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與教育
寺院經濟整體觀(上)



各位法師、各位同學,大家阿彌陀佛!

 

談到「寺院經濟」這個題目,時常讓人想到:僧人出家是為了「了生死」的,為什麼需要談這麼複雜、龐大的題目?所以在一開始,讓見參先來供養大家一則公案。

 

從前,在中國大陸深山中有一個道場,住眾相當多,大約有三、四千人。

 

一天,大叢林裡的當家師跑去跟住持師父說:「我們的糧食只夠一個星期,快要沒有飯吃了!」

 

住持師父說:「沒飯吃?我們把乾飯換成稀飯吧!」從現在開始我們就吃稀飯!當然,大家就開始吃稀飯。

 

過了幾天,當家師又來了:「師父,我們的稀飯還剩下兩天的量了!」「那麼,我們改喝米汁好了!大家一起喝,日子還是可以過下去的。」住持師父說。

 

這樣撐過了三、四天,一天傍晚當家師又出現在住持師父面前:「師父,我們的米汁也快喝光了。」「哦!那麼今天晚上開始,我們到大殿精進用功去!」

 

到了大殿,只見住持師父拿出一條繩子,走到韋馱菩薩面前,將繩子的一端繞在自己的脖子上,另一端綁到韋馱菩薩的脖子上,然後對著韋馱菩薩說:「現在就看你的了,不關我的事。我們用功辦道,護法是你的責任,請你善盡你的職責!」

 

大家精進過了兩天,第三天晚上安板時,大殿的門才剛關上,突然「咚咚咚」傳來急促的敲門聲,原來縣長夫人三天前做了一個夢,有人請他送米到這佛寺來,於是他請人兼程趕路送米來了,道糧困頓的窘境終於獲得暫時的解決。

 

這一則公案很能鼓舞行者的道心,也讓我們清楚的體會到「寺院經濟」的重要性。今天我們就以比較廣泛、客觀的角度,從「什麼是寺院經濟」、「為什麼要關心寺院經濟」、「寺院經濟運作」以及「寺院經濟景觀的抉擇」等四部份,一起來探討「寺院經濟」這個問題。

 

一、什麼是「寺院經濟」?

首先,我們要談的是「寺院」、「經濟」是什麼?「寺院經濟」又是什麼?「寺院經濟」和一般的經濟有什麼不一樣呢?

 

根據辭海上說,「寺院」是供奉佛像的地方,佛像是佛教最具體的象徵,所以我們一到佛寺要先到大殿禮佛、銷假;寺院也是提供僧尼安住及修行辦道的地方。因此,寺院必須包含三種特質——有佛像、有出家修行的人和修行辦道的活動,總之寺院是傳遞佛法的地方。提到傳遞佛法,我們會想到承擔傳遞佛法使命的團體——僧團。佛在世時,由於佛陀在恆河兩岸弘揚佛法,出家的人慢慢多起來,佛陀建立僧團,不僅為了安頓當時候的出家人,更重要的是為了讓佛教能夠不斷的延續,換言之,建僧的一個最重要的目的——正法久住。而具佛教象徵、提供僧團安住、修道、弘法等軟硬體設施的機構——寺院,自然也肩負令正法久住的目的。佛教傳來中國後,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叢林、清規制度使得寺院的組織更加健全,功能更形突顯。

 

接著談「經濟」,辭海的解釋是指人類運用財貨來滿足慾望,所呈現出來的一切行為和狀態,現在常聽到的有:工商經濟、社會經濟、國家經濟等等。經濟的行為、狀態,最淺顯易見的是經由金錢來完成。金錢對於人們是很重要的,有句俚語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出家人也講:「身安則道隆」。但只要提起金錢,一般人總認為學佛的人講錢有點俗氣,尤其出家人還常提金錢,不免讓人覺得「不大清流」。也有很多人發願出家時,就抱定眼觀鼻、鼻觀心,既不能笑,也不吃喝拉睡,以為修行的生活是不食人間煙火,絕少想到經濟問題。其實,寺院生活仍是一種社會生活,經濟問題是必然存在而不容忽視的,而能否建構一套完善的經濟制度,提供同住的僧眾都安心辦道,即是「寺院經濟」所要解決的問題重點所在。

