
 
◎修習空性住,證九種禪定
 
《不斷經》(Anupada Sutta 中部三[1])內有一段世尊說明舍利弗證果的情況。在此經中世尊宣稱舍利弗尊者已精通九種禪定,即四色界定及四無色界定和滅受想定[2],在《舍利弗相應 經》(Sariputta Samyutta)(1)中,尊者與阿難說話時,補充說明他自己在每種定境中都沒有「我」的想法:

我沒有「我正進入禪定,我已入禪定,我正從禪定中出來」的念頭。

在另一個場合,他向阿難描述自己入定的情況,他說自己到達完全沒有感受到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的境界,同樣地,也沒有感受到有四無色定,只是他還是有一種:「涅槃是『有』的滅盡」(2)的念頭。

會證得這種超越的禪定,可能是由舍利弗尊者修習「空性住」(Sunnata-vihara)的緣故。

《中部》一五一經的《乞食清淨經》(Pindapata-Parisuddhi-Sutta, Majjh.151[3])中提到,有一次佛陀說到舍利弗尊者流露出安詳自在的神色,並問這安詳是由何種心境所發出來的(3)。舍利弗尊者回答說:「我經 常修習空性住。」佛陀說:「這正是大丈夫應該常修習的法門。」接著詳細說明這種觀法。

《自說經》記載,世尊三次見舍利弗尊者在寺外打坐入定,就以偈頌讚歎他堅定和平靜的心。

我們可以想像舍利弗尊者坐在有如《天臂經.蘊相應》第二(Devadaha Sutta, Khandha Samyutta, no.2;[4] )所說的涼亭下禪修的樣子:

有一次,世尊住在釋迦國的天臂村中,該村是釋迦族市集的小鎮……。當時舍利弗尊者坐在離世尊不遠的耶拉迦拉(Elagala)樹叢下[5]。

此段經文又告訴我們:

在天臂村耶拉迦拉樹叢下有一座涼亭,耶拉迦拉樹生長在有水流過的地方,人們造了一座用柱子橕起的涼亭,上面是樹叢形成的亭頂,亭下放有磚塊所堆砌成的座位,座位上鋪有砂子,此處白天十分清涼,並有涼風從水面吹來。

佛陀很可能就是看見舍利弗在類似這種簡陋的茅篷中深深地入定,所以就讚美他弟子的平靜與超越。
 
◎證四無礙解
 
有關他在無礙解智(patisambhida-nana)方面的成就,舍利弗尊者在《增支部》四集一七二經[6]說道:

朋友!大約在我受戒半個月後,我就證得四無礙解:義無礙解、法無礙解、詞無礙解、辯無礙解[7]。我以許多方法詳細解說這些,也說明、教導別人,並使 人們認知,建立正確觀念,也解釋、釐清它們。如果有人還有任何疑問或不清楚的地方,可以來問我,我會詳細解說,現在世尊已深知我們的成就。

從這些資料,很明顯地舍利弗尊者是已成就所有境界,達到最高智慧的人,再沒有比佛陀所說的話更能貼切地形容他:

假如有一個人已經精通並圓滿於高貴的戒、定、慧以及解脫,人們可以肯定地說,那個人就是舍利弗。

假如有一個人,他是世尊真正的弟子,因世尊的教誨而生,因法而生,由法所成,傳承佛法,而非承傳世俗利益,人們可以肯定地說,那個人就是舍利弗。

在我入滅後,諸位比丘,舍利弗將如我在世所做的一般,正確地轉無上法輪。

——《不斷經》[8]
 
〔轉法輪者〕
◎《象跡喻大經》
 
舍利弗所說的佛法以及後人認為是他所著的經論,形成他思想教化的整體,而他所說的範圍和多元性,可以媲美佛陀所說的法。舍利弗善於運用獨特的方法,組織佛法豐富的材料,並深入淺出地介紹給人們,啟發人們的智慧,並激勵人們努力修行。

這點我們可以從《中部.正見經》第九(Majjh. Nikaya, the Samma-ditthi Sutta, no.9),和《象跡喻大經》第廿八兩部經 [9] 中得到證明。

