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香光
因為有願



 

的確,來香光寺出家的女青年,有些是一畢業就出家的,但也有不少是工作了好幾年後才出家的。在出家以前,她們有的教書;有的在公司任職;有的擔任其他不同的工作。這些職業婦女為什麼會選擇出家呢?她們主要是希望對社會有貢獻。悟因這麼說:
 
凡是到香光寺請求出家的人,我都會問她:「一般大學畢業能找到一份教書的工作,已經很不錯了,你為什麼一定要放棄而出家呢?」她們都說因為覺得自己很不足,想修道驗證真理,所以需要再進修。
 
我就問:「既然是要進修,為什麼不去考研究所,而跑來出家做比丘尼呢?」她們的答覆是—只是為了一個想再為更多人奉獻的心願。僧團也有幾位法師是自教育界退下來的,這「退下來」,不是65歲的退休,而是畢業教了幾年書後出家的,但她們並沒有放棄教育的理想,對教育工作仍無時或已地奉獻著,這就是願。
 
以香光寺為例的廿世紀的比丘尼,展現出一個前所未見的新形象,她們不但跟過去台灣的「齋姑」不同,也跟傳統歷史上的「尼姑」迥異。最大的不同自然是她們在出家前受過高等教育,而且對佛學已有相當程度的造詣。她們是嚮往修道的生活,抱著弘法的志願而做了獻身佛教的決定。
 
在這個人生歷程中,她們加入大專的佛學社,參加齋戒學會,有機會過七天或十四天近乎出家的生活。此時,認識了來授課的悟因、明迦或其他年資較高的學長,往往齋戒學會結束後,她們會到就近的香光寺參訪。因此,她們在出家時選擇香光寺,就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了。
 
悟因雖然不以女性主義者自居,但是,她堅信比丘尼有做宗教師的能力及責任。她提出了辦學的教育理念,在1980年僧團成立時,即有很多大專女青年因此前來出家隨學。她曾回憶當年的情況:
 
香光尼僧團接引女眾出家,其面臨的時代已迥異於本人過去的成長背景,社會的教育水平提升,女性出家的原因不再是婚姻或命途不順,或從小抱養而出家。但在當時的佛教界,出家眾的教育程度普遍還在國中以下。悟因以辦學的「教育」理念號召,吸引大專女青年絡繹來集。依止披剃的出家尼眾,學歷基本是高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大專畢業,有的已經是在教育界服務。
 
他們在大專時代多已接觸佛法,由好樂佛法而來出家。基於對知識青年出家的責任感,加上僧眾年輕活潑的生命展現,悟因常思考的一個課題是「知識青年進到佛門可以為佛教做什麼?」
 
於是1985年九月,在香光寺召開「僧眾大會」,會議主題「香光尼僧團的存在意義何在?」討論六個子題,包括「香光尼僧團」存在的使命、住世的任務、志業發展方向等,有關僧團修學,也別立一個子題「比丘尼的修學次第」。由會議主題的規劃可以看出,香光尼僧團的教育發展策略,已兼顧「內修」與「外弘」二個主軸。
 
該次僧眾大會共有47人參加,會期長達兩週(9 月15 日至9月27日),其會議主題即是「香光尼僧團」名義的由來。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