 

寺院像個小型的社會,社會發展有三個重要的動力——經濟動力、政治動力和文化動力,所以寺院的存在與發展,也同樣具有這三種動力。經濟的動力講求效率,政治動力是做決策的動力,譬如說圓光寺決定要辦佛學院,這個決策的動力即是屬於政治層面的;決定之後,緊接著要出現辦佛學院的作為,如買校地、蓋教室、辦伙食團、請老師上課、......等等,這些都屬於經濟作為。經過種種努力之後,展現出來的文化氣息,讓人一進到圓光佛學院,就覺得此處飄散著陣陣書香,法師個個知書達禮、進退有節。所以,經濟、政治、文化這三個動力是息息相關的。「寺院經濟」並不是為經濟而經濟,「寺院經濟」也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和一個道場的價值取向、文化風格,有著密切的關係。講到這裡,我們很容易明白:為了使正法久住,寺院裡的一切經濟行為和狀態,就叫做「寺院經濟」。

 

除了指金錢之外,經濟還包括那些內涵呢?現在就以一個簡單的三角形,來說明:(如上圖)

 

概括起來,經濟有三個內涵——資源、生產、分配。經濟必須先有資源,資源包括人力資源、技術資源、自然資源,例如:佛學院需要有師資,寺院運作也需有各類人才;那麼,人力資源那裡來?無疑的是需要培養,此外還要有自然景觀、教學環境,所以也需要有技術資源、自然資源。資源要如何才能被運用呢?需要生產!生產需有生產的方式、動作、設計和管理,這些全包含在生產裡面,譬如方才說的師資培養,就必須有培養的方式、內涵,當培養出一群師資後,透過教學法、課程設計才能相應的開發學生的資源,而整個教學的過程,也是生產過程。在這過程中,缺少老師固然不成,師資供過於求,也會形成資源的浪費;培養出的人力,更必須有發揮所長的場合。為了供需平衡,資源的運用及生產的結果,都必須做合情合理的分配,這在寺院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接著,我們再從史實來看「寺院經濟」曾經是什麼?原始佛教時代,印度社會和僧團的經濟活動都很單純。佛陀制戒時,嚴格禁止出家弟子做四不淨命,也不捉持金銀,不允許經濟行為和生產,僧人以托缽為生,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用人家棄置的藥治病,穿著從垃圾堆裡找來的破布,生活裡的一切就都圓滿解決了;然後全心修持,只要聽佛說一次法,很快就證阿羅漢果!後來雖然國王大臣、居士供養了精舍,信眾供養的衣服,也透過分配,提供僧團大眾,但大眾所需仍以托缽為主,因此沒有複雜的經濟行為,這是非常原始、單純的寺院生活。

 

佛陀涅槃以後,弟子們散居到各地去弘法,逐漸地,生活方式隨社會變遷產生了變化。到了阿育王時代,東印度的毘舍離城,發生一件戒律上的重大事情,即有名的「十事非律」。毘舍離是當時印度商業最興盛的地方,金錢往來頻繁,當地的比丘逐變成定期受人銀錢供養。這種情況被從西部巡化到毘舍離城的長老比丘看見了,大為震驚,於是召集七百比丘論辯,也就是所謂的「毘舍離城結集」。依佛制,僧人不可接受銀錢供養,可是,以毘舍離城的商業背景,信眾供養銀錢最方便,那麼,僧人可不可以接受銀錢供養,就必須再重新討論了。這是印度部派時代,僧團的經濟生活型態,在客觀情勢上,已經必須隨著時代、隨著地區的變遷,有所調整了(下期待續)

 

*編輯註:本文摘錄八十一年四月於圓光佛學院「寺院經濟」課程

Facebook
觀看本期目次