《象跡喻大經》(4)是方法論的經典之作。它首先揭示四聖諦含攝所有善法,再舉出苦聖諦來自五取蘊,接著詳細觀察五取蘊中的色蘊。色蘊包含地、水、 火、風四大元素,每一元素又可分為內四大和外四大;接著詳細說明身體的器官和功能屬於內在四大元素,而不論內四大或外四大既不屬於「我的」,也不能構成 「我」,這種觀察引導我們厭離並超越對四大元素的執著。

經文又說明力量強大的外四大在遇到自然災害時的無常性,強調由貪欲所產生的渺小肉體,永遠不能當作「我」或「我的」,也不能以「我是……」來思維它。

當一位比丘具有如此堅定而深刻的觀念時,即使遇見別人以暴力、罵詈、惡意相向,也能冷靜地分析情勢,主控全局,他知道自己內部所生起的苦感,是由耳觸 所產生的,這不過是一種有為法的現象,而他也知道所有形成這種情勢的條件,都是無常的,由此他同樣可以洞察觸、受、想、行、識是無常的。我們可以看到經文 以有系統的方式介紹心理部分的四蘊(受、想、行、識)和剛才提及的「觸」。

此經又說:

因為此心就以四大元素作為執著的對象,而變得情緒高昂、愉侻、堅定和有意志力,即使他受毆打而受傷,他會想:「色身本來就是易受傷害的。」因此,他想起世尊所說的鋸子的比喻,決心遵行佛陀所說的:「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耐心地承受所有痛苦。」

經文接著說道:

如果比丘憶念佛、法、僧,還是無法把持心的平靜,他就會被急迫感所擾亂,並且會因為儘管憶念三寶,仍然不能保持平靜心而感到羞愧。反之,假如他能保持平靜心,就會經驗到快樂的滋味。

經文說:

這比丘甚至會成就更高的境界。 

此經以同樣的方式探討了四大元素,結論首先將色身和其組成部分,以房屋由不同的材料組成作譬喻,其後是解說六識生起的因緣。經文說五根(眼、耳、鼻、 舌、身)和五塵(色、聲、香、味、觸)是五識生起的基本條件,引申而介紹顯而易見的色身及組成色身的五取蘊,再以五取蘊結束討論。因為五取蘊已經說明,而 意識又因五取蘊而起,那麼就能了解它們之間的結合關係及互相緣起的因素。於此,舍利弗引述世尊的話:

見緣生者,彼即見法;又見法者,彼即見緣生。

由於五取蘊起貪欲、愛染和執著,所以是痛苦的根源(苦集)。去除貪欲、愛染和執著即是去除痛苦(苦滅)。經文說了解此點的比丘:「甚至會成就更高的境界」。舍利弗尊者這次開示是以四聖諦圓滿結束,這開示有如一部華麗的樂章,以莊嚴盛大的旋律結束。
 
◎《正見經》
 
另一部舍利弗所講的經典是《正見經》(5)。這是教法裡的經典之作,它也提供了進一步研究的架構,因此,這部經有大量的註釋。註釋說:「在五部尼柯耶 (Nikaya)所蒐集的經典,沒有一部經像《正見經》一樣,在這部經中討論了三十二次的四聖諦和三十二次的阿羅漢境界。

本經也對緣起作了首度的解說,雖然有些變化,但非常有啟發性。緣起的每一因素及其他的章節,都用來闡明四聖諦的正見,因此,使人們對四聖諦有更深、更廣的認識。經過許多世紀直到今日,這部經仍然廣泛地被作為教材使用。」
 
◎《平等心經》
 
另一部舍利弗尊者所講的經是《平等心經》(Samacitta Sutta(6))這是講給「等心天」聽的。此經的重點在討論初果(入流者)、二果(一還果)及三果(不還果)的聖德。它的目的是要澄清他們輪迴轉生的問 題,即轉生欲界、色界或無色界,是依據他們修行的方式,以及仍然殘留的執著而定。這部經非常簡短,但對依傳統習慣群聚聽法的眾多天神而言,卻具有非凡的衝 擊力,據說聽完這部經後,有許多天神證得阿羅漢,更有無數天神證得入流果。

這部經可算是少數對天神界具有長遠影響的經典之一,雖然它的內容簡短且神祕,也沒有論註的解釋,但在後來許多世紀中仍然具有崇高的聲譽。

摩哂陀(Mahinda)阿羅漢在他剛到錫蘭的那晚,所說的就是這部經, 而錫蘭著名的編年史——《大史》(Mahavamsa XIV, 34ff),記述那天晚上也有許多天神聽法,並且因而通達佛法。

這部經所得到的崇敬,以及因它所產生的強大衝擊力,可歸功於它幫助學佛者釐清他們所期望的轉生處的地位。較高階位的天神有時會認為天道是究竟的,沒想 到會轉生欲界,但有時就是會轉生欲界,尊者的開示給予他們一個衡量自己階位的準則,對還沒入道的俗人而言,這部經也指引出有價值、該努力的方向。
 
◎《等誦經》、《十上法經》
 
《等誦經》(The Sangiti Sutta)以及《十上法經》(Dasuttara Sutta)是舍利弗尊者所開示的另外兩部經典[10],也是《長部》最後的兩部經。

這兩部經都是教義名詞的彙整編輯,它們將大量的名相分成「一」到「十」組,只編到「十」的原因可能是因佛法名詞很少超過「十」這個數字,即使有,也應該是人人知道且容易記住的。《等誦經》是舍利弗尊者在佛陀面前講的,講完後曾得到佛陀的認可。

在《等誦經》中教義名辭以數目字分成「一」到「十」,然而在《十上法經》中,每一數字再分成十個子項,用來指示修習的不同重點,例如:

一法(一)是很重要的;(二)是要長養的;(三)應該完全了解;(四)必須捨棄;(五)表示墮落;(六)表示進步;(七)難以深入了解;(八)必須使之生起;(九)必須直接體解;(十)必須體證。

一法裡最重要的是什麼?覺知善法……

這些經典應當是在佛陀及舍利弗尊者相當晚年時才編輯的,在當時已有大量完整的教義,以及苦心流傳的說法材料,它們都需要加以整理以備使用,而且,有明顯的特色的佛教文集是研習整體佛學時很有用的工具。

《等誦經》是在尼乾子(Nigantha Nataputta)逝世時所說的,對於確實的日期,學者們沒有一致的看法。可以確定的是,此經是在此事件發生時,因為經文談及耆那教教主尼乾子(又號 「大雄」Mahavira)死後,耆那教立即發生了爭論、分裂及教義解釋不一等現象。舍利弗尊者以此為借鏡,並在此開示中強調此經經文:

須全體一致沒有異議地誦持,才能使慧命常存,並利益、造福人天。

釋論者說,《等誦經》的目的是要在佛學中傳導「和合味」(Samaggi-rasa),這可經由對教義的精通熟練而加強。 
 
《十上法經》的修習目的,可從舍利弗尊者所作的前言的詩偈中看出:

我說十上法,
是為證得涅槃,
終止痛苦,
及解脫一切的繫縛。

這兩部經大概是作為選擇教材時的一種索引,這對那些無法記憶大量經文的僧眾很有幫助,因為這兩部經是用易於記憶和吸收的方式,把不盡其數的佛法觀念呈 現出來,兩者也都說明了舍利弗尊者對保存佛法的關懷,以及他以系統式的方法,來確保佛法能完完整整絲毫不減地流傳下去, 這就是編輯這兩部經及其他像《義釋經》(Niddesa)之類的「研習教材」等工具書的目的。
 
◎《義釋經》
 
舍利弗尊者所說其他經文的摘要,附錄在本書最後。現在我們將討論他所講較大部的經典。

首先是屬於經藏中《小部經》(Khuddaka Nikaya)的《義釋經》,它是巴利三藏中唯一具有論註特性的作品,其中包含兩個部分:《大義釋》(Maha Niddesa)是對《經集》(Sutta Nipata)中《義品經》(Atthaka-vagga)的註釋,而《小義釋》(Cula Niddesa)則是註解同屬《經集》中的《彼岸道品》(Parayana Vagga)和《犀角經》(Khaggavisana Sutta)。

《義品經》和《彼岸道品》是《經集》最後的兩部經,而且它們不僅是《經集》中最古老的經典,毫無疑問也是整個巴利經藏中最古老的部分。甚至早期的僧團 和居士就相當重視它們,這可從以下事實中得到證明。《自說經》記載輸那長老(Sona Thera)念誦《義品經》,而《增支部》則記載難陀的母親(Nandamata)這位女居士念誦《彼岸道品》。

佛陀自己至少曾在五個場合上解釋《經集》中這兩部經所收集的詩偈,它們除了受到高度尊敬外,這兩部經的詩集含有無數的古字和簡短格言,所以早期有人註 解它,而這註解後來也被收入藏經。傳統認為這些論註很可能是舍利弗尊者的著作(7),因為《義釋經》不僅包含有詞彙解釋、內容說明,摘錄佛陀的話語,顯然 還有用來教導語言用的資料,譬如對詞彙附有許多的同義字,這些特色相當符合尊者教導比丘的方法。針對這點,湯瑪士教授(E.J.Thomas)在他的書中 寫道(8):

《義釋經》最大的特徵是……有一詞彙的同義字表,同義字表不是用來解釋特定文句中某個詞的意義,而是只要此字出現,這同義字表就以相同的形式重複出 現,很明顯地,它是要像現代字典般,讓人學習的……在阿毗達磨中也可以找到非常類似的例子,不過在《義釋經》中倒是普遍地應用於不是馬上就需要去解釋的章 節裡……這證明了它是學習經典詞彙的一種方式。

而在解說古字方面,除了說明一些冠詞外,並沒有進一步說明文法……。從《義釋經》裡我們就能得到證明,它是一般教學所用的特定作品,該作品內含註釋、義理,以及文法肇始時動詞的說明。阿毗達磨及其相關作品,如《無礙解道》等也可以看到此系統的一些跡象。

而在《義釋經》和其他地方所引用的系統似乎是詞無礙、義無礙、法無礙、辯無礙等四無礙解和四無礙辯。我們可以想見《義釋經》中的詞無礙解,就是指巴利 文還是活的語言時所應用的語法,但此時所作的詞無礙解,卻是對已過時之經典用詞的語法作分析,並且以現代的表達方式來解釋較不常見的文法形式……我們可以 從它不同的形式和文章中看出它的內容已經有所改變和增加,而就一部一直當作教材的著作而言,這是不可避免的。 

舍利弗尊者曾說,在他受戒兩星期證得阿羅漢時,就得到四無礙解(9)。這個事實以及《義經釋》中廣泛應用的文法分析技巧,使得舍利弗更有可能是《義經釋》和《無礙解道》的作者。

《大義釋經》包含註解《舍利弗經》(Sariputta Sutta也稱作《長老問經》Therapanha Sutta)的經文,這部分是《義品經》最後的一章。 此經最前面部分是舍利弗所著,內容是以偈頌讚歎世尊並向世尊提出問題。《大義釋經》在註解開始的偈頌時提到,它是佛陀到忉利天宣說阿毗達磨後回來所說的 法,除此之外,此經只記載了舍利弗的問題,而本經主要的內容就是佛陀回答問題的內容。
 
◎《無礙解道》
 
《無礙解道》像是本高階佛學的研習課本,它所涵蓋的範圍,和其著名的作者的心智一樣廣博。

首先是討論七十二種正智(nana)和各種錯誤見解(ditthi)的論文,兩者都顯示舍利弗講求方法和觀察透徹的智慧,在討論正智的地方以及該作品 的其他章節中,可以發現第一次大量出現,而且只在《無礙解道》出現的教理名相,此經對經藏中較古老的經典簡要提到的名詞和學說,有詳細研究的資料。

此外,它還包含許多有價值的禪修資料,例如觀息法(10)、慈悲觀(metta-bhavana)和許多內觀法門,此經還談了一些題外話,其中有篇充滿詩意而美妙的經文是用來讚頌如來的慈悲。

錫蘭的摩訶那摩長老(Mahanama)著有《無礙解道》的註釋書(Saddhammappakasini)來註釋此經, 他就很有信心地認為此經是舍利弗尊者所著,因而在緒言的詩偈中,對尊者有感人的讚美。而在《無礙解道》中,舍利弗曾被提到兩次,一次是說他有定遍滿神變 《神通類論》,另一次在「十六慧義釋」(Solasa-panna-niddesa)的「大慧論」(Maha-panna-katha)中說:

凡是智慧有如舍利弗者,他的智慧幾乎可媲美佛陀。
 
◎《殊勝義論》
 
現在談舍利弗尊者對佛教教義最有貢獻的一件事。根據傳說(如在《殊勝義論》Atthasalini的記載),佛陀在忉利天向他已經轉世為忉利天神的母 親摩耶皇后說阿毗達磨,佛陀說法三個月裡,每日返回人間用餐時,就將當日最精華的部分教導舍利弗尊者,在《殊勝義論》裡說:

所以這些方法的傳授是交待給天生具有分析智慧的大弟子,這有如佛陀站在海邊,伸出手指出海的方向,對尊者而言,佛陀所教導的百千法門也因此變得非常清楚。

後來,尊者將他所學得的佛法傳給他的五百弟子。

《殊勝義論》進一步說:

阿毗達磨的章節次序是舍利弗尊者所創始的,而《發趣論》(Patthana)的順序也 他決定,因此,尊者在不損及獨特教義的情況下,建立了次序,促使佛法易於學習、記憶、研究和弘傳。
 
◎《法聚論》
 
《法聚論》(Dhamma-sangani)的論釋《殊勝義論》,也認定受舍利弗影響的阿毗達磨有如下幾本:

一、《本母經》(Suttanta Matika)的四十二對句(duka)。 此經列於《阿毗達磨論母》(Abhidhamn Matika)之後。以上二者均在七部阿毗達磨論的卷首。在《法聚論》中解釋說四十二對句,可能是尊者所作。

二、《法聚論》的〈概說品〉和〈義釋品〉[11]。

三、制訂阿毗達磨念誦的順序(vacanamagga)。

四、《發趣論》的有關數字的章節(gananacara)[12]。
 
◎《不斷經》
 
在《不斷經》(11)中佛陀談到舍利弗分析禪定中起心動念的情況,這是尊者證得各種禪定後與眾人分享他自己的經驗,這分析可能是《法聚論》中詳細分析禪定心念的部分略本。對於舍利弗尊者精通佛法及註釋之事,佛陀有以下的開示:

比丘啊!舍利弗已經完全貫通佛法的要旨,假如我整天用不同的字句問他,舍利弗同樣能整天用不同的字句來回答;假若我整夜、一天一夜或兩天兩夜,甚至七天七夜問他,舍利弗能在相同的時間內,用不同的字句詳細解釋問題。

——《相應部.因緣》第三十二(Nidana Samyutta [13])

在另一個場合,世尊譬喻說:

比丘啊!假如有人具有五種特質,而且又是轉輪王的長子,公正地轉其父所推轉的主權之輪,而這主權之輪就不會被怨敵所推翻,這五種特質是什麼呢?

轉輪王的長子知道什麼是有益的、知道法則、知道正確的行事方法、知道正確的時機,以及了解他必須面對的社會大眾。

同樣地,諸比丘啊!舍利弗具有五種特質,正確地轉無上法輪,就如我所轉一樣,而且這法輪不會被苦行者、祭司、神祇、婆羅門或任何人所推翻,這五種特質是什麼呢?
 
比丘啊!舍利弗知道什麼是有益的、知道教法、知道正確的行事方法、知道正確的時機,和知道他要教化的民眾。

——《增支部》.第一三二經[14]
 
◎《諦分別經》
 
其他長老們敬重舍利弗也不落人後。鵬耆舍(Vangisa)長老,在《長老偈》一ㄧ三——二三偈中稱讚舍利弗:「說教簡短,講解詳細」;在同一章中另 外的大長老,如摩訶迦葉(一O八二——五偈)和目犍連(一一五八,一一七六——七,一一八二偈)也讚歎他,目犍連尊者在聽完舍利弗說「無罪」的教義後 (12),表達出對他摯友說法的讚辭:

德高而認真的僧侶們,在聽了舍利弗尊者的開示後,有如醍醐灌頂,他是如此善於使弟子們去惡從善。

這兩位大弟子在弘法方面互相扶持的關係,可由佛陀所說的話予以說明:

比丘啊!要常與舍利弗及目犍連聯繫,與他們為伴,他們是有智慧的比丘,是同修者的善知識,舍利弗像一個生產嬰兒的母親,而目犍連則像照顧嬰兒的保姆;舍利弗教導他的學生得入流果,而目犍連則引導他們達到最高的目標。

舍利弗能夠詳細解說四聖諦,教導四聖諦,並使它們易於理解,而他講解分析、說明四聖諦, 使其內容更加清晰易懂。

——《諦分別經》(Sacca Vibhanga Sutta)[15]
 
◎《增支部》
 
而在《增支部》中:

比丘啊!一個有信心的僧人應該懷抱這個正確的大志:「啊!希望我能像舍利弗與目犍連一般!」因為舍利弗與目犍連是我弟子的模範和標準。

舍利弗尊者弘傳佛法的盛譽,在他圓寂後歷久不衰,成為後來佛教徒的傳統,這可由三百年後的《彌蘭王所問經》(Milinda-panha)的結論得到證明。在這部經中,彌蘭王將那先(Nagasena)長老比作舍利弗尊者,說:

在佛陀的慧命中,除了「佛法護衛」舍利弗尊者外,沒有一個人能像您一樣能解答疑惑。

這盛譽今日猶在,是因為這位偉大弟子的寶貴開示延續了它的慧命,他的開示與世尊的教法銘記於佛教一些最古老的經典裡。(下期待續)

【註】
(1) 《相應部》(Samyutta Nikaya)〈蘊品〉(Khandha vagga),《漢譯南傳大藏經》(元亨寺妙林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稱《漢譯南傳》)第十五冊,三五四頁。

(2) 《增支部》第十集(Anguttara-Nikaya, Tens.no.7),《漢譯南傳》第二十四冊,一七三頁。

(3) 諸佛雖然能知道他們的情況,但諸佛會為了教導和啟發他人而發問。

(4) 見《法輪》一O一經(WHEEL, No.101)。

(5) 見錫蘭可倫坡湖房書局(Lake House Bookshop, Colombo)發行,蘇摩長老(Soma Thera)所翻譯的《正見經》及其註釋(Right Understanding, Discourse and Commentary)。此經相當《漢譯南傳》第九冊,六O頁。

(6) 巴利聖典協會發行《增支部》第四集(Anguttara, Twos, no.IV, 5),《漢譯南傳》第十九冊,八三頁。

(7) 由Bhadantacariya Dhammapala所註解的《長老偈》,是引自《義釋經》,而且把它歸為是舍利弗所作的(Dhammasenapati)。

(8) 見湯瑪士教授在《佛學研究》(Buddhistic Studies)二二三頁中所寫的〈巴利語和梵語學校中的佛學教育〉(Buddhist Education in Pali and Sanskrit Schools)一文,(B.C.Law所編,一九三一年加爾各答出版)。

(9)《增支部》第二集(A, II, 160)。

(10) 鍚蘭佛教出版社(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1964)一九六四年出版,那奈摩尼長老(Nanamoli Thera)所譯《觀呼吸》(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11) 見《中部》一一一經(Majjh. No.111)。

(12) 見《中部》,五經(Majjh NO.5)

【譯註】
[1]《不斷經》見《漢譯南傳》第十二冊,一頁。

[2] 此即九次第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四色界定;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定等是四無色界定,加上滅受想定等就有九種定。

[3]《乞食清淨經》見《漢譯南傳》第十二冊,三二一頁。

[4]《天臂經》見《漢譯南傳》第十五冊,七頁。

[5] 熱帶灌木或喬木,是鐵刀木屬植物,有複葉,通常開黃花,結長莢。

[6] 見《漢譯南傳》第二十冊,二六八頁。

[7] 四無礙解:指四種自由自在而無所滯礙的理解力及言語表達能力,都以智慧為本,故稱四無礙智。就理解能力言,稱四無礙解;就言語表達能力而言,稱四無礙辯。又此為化度眾生的方法,故亦稱四化法。參見《佛光大辭典》一七七八頁。

[8]《不斷經》《漢譯南傳》十二冊,五頁。

[9] 《正見經》見《漢譯南傳》第九冊,六O頁;《象跡喻大經》見《漢譯南傳》第九冊,二五四頁。

[10] 《等誦經》見《漢譯南傳》第八冊,二二五頁;《十上法經》見《漢譯南傳》第八冊,二八三頁。

[11]《漢譯南傳》第四十八冊,三二五頁。

[12]《漢譯南傳》第五十四冊,三一頁,〈相緣分〉,「其二廣說分」的第一節「順」。

[13]《相應部.因緣》見《漢譯南傳》第十四冊,六四頁。

[14] 見《漢譯南傳》第二十一冊,一七八頁。

[15]《諦分別經》見《漢譯南傳》第十二冊,二五九頁。

編者按:本文摘譯自《舍利弗的一生》(The Life of Sariputta)。文內部分標題為譯者所加。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